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白絮 《大经贸》2005,(12):56-57
为进一步加强广东与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尼、泰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广东与四国的经贸合作与交流,11月11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率广东省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进行访问,开展一系列经贸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2006,(11):64-64
6日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印尼贸易部部长冯慧兰在印尼巴厘岛共同开通“中国-印尼经贸合作网站”。  相似文献   

3.
梁耀文 《大经贸》2005,(1):30-3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是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 2004年12月28日在广东-东盟经贸合作报告会上的专题报告,报告全面提出了扩大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赖球 《大经贸》2005,(1):36-38
为进一步探讨推进和扩大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可能性,广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黄永智于2004年10月,率一个调研小组深入东盟的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等国家进行交流考察,省外经贸厅于12月28日举行广东-东盟经贸合作报告会。就调研及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一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黄永智副厅长。  相似文献   

5.
6月底陈江会之后,广东省将于7月中旬在广东江门举办2010年粤台经济技术贸易交流会,借ECFA正式签订的东风,加强和深化粤台经贸交流与合作,提升粤台经贸合作水平,推动广东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2—5日,亚洲开发银行年会系列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李勇5月3日在亚行年会的理事论坛上呼吁亚洲各国加强区域财金和经贸合作,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使经济恢复增长。  相似文献   

7.
试析我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与中亚国家加强经贸合作,是双赢发展的需要。新疆应抓住机遇,提高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积极与中亚国家加强经贸合作。本文分析了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指出了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分析了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8.
粤港经贸合作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但以广东广阔的地域、众多的人口、齐全的工业体系及巨大的市场,绝不应满足于“前店后厂”的状况,而应在出口加工业,基础产业建设、利用外资、信息和科技领域等多方面推行“双线战略”,在加强粤港经贸合作向深层发展的同时,大力开拓离港市场,把广东对外贸易推向更高层次,以期更切合广东整体经济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9.
自1990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恢复外交关系以来,双方的经贸合作不断发展,近年来双方也加大了投资领域合作的步伐。但是根据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投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在投资印尼的国家中排名第十位。从以上投资规模和排名来看中国企业对印尼的投资必定存在着一定的政治风险。因此,了解印尼存在的政治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以确保投资利润和目标的实现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丘文敏 《大经贸》2007,(6):20-21
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下称香港商会)广东分会是广东区域内最具影响力的港商团体.自2000年成立以来,香港商会广东分会一直致力于加强粤港之间的经贸合作,现已成长为两地经贸界一道强有力的桥梁纽带,并亲眼见证了中国人世后港商在南粤大地的发展和变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际化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日益发展。它作为外资企业谋求经济利益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与贸易并行的国际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以中国、巴基斯坦及日本为例,利用宏观经济数据,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比较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贸易、人力资本等因素促进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经济增长,但是促进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城市是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各个中心城市一直是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路者”。分析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自身的发展和带动周边地区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16个指标作为原始变量,分析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经济均衡增长要求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消费需求能够稳定增长。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及投资率、储蓄率是由资本产出率、资本淘汰率、经济增长率三个因素所决定的,在技术、资源不制约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消费增长速度越快,投资率、储蓄率会越高,经济发展速度也越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最主要原因是体制改革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因此应从发展速度、发展方向、调控手段等方面规划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于敏  王彦智 《中国市场》2007,(49):82-83
随着我国经济中心的北移,环渤海经济圈应运而生。环渤海经济圈无论从广义上还是从狭义上来看,胶东地区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区位优势特别突出。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促使交通运输业的发达和旅游业的兴旺以及承接日、韩等国经济产业的转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整个胶东地区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长期以儒家为中心的文化氛围中,伦理经济思想是社会经济肌体运行的主要指导。在近代西方经济思想中,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所倡导的"经济人"理论,奠基了西方经济伦理的道德基础。而现代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理论逐渐抛弃了古典学派"经济人"理论所蕴涵的伦理传统,以单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为惟一的理性,从而导致"经济人"伦理道德的缺失。建立在单一经济观基础上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虽促进了现代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也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继承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精髓,对"经济人"理性重新改造,重塑伦理经济观。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n human development and argues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is mediated by economic freedom and corruption. Findings suggest tha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ffects economic freedom positively and corruption negatively. In turn, economic freedom has a positive effect and corruption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human development. All relations are in the hypothesized directions and significant. Research, business, and public policy implications as well a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7.
内生增长理论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从长期经济增长所依赖的路径来看,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可以弥补因其他要素收益递减而带来经济增长停滞这一局面。如果经济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决定的,那么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国家财政政策干预下,以内生增长为动力,逐步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物质资本投资向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投资的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经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欣  赵进 《国际贸易问题》2007,289(1):71-76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探讨了外国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制。江苏省的数据表明外国直接投资相对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外国直接投资主要通过人均物质资本、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动以及对外贸易等途径影响经济增长,但人力资本不是外国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显著途径。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香港1987~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验证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三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发现,香港包括港产品出口、转口和进口在内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同时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也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通过对香港的研究进一步发现,香港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能互为因果形成较好的经济运行状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与内地改革开放的成功结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日益加强。随着非洲地区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美欧等发达国家开始积极调整对非经贸政策以应对中国在非洲经贸关系中地位的迅速提升。在此背景下,中非经贸政策安排将面临欧美国家的挑战。与非洲经贸关系有着制度性整体安排并卓有成效的当属欧盟与以非洲国家为主的非加太地区签署的《洛美协定》,其可以为中非经贸合作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将深入梳理、分析《洛美协定》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核心内容,并对当前中非经贸合作安排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