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同志:我是一位农民,村上为了帮助我尽快脱贫,最近作保我从银行贷了一万元养牛款。当我支取贷款时,他们即扣去了利息,使我贷款的使用额没有达到一万元,请问贷款上打“房银”提前扣利息合法吗?永还同志:银行这种作法是错误的,他们提前扣取利息的作法不仅有损国家金融法规的严肃性和公证性,而且有损金融部门自身的形象和商业信誉,必须制止和纠正。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贷款通则》第十八条第二款、《利息管理暂行规定》、《关于严禁非法提高利率的公告》第八条对此已有明确规定。“借款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提取和使用全部贷款”、…  相似文献   

2.
当前,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呼声再次响起。这边是企业的正常生产、流动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那边是大量居民储蓄存款趴在账户上,银行不断支付利息而赚不到利润,或由银行投资国债等项目参与虚拟经济交易,起不到社会效应,越聚越多的银行不良资产集中在企业。究竟何原因导致银企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关系僵化呢?  相似文献   

3.
5月27日《法制日报》载: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某厂,对工商银行襄樊市分行440万元贷款、40万元利息久拖不还,银行多次上门催收居然置之不理。目前,保康县经委根据工行的建议,免去了该厂厂长的职务。至此,今年以来,襄樊市已有7位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因逃债赖息...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凭证式国债投资者的融资需求 ,促进国债市场的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于1999年7月9日联合颁布了《凭证式国债质押贷款办法》 ,对城乡居民个人用凭证式国债申办质押贷款作了具体的规定。1 对贷款质押物与额度的规定 :贷款质押物仅限于1999年后(含1999年)财政部发行 ,各承销银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方式销售的国债(以下简称“凭证式国债”) ,不包括1999年以前发行的凭证式国债 ,并应是未到期的凭证式国债。凡所有权有争议 ,已作挂失或被依法止付的凭证式国债 ,不得作为质押品 ;办理凭…  相似文献   

5.
农信社贷款利息跑、冒、滴,漏、免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农信社在贷款利息上的违规操作五花八门,而监督审查不严格、问题整改不到位是导致贷款利息流失严重的根源。 贷款利息"流失"现象的主要表现:一是隐瞒真实的贷款到期日。贷款收回凭证上到期日不是填写借据到期日,而是填写原结息日,掩盖了贷款真实的到期日(主要是还息未收本的贷款),未执行逾期  相似文献   

6.
贷款余息涵义当前,随着农信社电子化建设的加快和普及,农信社综合门柜业务系统在办理贷款还款业务时,微机操作存在贷款利息不能全额收回,造成应收利息未能收回,计算机业务系统中的贷款利息出现数据结存的现象,这称之为贷款余息。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最近,工商银行总行对申请固定资产贷款项目提出新的要求: 一、凡需工商银行贷款的项目,不论其投资额大小,在立项工作中要通知工商银行,并将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送经办银行进行审查评估。 二、工商银行应从贷款项目的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落际情况进行分析、审查,据以确定是否贷款及贷款额度。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在收回贷款工作中,经常遇到企业单位或个人持整数现金和支票,要求归还部分贷款,信用社收回贷款必须按利随本清的原则,整数里面包含着本金和利息,这样的业务处理起来非常麻烦。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介绍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本利和计算法。 首先按天数和利率计算出1元贷款的全部利息。如遇利率变动应分段计算,如逾斯和挪用按规定计算出加罚息。 将计算的各段利息和加罚息的金额相加,为1元贷款的全部利息。全部利息加上1,为1元贷款的本利和。用1元贷款的本利和去除贷款户所交还  相似文献   

9.
贷款挂帐利息在会计上是通过表内科目"应收利息"和表外科目"应收未收利息"反映的。贷款挂帐利息的存在是任何一家银行都不可避免的。但是它的高低却直接反映一个银行资产质量和资金流动状况的好坏,如果贷款挂帐利息数额超过一定比例、其增长大大超过贷款增长速度的话,资金周转发生困难,银行贷款安全就受到威胁。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有政策性银行,是实行企业化管理,讲求经营核算的特殊金融企业。在贯彻国家农业政策的同时要实现保本微利稳健经营目标,必须将贷款挂帐利息及其增长速度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比例和范围之内。从农业发展银行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贷款挂帐利息却高比例存在并呈高速度增长之势。一方面造成信贷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凭证式国债已成为城乡居民的一个投资热点。但是,有的居民不了解凭证式国债提前兑付如何计息,在需提前兑付时没有认真考虑提前兑付时的利率档次,从而给自己造成不应有的利息损失。在此,笔者根据有关规定加以说明,以便读者选好最佳的提前兑付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提前兑付凭证式国债造成的利息损失。凭证式国债提前兑付同储蓄存款提前支取有很大的差别:凭证式国债提前兑付有不同利率档次,而储蓄存款提前支取均按活期利率计息;凭证式国债逾期兑付不计息,储蓄存款逾期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以1997年为界(含1997年),199…  相似文献   

