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到基金制的转轨是当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潮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必须满足条件 :市场实际利率大于消费贴现率 ,消费贴现率大于人口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之和 ,并且都大于零 ,养老保险的转轨才能提高效率。当前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时机尚未成熟 ,不宜实行完全基金制。  相似文献   

2.
从融资方面来说,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两种制度安排:一种是现收现付制,另一种是基金制。本文将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从概念、优缺点和社会风险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总结了两种制度安排的国内外研究观点。主张两种制度合理搭配,完善养老保险计划。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向部分基金积累制转轨过程中遇到了转制成本、隐形债务等一系列问题。事实上,我国不宜向基金积累制转轨,基金积累制的国际实践并不理想,其本质上具有不能增加福利、管理成本高昂、外部条件不具备等缺陷。而我国现阶段具备"艾伦条件"仍然满足、人口高龄化程度相对较低、可吸收大量新增工业人口加入养老保险体系等有利因素。对此,现收现付制仍然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赵强 《全国商情》2006,(1):41-43
在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轨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隐性养老金债务。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基本上都与隐性养老金债务问题有关,因此如何解决隐性债务的问题成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5.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削是两种基本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它们对居民的福利水平有着不同的影响,但是,哪一种筹资模式更有利于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从收入再分配的角度对这两种筹资模式进行比较福利分析,认为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现收现付制更有利于我国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现收现付制养老金财务平衡测算模型,文章研究了待遇补贴方式下的年度平衡模式和阶段式平衡模式,缴费补贴方式下的阶段式平衡模式三种方案下的财政补贴规模、趋势和制度特征。研究结论表明,缴费补贴方式下的现收现付制阶段式平衡模式具有在相同养老金目标替代率水平下年均财政补贴规模最小且财政支出规模稳定的特征。据此认为我国应建立财政提供缴费补贴的阶段式现收现付制平衡模式作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补贴机制。在基金管理方面,应配套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与监管制度。在制度设计上,应考虑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账户的衔接与并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问题的加重,维持现有的现收现付制的困难将越来越大,现有的现收现付制必须进行改革。总的来说,一种观点认为并不需要转轨为基金制,采取参数改革、人口与劳动政策、经济增长、精算公平等改革措施,现收现付制是可以维持下去的。而另一种观点要求将现收现付制转变为某种形式的基金制,即完全积累制或部分积累制。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这几种思路的利弊。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险的财务机制有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两种基本模式.现收现付制表现为以支定收,现提现支;基金制表现为预提积累的权责发生制.现收现付制体现了劳动者代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基金制体现了劳动者自身生命周期内不同阶段的收入再分配.两种基本机制各有不同的优缺点.实践中,将两种机制混合、结合形成部分基金制模式,它吸收了两种基本模式的优点,并有多种组合方式可供选择.选择社会保险财务机制应考虑人口、经济和不同社会保险项目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合理测算和消化转制成本是养老保险基金从现收现付模式向部分积累制模式顺利转轨的关键,然而目前计算转制成本规模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化解转制成本的措施缺乏验证性.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一个养老保险转制成本的测算模型可以测算出我国转制成本的存量和增量、未来存在的年限、长期动态发展趋势,并对各项解决措施进行比对,为顺利实现我国养老保险转轨决策提供了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0.
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度转化为统帐结合部分积累制,个人帐户是统帐结合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保障基金增保值增值的关键。目前个人帐户的“空帐”运行,使统帐结合制度形同虚设,破坏了原制度模式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使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蜕变为现收现付制度,采取国家补贴、降低个人帐户规模、延长退休时间、扩大征缴面等方法,逐步做实个人帐户,以保证我国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能够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