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10.
企业会计准则涉及摊余成本的账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在对投资融资或具有融资性质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中都会运用到摊余成本的概念,具体表现为下列交易或事项:①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处理;②分期收款销售商品;③应付债券;④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分期付款。除此之外,融资租赁、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等会计处理也体现了摊余成本的思想。对投资人来说,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调整后的结果。用公式可简要地表达为: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应收金额-实收金额。从筹资人角度出发,摊余成本不再是一项资产,而是一项负债,这样摊余成本也可用公式简要表达为: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应付金额-实付金额。 相似文献
11.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包括总则、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披露四章。原《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部分,将长期投资按是否属于权益性质又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原准则的短期投资部分和长期债权投资部分适用于新准则中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 相似文献
12.
13.
朱从南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2,(4):23-24
税务部门在对企业进行检查稽核时,经常会出现应交税款的少交现象,其原因很多,有些是申报不及时,有些是账务处理不规范,有些是因对税收政策领会上的误差而处理不当,也有少数偷漏税款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郭恒泰 《财会研究(甘肃)》2003,(12):36-37
我国2001年1月18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对承租人和出租人关于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作为租赁的一种特殊形式———售后租回是租赁会计的发展,它与租赁业务的产生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租赁业务的蓬勃发展,售后租回业务也频繁发生,尤其是售后租回固定资产业务越来越多,那么这类业务的帐务处理如何规范就显得尤为必要。一、售后租回的含义及特征售后租回是指出租人因资金缺乏,而将自有资产售与租赁公司,然后又将资产租回的租赁形式。在该类业务中,承租人出售资产取得现金收入,又可以… 相似文献
15.
企业固定资产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到价值恢复冲回减值准备,至少要进行三次纳税调整和相关会计处理:计提减值准备时,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以下简称应税所得),确认递延税款(借项);计提折旧时,调减部分应税所得,转回部分递延税款;价值恢复时,再调减部分应税所得,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第30条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了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财政部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的通知》(以下简称《解答》)中,对该问题又作了更为明确的解释:企业在对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转回时,“转回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相似文献
17.
18.
债务法作为所得税会计的一种重要的处理方法,是指将本期因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同时转回以前期间已经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在税率变动或是开征新税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目前我国对债务法的种种规定包括以下几方面:(1)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在税率变动或是开征新税时,需要按照现行税率进行调整。(2)本期发生或 相似文献
19.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权益法是指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可能大于零或者等于、小于零。当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大于零时,称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本文称股权投资借差);当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小于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投资的分类及适用的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作了详细阐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