11.
加强粮棉油贷款利息收入管理,提高贷款利息收回率,减少应收未收利息,是实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改善农发行财务收支状况,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的重要手段。从张家口市1998年粮棉油贷款利息收回情况看,水平偏低,问题突出。本文试以张家口市为例对影响贷款利息收回率低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影响粮棉油贷款收息率低的主要因素从上年粮棉油贷款利息收回率看,全市各县(区)发展极不平衡,高者达到100%以上,低者只有60%左右,差距悬殊,情况复杂,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省储备粮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了本地区粮食市场的平衡而建立的粮食储备。当前,省专储粮费息补贴,由财政拨到企业,再由企业归还银行贷款利息。在利息计算上,由于财政与银行口径不一致,存在计息利差,致使承储企业的利息支出与实际补贴不一致。一、财政与银行的利息计算公式1.财政计息公式贷款月利息=贷款额×月利率2.银行计息公式贷款月利息=贷款额×每月实际天数×日利率二、财政与银行的计息利差为了说明上述计息公式不一致存在的利差,下面以我库省专储粮贷款2450万元为例,计算年应付利息。1.按财政口径计算年应付…  相似文献   

13.
从2000年末开始,国家改变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中央储备粮油(以下简称“中储粮”)贷款利息计收办法。现行中储粮贷款利息计收办法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有利于农发行经营核算和管理,一直是大家关注研究的焦点。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现行中储粮贷款利息计  相似文献   

14.
贷款利息是农村信用社财务收入的支柱,农村信用社要实现“增效”目标,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努力增加贷款利息收入。回顾思考近年来贷款利息清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农村信用社“减亏增效”大有裨益。近年来,由于管理不严、员工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清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没有用足国家贷款利率政策、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实际相悖的现象,致使贷款利息流失严重。一是对复利政策弃而不用。人民银行明确规定,按月或按季结息的贷款,每月的20日或每季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对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要按贷款合同利率按月或按季计收复利。贷…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金融风险,目前,金融部门多采用贷款时一次性结清借款利息的办法。即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的时候,首先要预交借款期间应支付的贷款利息。该结算方法的账务处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促进金融企业稳健经营,切实提高金融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决定对金融企业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作进一步调整。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贷款利息自结息日起,逾期90天(含90天)以内的应收未收利息,应继续计入当期损益;贷款利息逾期90天(不含90天)以上,无论该贷款本金是否逾期,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在表外核算,实际收回时再计入损益。二、对已经纳入损益的应收未收利息,在其贷款本金或应收利息逾期超过90天(不含90天)以后,金融企业要相应作冲减利息收入处理。三、贷…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国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贷款应收未收利息与日俱增,严重影响着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成果。如何解决贷款应收未收利息居高不下的问题,有很多同志撰稿提出有效办法和措施,下面选登几篇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宫斌 《山西农经》2020,(7):163-163,165
随着存贷款利率的调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当前的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差额越来越小,致使传统的利息盈利模式逐渐消亡。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户及企业对于涉农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涉农贷款可以优化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增加银行的经营效益,为商业银行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能。探讨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涉农贷款应该采取的对策,以期促进“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现行通用贷款账存在的缺陷现在通用的贷款账只能分户记录贷款本金的增减情况,不能反映某笔贷款生息多少,实收利息多少,结欠利息多少。贷款利息收入账只序时记录某日、某户偿还利息多少,不反映其他情况,使本来紧密相连的事情在账目反映上脱节不全面。要了解详实情况,只能大量翻阅凭证再核对,影响效率,不利监督。现在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较多,借款户拖欠利息比较普遍,收息工作急需加强管理,现在通用的贷款账已经不能适应管理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第二十条、二十一条规定:“中、长期贷款按季结息,…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河北省赵县杨(?)信用社刘立平: 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也是一位老读者。对于2006年第2期刊登的关于个人理财方面的文章,我很有感触。我曾经劝说亲戚到我社存款,可是他却说他买基金年收益为8-10%,而信用社的利息则很低,他还说他买国债,而这些业务农信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