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与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用多元统计中的聚类分析对中国各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情况做出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回归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甜甜 《金融经济(湖南)》2011,(11):32-34
我国幅员辽阔,但是由于历史发展、资源禀赋、自然条件、人口、政策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本文通过建立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做出综合排名,并对结果作出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反向抵押贷款是一种新型金融产品,其主要受众群体为拥有住房且具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口.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影响反向抵押贷款推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提炼,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人口结构是制约我国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开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因子评分表明反向抵押贷款有望最先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办.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六大类,也得出了反向抵押贷款业务有望最先在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最先推广的结论,印证了以上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
选取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8个指标,运用Eview6.0软件,对河南省18个地市2012年的发展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影响经济发展的3个主成分。建立综合指数评价公式,得出18个地市的综合得分并对其进行排名。结果发现运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结果和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实力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5.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出多边不平衡的情况,这种不平衡体现在沿海与内地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南北之间、省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区域发展间的差距不仅未能得到缓解,相反,国家经济发展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出来的"核心—边缘"二元结构日趋明显,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这一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众区域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对其展开研究,在全方位把握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实际,不断调整优化发展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我国人寿保险业发展迅速。本文以1990年~200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等相关数据为样本,以主成分分析及主成分回归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统计软件SAS8.02为数据分析工具,就它们对我国寿险保费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城市化水平是对我国寿险业发展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实证分析表明,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采用不平衡面板技术构建的我国包含40个金融变量的金融状况指数.与国际上普遍使用的金融状况指数相比预测效果更好;进行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传导渠道及信贷传导渠道不通畅,居民和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项目不健康,对于金融风险抵抗力较弱。货币政策通过调节利率、汇率及货币供应量来调整宏观变量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9.
10.
我国篇幅广阔、地理状况的差别之大,使得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浮现出各种不同方面的问题,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威胁到我国区域经济总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区域经济总体发展不平衡的显著特征,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全面剖析,探讨其中影响因素并提出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金融支持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998-2008年的我国七大区域的相关经济金融指标数据,构建固定影响的变截距的面板数据模型,从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三个方面解析区域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中得到了以下结论:我国区域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表明金融支持确实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区域金融支持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关系,部分经济发达区域的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效率反而低于欠发达地区;最后,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重中之重的资本市场,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却不十分显著。根据研究的结果,得到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浙江经济发展转型指数,以此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协整的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浙江金融业(银行、证券和保险)对经济发展转型的影响,得出金融业对经济发展转型的总支持力度很小,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对经济发展转型不利,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则有利于经济发展转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但省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不平衡,寻找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根据江苏省2010年省内经济的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期能找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不平衡主要原因,为政策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多米尼克·索尔韦托瑞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1):4-7,28
本文论及在世界主要经济区城货币错位和贸易不平衡、货币错位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方法,介绍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及其缺陷和改革建议。文中主要涉及到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应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着力解决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论文采用VIIRS夜间灯光数据表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组态分析视角探究中国各省份内较大或较小经济差距的形成路径。研究发现:多中心及单中心的空间结构分别是省内较小差距和较大差距的必要条件,且分别存在三种和两种路径缩小与扩大省内各地级市间经济差距。研究结论在通过要素间的搭配、集中力量聚焦核心因素以缩小省内经济差距或避免扩大省内差距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莉 《金融经济(湖南)》2008,(4):46-48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地理资源、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研究区域经济,首先必须对区域进行定界.本文采用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其中东部地带进一步划分为东部直辖市和东部沿海省份.因此,本文实际上采用东部直辖市,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四个区域.东部直辖市为北京、天津、上海;东部沿海包括: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9个省、自治区;中部地区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直辖市、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