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一、加快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意义重大加快农网建设和改造,降低农村电价,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大措施,是当前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的关心。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繁莱农村经济。农村电网的电价和供电质量,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竞争力。目前在农村的用电总量中,就靖州而言,乡镇企业占40.2%,排灌设备占22.5%,农副产品用电占15.1%。加快农网改造,降低农村电价,将有力地支持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第二,有利于改善农…  相似文献   

2.
王巍 《老区建设》2009,(17):19-20
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江西省吉安县农业人口36.2万人,占总人口的82%。要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就必须大力启动农村消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全力推动全县农业及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变革深刻,有些还是具有历史性、转折性、标志性的变化。例如2011年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田灌溉面积占比、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均超过50%,这意味着农业的现代化程度达到一个新的高水平。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加快,我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青壮年农业劳动力占农业从业人员的比  相似文献   

4.
《中国集体经济》2006,(3):46-47
数据显示,2004年上海市(下同)集体企业的从业人员为225.52万人,占当年全市从业人员836.87万人的26.95%。城镇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为192.12万人,占全市总数的21.50%。国有企业的从业人员为149.34万人,占全市总数的17.85%.  相似文献   

5.
辽西北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州、阜新、铁岭、朝阳、葫芦岛五市位于辽宁的西北部,土地面积6.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3.1%;乡村总户数282.68万户,占全省总户数的41.2%;乡村人口971.56万人,占全省乡村总人口的42%;乡村从业人员426.16万人,占全省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42.9%。  相似文献   

6.
张荣 《上海经济》2002,(1):8-10
截至1999年底,上海共有小企业37.8万户,占本市企业总数的92%,小企业营业收入为5800亿元,占全市比重的35%,从业人员559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75%。其中独立核算工业小企业1.9万户,占全市工业户  相似文献   

7.
笔翻阅了近几年上海市的统计年鉴,发现集体单位的从业人员在各类单位中一直居首位。数据显示,2004年集体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25.52万人,占当年全市从业人员836.87万人的26.95%。居第二位的是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为192.12万人,占全市总数的21.50%。其次是国有企业149.34万人,占全市总数的17.85%。  相似文献   

8.
《民营视界》2004,(3):21-21
河北省民营经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强力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2003年全省民营经济单位个数达到193万个,从业人员达969万人。其中民营企业16.4万家,从业人员397.1万人,约占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的41%。全省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1245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缴税金同比增长14%,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达35%;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5%,占全省GDP的比重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9.
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中不良信贷资产的困扰和出路赵颖自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业,特别是我国的国有专业银行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目前,四大专业银行从业人员占全国金融业从业人员90%,营业网点占95%以上,金融资产占75%①.呈现当一片繁荣景象。但是,由于各种配...  相似文献   

10.
汪平 《河南经济》2003,(6):32-33
目前,我国农业户口的总数为9.34亿人,小城镇的居民约在1.5亿人以上,合计达10.8亿以上,占全国总人口的85%;我国农业中的从业人员达32451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44%,而农业生产总值却只占GDP的15.2%。  相似文献   

11.
张发基 《发展》2000,(1):25-26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省共设有各类事业单位52106个,核定各类事业编制1567904名,从业人员1512224人,占我省从业人员总数的4.3%,其中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842998名,差额补贴人员308649名,自收自支人员339089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中,教育事业单位人员占83.6%,卫生事业单位人员占3.0%,农林牧水事业单位人员占2.7%,其他占  相似文献   

13.
大中小企业结合与布局,实质上是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以及生产力的配置问题。根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1995年全国大中型企业有23007个,占全国工业企业单位数的0.3%;从业人员3891.3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26.4%;资产总计52205.3亿元,占59.1%;产品销售收入30847.1亿元,占39.9%;实现利润1291.3亿元,占乡及乡以上工业的79%。这种情况与日本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的现状、特点及原因 目前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 1.经营单位数多,竞争剧烈.我国农业处在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之下,它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生产经营者.据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我国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共19344.6万个(户),其中农业户19309万户,农业企业单位35.78万个,分别占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数的99.8%和0.2%;农业从业人员52880.6万人,其中农业户和农业企业从业人员各占98.14%和1.86%.在农业企业个数中,国有占10.3%,集体占59.7%,联营占8.7%,私营、个体占20.9%,外商、港澳台占0.4%.在国内市场上,如此众多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为13亿人口提供接近相似的农产品,而且他们自身提供的农产品数量只占农产品总量的很小一部分,市场竞争十分剧烈.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的现状、特点及原因   目前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   1.经营单位数多,竞争剧烈.我国农业处在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之下,它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生产经营者.据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我国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共19344.6万个(户),其中农业户19309万户,农业企业单位35.78万个,分别占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数的99.8%和0.2%;农业从业人员52880.6万人,其中农业户和农业企业从业人员各占98.14%和1.86%.在农业企业个数中,国有占10.3%,集体占59.7%,联营占8.7%,私营、个体占20.9%,外商、港澳台占0.4%.在国内市场上,如此众多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为13亿人口提供接近相似的农产品,而且他们自身提供的农产品数量只占农产品总量的很小一部分,市场竞争十分剧烈.……  相似文献   

16.
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在浙江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经济普查,到2004年底,浙江各行业拥有中小型企业30.41万家。资产总量35683.81亿元。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27703.85亿元。已有从业人员1130.71万人;企业单位数占全省企业单位数的99.6%,资产总量占82.6%。营业收入占71.7%。从业人员占82.7%。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农民收入灰关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关联分析法对1978年到2006年陕西农民收入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财政农业支出、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比重、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指标对于农民增收相关性较高,进而提出增加陕西农民收入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市中小企业是民营经济的主体,目前,总产值已占全市工业GDP的65%左右,从业人员已占劳动就业人口的85%以上,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但是,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大部分民营企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出口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更甚。初步统计,截止到2008年12月底,全市民营企业存量同比下降8%,从业人员同比下降3%,营业收入同比回落3%,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发表的《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 状况》白皮书说,中国政府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将控制失业率列入国民经济宏观调控 的主要目标,合理调整就业结构,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大力促进就业总量的增加,总体上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 定。 白皮书说,到2001年底,全国人口总数为127627万人 (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从业人员为73025万 人,劳动力参与率为77.03%;城镇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 的32.8%,乡村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7.2%;城镇登记 失业率为3.6%。   据白皮书介绍,中国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经 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各种有效措 施,大力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20.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是应对入世挑战的有效途径。城市化进程加快,有利于充分发挥城镇强大的生产力集聚功能和市场辐射效应,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农民就业问题;有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联动,增强抗风险能力,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有利于有效扩大内需。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当前农业仍然以众多分散的农户为主体,自然经济成分还占相当大的比例。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使土地向种田专业户、养殖能手集中,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和规模效益。同时,农民进入城镇后,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模式都会发生巨大变化,消费需求大大提高,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量。当前宜宾市的城市化水平仅有16.4%,低于全国全省水平,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小城镇发展速度不快的原因,以便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适应入世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