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企业管理中制度与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切入,结合福建烟草工业企业制度落实及企业文化传播现状,简论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企业制度和文化始终是在处理人与企业环境的各种关系,文化和制度是在企业实践中产生的:文化是由规则制度的约束作用而演变为群体习惯,经由人的认同而形成的;文化再通过其凝聚力和感召力,引导团队创新创造,不断推进制度建立健全、更新发展。制度是文化的根基,文化是制度的根本;文化与制度使企业"内外兼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框范了员工的行为和思维,促使员工的个人行为成为优化团队效率的积极力量,而文化则能够将这些制度要求内化于员工的认识当中,形成员工自发自觉履行职责的驱动力。所谓"企业价值观的制度化和制度文化化的统一",员工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获得统一,员工智慧和行为与企业管理制度发展同步,才能使"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运行中得到最大化发挥。  相似文献   

2.
落地生根,是企业集团文化建设成败的重要决定因素。它的重点在于使集团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成员企业中成功落地,并开花结果。换言之,就是努力把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流程化、制度化,实现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落地",使企业文化理念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实现制度、行为、形象的完整融合  相似文献   

3.
杜辉 《价值工程》2015,34(9):273-274
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将企业提出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员工的价值共识和行为准则,就需要有效结合企业的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并通过对制度的约束来规范员工的行为,最终实现员工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机制,以及成功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4.
一个企业的文化力能否成功执行,不仅仅取决于企业的价值观是否符合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是否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匹配,更取决于企业的文化理念能否得到员工的认同、遵循并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那么.如何将企业的价值观、核心理念和企业宗旨等文化因素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呢?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力来源于企业文化与制度的相互结合与互动作用.即:文化制度化,制度文化化。  相似文献   

5.
发展低碳文化,企业是主体。发展低碳文化就是从人治自然地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就是将低碳企业文化流程化、制度化,实现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落地",使企业低碳理念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形成有生态特色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就是实现文化融合,达到形的一致、心的一致、行的一致,使低碳文化真正在员工心中"生根;"就是实践上推进企业变革和创新管理,推动企业形成清洁集约的生产方式,创造绿色产品,节约资源成本,提高综合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企业承担着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应该按照国际公认的SA 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的要求实施管理,保障员工最基本的劳工权,还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员工本位"管理理念,使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和民主管理过程中,创造员工的个人价值.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7.
“文化制度化”就是将企业倡导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转化为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凌芝 《企业导报》2014,(8):63-64
<正>对企业文化的研究起源于美国,算是"舶来品"。一些企业尚未理清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概念,习惯将企业文化建设当成是活跃员工文化生活,组织简单的文、体活动,这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而非真正意义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组织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文化行为模式,是社会文化与企业的组织管理制度相结合的产物。一、目前中小保险公司企业文化现状  相似文献   

9.
任何企业都会倡导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而且要求自己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成为员工的价值理念,并在实践中将自己的价值理念认真实施,从而使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成为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灵魂。1944年伟人毛泽东同志为延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题词:“埋头苦干”,经过几代石油人的努力实践和精心培育,“埋头苦干”已成为延长石油人的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在延长石油百年发展史上,一代又一代石油人高举起以“埋头苦干”为特征的企业文化旗帜,在陕北这块特低渗油田上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论是在艰苦创业时期,还是在发展壮大时期,每个…  相似文献   

10.
企业不良文化现象,是指企业干部员工中与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基本理念相背离的、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和纪律规范的理念、习惯和不文明行为。企业不良文化现象的存在,反映了企业管理体制的缺陷、制度的不完善、员工是非观念的模糊以及制度、纪律观念的缺失。不良文化现象是企业管理流程中的“毒瘤”,对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望、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哲学理念在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领导和职工能起到导向指引的作用,它的这种作用使我们能有机会从企业的个别的不经常发生的事件中探寻其确切的面貌。  相似文献   

12.
一、新一轮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起点设定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起点.是与企业文化的要素紧密相联的。我们通常说的企业文化,指的是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理念系统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和环境氛围.包含价值理念、制度规范和经营行为三大系统。其中价值观又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引导着企业经营管理和员工的行为。因此,抓好企业文化的理念系统建设,就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3.
一、夯实核心价值理念,在凝聚思想中明确发展方向 国企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旗帜是灵魂。核心价值理念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起着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作用,是国企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它是通过企业使命、企业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塑造,同时辅之以企业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服务基本、廉政理念等基本理念系统作为支撑,旨在国企中形成企业与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一个企业的所有动力及凝聚力仰赖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人本主义管理理念、诚信理念、双赢理念、制度至上理念等,本质上都是为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员工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只有不断建设和塑造企业文化,才会使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才会孕育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望、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哲学理念在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相似文献   

16.
一、民营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功能。民营企业文化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直接外在表现。例如优质产品和服务,英雄人物,企业内刊,花园式厂房,文体活动等。制度层主要是指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它主要包括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道德、员工精神状态等。民营企业文化作为民营企业管理的一种高层次方式,具有如下功能:1、凝聚功能。企业文化能够将民企员工通过共同价值观,精神理念凝聚在一起。企业员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合作,努力工…  相似文献   

17.
<正>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将执行理念根植于员工内心。企业员工若忠诚、热爱自己的企业,就会以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责任感主动思考,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进而推进企业的高效运行。那么,如何使执行理念根植于员工内心呢?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就此谈谈自己的浅见。一、从制度管理入手——固化于心制度是企业员工的指挥棒,企业制度的可行性、严肃性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关键。一套制度出台前一定要进行充分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建设企业自身的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注重学习,关注人本管理,塑造企业价值观都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企业为新进员工专门设计并实施的培训.它在为企业塑造合格员工、传承企业文化、建设成功团队、赢得竞争优势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作用。新员工人职培训是一个企业录用的员工从局外人转变为企业人的过程.是员工从一个团体融入到另一个团体的过程.是员工逐渐熟悉、适应企业环境并开始初步规划职业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它是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上的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