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宏观经济管理和金融调控中,作为调节手段或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真正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建立一套通过利率进行调节的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具有一定理论难度和技术难度的问题。那么,在现阶段如何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利率变动对货币信贷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行较全面,较深入的分析,文章认为,利率变动对不同调控对象的实施效应存在差异性,名义利率在调控作用上具有主导性,利率在宏观经济中的调控作用存在局限性;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和银行经营机制不健全和配套措施不完善则是影响利率在宏观调控中实施效应的深层次原因.文章提出了增强利率在宏观调控中实施效应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范畴和经济指标,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推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企业、金融机构、基金会以至个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数。针对近年来我国央行频繁采用利率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具体实践,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分析方法,从宏微调两个层面展开对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和时滞性的检验,并得出结论:一是伴随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在1996年以后方才得以基本显现;二是在我国利率政策的运行过程中,利率政策的时滞效应非常明显,通常集中在1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4.
利率是调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经济杠杆,也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杠杆。从1996年5月1日至2002年2月21日,人民币利率连续8次下调,平均约8.6个月即下调1次,存款利率累计下调5.98个百分点,贷款利率累计下调6.92个百分点。而在这一时期,中国的  相似文献   

5.
李志鹰 《发展研究》1997,(1):25-27,24
利率作为一种经济杠杆,是社会信用活动的重要工具。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变动法定利率,调整整个社会的利率水平,影响社会的投资量和资金供给量,实现国民收入的分配转移,以此调控国家宏观经济。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和市场体系的构建,利率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继1996年4月份取消保值贴补之后,国家连续两度调低存贷款利率,幅度之大,间距之短,当属罕见。本文拟对国家利率调整的原因、现行利率体系结构和利率的今后走向作个分析。 一、国家连续调整利率的缘由 分析我国经济的现状,不难找到国家频繁使用利率杠杆的原因所在。我国的经济环境总的来说并  相似文献   

6.
利率和汇率作为调节宏观经济的两个重要杠杆,是中央银行主要的货币手段.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将利率理论与汇率理论相结合,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提出在新时期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利率-汇率联动关系的措施,以充分发挥利率、汇率在经济发展中的联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宏观经济过去20年间的一大特征就是高增长、高波动,但1996年后波动性有所减小.本文目的就在于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通过构建反映我国利率双轨制以及相应汇率制度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从管制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两个维度,用GMM模型实证估计了1987-2007年间以及1996年前后的反应函数,结果发现其可作为衡量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基准;同时管制利率在1996年以前有放大经济波动的效果,而1996年以后对产出表现出显著的逆周期调控特征,但央行利率调控效果因没有从管制利率有效传导到市场化利率而减弱.此外,我国管制和市场利率都对通胀反应不足,这使得通胀在我国有自我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利率微调“平滑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凭借其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西方国家宏观经济微调中成为了备受青睐的微调工具。在利率的微调过程中,如果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采用连续、同方向、微幅的"平滑"操作模式,将能更好地利用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其效果是使经济更加趋近于平稳发展的自然状态。利率平滑调控,既能满足利率微精细调整的要求,也强调保持利率政策的惯性以及采用公开市场业务进行市场化的间接调控。正是由于利率平滑调控具有市场性以及政策惯性等优良特性,我国在进行利率微调时应该采取平滑化的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2)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会给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带来冲击,也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影响。文章在分析利率市场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利率市场化发展的情况,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入手,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动态Nelson Siegel模型估计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并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从中探寻利率期限结构隐含的宏观经济信息。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调整与经济运行相匹配,利率期限结构发挥了对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指示器"作用;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在形态及变化特征上与成熟市场经验相比存在偏差,且货币政策利率对利率期限结构变化的反应不够灵敏;相比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而言,我国利率期限结构没有明确体现出货币政策利率调控的信息。这些结论为我们进一步健全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推动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市场化改革尚未涉足的一个领域。目前我国对利率的管制已阻碍了我国金融自由化和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指标 ,其市场化将会对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在说明利率管制条件下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弊端之后 ,指出“市场形成利率 ,央行调控利率”应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模式 ,并分析了这一改革进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反映资金稀缺程度的重要信号,是金融市场的核心。通过其变动反映宏观经济状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宏观经济的调控。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和市场改革已经进入新阶段,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而存贷利差则是银行业获取利润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谈我国银行业的改革问题,通过对我国目前银行业面临的挑战的分析入手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使我国银行业能够看准机遇,迎接挑战,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站稳脚跟,继续引领中国的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3.
李雅丽 《经济经纬》2004,(5):121-123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的负利率对居民消费和储蓄、企业投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资本市场等具有不同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央行目前不宜提高名义利率,而应该提高宏观经济调控水平,确保经济能够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许良成 《经济师》2008,(5):251-251
利率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变量。随着国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利率波动的经常性,对寿险发展起重要的影响。利率风险成为寿险公司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利率波动性是衡量利率变动整体效果的指标,从实证角度搞清楚利率波动性对失业的影响,并比较利率波动性和利率水平对失业影响的大小程度,对于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利率波动性对失业的影响是反向的,并且存在一个时滞效应,只有滞后两期的利率波动性才会显著地对当期失业产生影响,这一影响要大于当期利率水平对失业的影响。利率波动性可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监控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宏观-金融模型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动态过程中的时变宏观经济风险价格进行定量估计,在此基础上,对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成分和风险溢价成分进行分解,并且模拟了宏观经济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中存在着显著的时变宏观经济风险价格;不同期限利率可以明显地分解出预期成分和风险溢价成分,风险溢价成分的变动具有阶段性特点;宏观经济冲击在短期内对利率期限结构的整体水平与坡度均有明显影响,在长期内则仅对整体水平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可以体现出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应该进一步提高利率期限结构在货币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我国商品房价格增长率、利率、工业增加值增速、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五个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利用多变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了我国商品房价格增长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得到的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给量增长率能够显著影响商品房价格增长率,而利率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对我国商品房价格增长率的影响作用较弱,因此,控制房地产行业的货币供给对限制房地产价格快速增长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8.
利率市场化改变了货币需求和利率传导的现实环境,对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具有深刻影响.本文构建了包含家庭、厂商和货币当局在内的一般均衡模型,比较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中总需求、总供给以及货币需求三类冲击对于货币当局目标函数取值的影响,揭示了中央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倾向于选择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内在机理.进一步,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基于我国1996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3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局限性将日益突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优越性则会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分析与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敬祥 《经济师》2008,(8):44-45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1996年-2007年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得出了这段时间内我国的利率机制有效性相对较弱的结论利率对各经济变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对宏观经济变量的解释能力相比于货币供给而言,显得相对弱一些,而货币供给可以跨过利率直接影响消费、投资、产出和利率,是宏观经济变量运动的源动力。这和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利率市场化程度进展缓慢以及各经济主体对利率敏感性不高是联系在一起的,最后分析了提高我国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赵革 《经济师》2001,(2):111-112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利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尤其是对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影响就越显突出和重要。准确判断利率变动方向,对经营者和投资者及时调整经营节奏、把握利润增长机会具有重要作用。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向好,世界各主要经济国家利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名义利率又步入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的现实看,我国利率在今年继续下调的空间不大,而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则存在较大的可能性。一、利率水平保持稳定上升的可能性分析(一)我国宏观经济积极向上的增长态势将成为推动利率上涨的主要动力1、从宏观经济总量增长态势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