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宝红 《中国广告》2011,(3):121-122
中国房地产广告,从20多年前房地产市场形成之初的"白话叫卖式",到上世纪末无所不用其极的漫天吹嘘,再到近年来"卖点放大式"广告;从黑白版报纸豆腐块,到拙劣的彩色稿件,到完美得令人神往的"效果图、示意图时代",再到"用实力说话,用实景征服"的现在,中国房地产广告,经历了充满戏剧性的起伏。2011年,伴随着跌宕起伏的中国楼市,中国房地产广告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房地产广告将走向何方?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房地产广告?  相似文献   

2.
孙利平 《江苏商论》2010,(7):115-116
如今的商业广告总爱拿"性"做色素来勾兑,想以此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增强传播效果;殊不知,这样下来不仅陷入"雷区",违反国家相关的广告法规,而且会让受众更加反感,广告商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对这类违规广告如何监管,需要广告学界认真思考和严肃对待。  相似文献   

3.
舒心 《商》2014,(16):118-118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俨然已进入了"微时代"。本文对微电影广告相关理论及其广告价值进行阐述的同时,从横向将之与微电影和电影植入式广告作比较,又从纵向看其从出现到未来的发展,提出微电影广告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以及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告》2011,(8):49-50
付费广告是具有"破坏性"的,需要大声喊出来以在嘈杂环境中吸引消费者注意。品牌植入则需要和谐——需要在恰当的环境中非常自然地看到你的品牌和产品。  相似文献   

5.
2009西方广告学术研究的七大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金融危机"和"全球化",构成了2009年西方广告学术研究三大语境,在此影响下,西方广告学术研究的话题和话语发生着渐变与切换。"植入式广告"、"口碑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中具有新的话题价值,"数字媒体和数字广告"的发展促使"新媒体广告规制"研究成为必然的诉求,同时也促使"广告效果"、"消费者"和"国际广告"等研究领域,迸发出更多新的话题。在它们的影响下,西方广告学术研究的视野在拓展,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引起更多西方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产业链,好产品"广告将中粮旗下各具特色的产品用中粮集团统一的资产——全产业链串连起来,籍此建立"新中粮"的形象。但是"产业链"这样的专业词汇要能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相信还需要更多地时间考验。  相似文献   

7.
舒咏平 《中国广告》2009,(10):102-106
以互动性、自主性为特征的新媒体使得广告主自主传播获得实现,也就使得"广告"的"付费"、"可识别"、"非个人的传播"等核心要素遭受致命挑战;广告内涵的演进势在必行。而热极一时的"整合营销传播"某种意义上是消灭广告本体,如此,"品牌传播"就成为广告内涵演进的必然取向。  相似文献   

8.
王嘉瑶 《中国广告》2010,(12):70-71
陈培爱中国广告学教育史上不得不提及的人物。他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广告教育院系,培养了无数"中国制造"的广告人才,引领中国广告学术研究的发展,被誉为中国广告界的泰斗。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新闻传播系主任。现兼任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传播学会会长。曾任中国市场学会"金鼎奖"评委,中国广告协会"中国广告学院奖"评委,2008年中国艾菲奖终审评委等。2008年3月获得"中国广告30年历史贡献奖"。  相似文献   

9.
作为世界上广告监管最为规范的国家,英国的广告监管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在英国,广告监管主要通过行业自律机构实施,包括对误导性广告的监管。本文通过对英国误导性广告的现状、"立法"和"执法"等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对中国误导性广告监管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8月4日,首届"TOP50广告精英峰会"在北京召开。最终,此次广告精英峰会将最具有文化创新意义的"新锐媒体奖"授予一家以"中奖"为特色的网站——为乐网(www.wele.cn),并授予为乐网"TOP50广告风向标"标牌。  相似文献   

11.
王闻昕 《广告大观》2010,(12):85-88
"近十年的广告从业经历给了我丰富的生命体验。我经常提醒自己,要执着于广告事业的梦想,需要有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有吃苦耐劳不怕挫折的韧劲,还需要有一份使命感,在市场竞争的喧嚣诱惑中保持一份沉着,一种境界。梦想总在鼓舞着我,志存高远,不辱使命,做一个合格的电视广告人!"  相似文献   

12.
祝帅 《广告大观》2010,(2):68-75
广告史是广告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入反思中国当代广告产业的重要基础。但是中国广告自古无史,"广告史"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形成,是20世纪30年代受到西方学术制度之"专门史"研究的传入而诞生的。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广告史的研究从无到有,从"大事记"到学科反思,经历了一番复杂的学科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观众不是为广告才去看电影 随着电影的商业化运作,作为经济主体,追求经济效益本身无可非议。但是在这种"经济挂帅"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我国目前的电影广告大有"泛滥"的趋势,无论是植入式的隐形广告,还是非植入式的贴片广告或映前广告,都已经到了令观众反感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重庆广告产业园是重庆市唯一的国家级广告产业(试点)园,也是全国唯一一家由党报集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独立开发运营的广告产业园,是做大做强广告产业,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政策实验功能平台。与全国大部分"政府主导型"广告产业园区的发展不同,重庆广告产业园正在探寻"传媒主导、政府支持"的全新建设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5.
谢园 《成功营销》2010,(5):64-67
评估"超级碗"广告需要考虑两个有趣的问题:第一,谁在做广告?通过这个可以看到整个经济环境如何;第二,有没有一些共同的创意主题?由此可以得知广告主眼中的社会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广告费越来越贵,媒介种类越来越多,黄金资源却越来越少,而消费者越来越厌恶广告的今天,公关传播已成为企业打造品牌的重要武器,是企业品牌策略的"蓝海"。公关需要企业预算来支撑,  相似文献   

17.
吴辉 《广告大观》2010,(3):62-63
2009年底,一则在CNN播放的"中国制造"形象广告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这则广告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表明了"中国制造"主动出击的新姿态,宣传技巧上也有可取之处,具有积极意义。但从广告创意分析,其不完善的地方也是显而易见的:广告诉求避重就轻,不得要领;自主品牌意识缺失,软弱无力。说这个所谓的形象广告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形象,有点勉强。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为什么“不看”广告——广告回避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 《中国广告》2011,(6):120-123
广告信息的处理是一个攀登"AIDAS"①阶梯的过程,如果没有第一步"注意"的基石,后续的效果就无从谈起。因此了解受众,或者说媒介用户的广告回避行为,以及不同媒介用户的广告回避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采用滚雪球文献搜集法,对近50年来的广告回避研究做了梳理,重点呈现三方面的信息:其一,广告回避的主体描述,侧重对有强烈广告回避倾向受众的特写;其二,不同广告回避方式所造成的注意力流失情况;其三,受众为什么回避广告的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19.
重现人生之美以怀旧为主打路线的广告似乎越来越多,2008年"超级碗"其间的广告被认为是"怀旧广告专辑",很多广告看起来就像是20世纪70、80年代拍摄的,充满了那个时代熟悉的人物、  相似文献   

20.
从最初的风生水起到现在的日渐成熟,植入式广告在中国经历了生命的前期。套用一句诗来概括,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可谓:"红火与争议齐飞,经典共失败一色"。虽然植入式广告正当"盛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