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在未来2至4年消失,但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可以使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再持续10年。中国在2004年已经达到路易斯转折点,即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出现短缺,普通劳动者工资持续上涨;而以社会人口抚养比来衡量的人口红利转折点,将在2013年至2015年问出现。这说明,依靠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  相似文献   

2.
2000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01年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0年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迈出重大步伐。全国各地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 ,并取得明显的成效。全国粮食生产在连续 5年丰收之后 ,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产。由于库存充裕 ,粮食总体供需状况不会有大的改变 ,多年的压库现象会有所缓解 ,粮价也不会有大的波动 ,更不会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全年畜牧业、渔业生产稳定增长。乡镇企业效益好转 ,农村外出劳动力数量有所增长。农产品进出口双双大幅度增长。中国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试点顺利推开 ,粮棉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但是 ,2 0 0 0年中国遭受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民工大军为中国的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极其廉价的劳动力,对中国改革30年贡献巨大。同时带来的现实问题是工业化、城市化吸收和消化农民工显得极其困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及潜力使我们看到了中国三农问题破解的希望,更使人感到中国林业在未来必然凸显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劳动力行为价值取向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的现实进程之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生活中实际感受到,短短20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之后,这种变化无论在广度上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农村人口转移的动力机制及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4万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5019万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农业部课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来计算种植业所需劳动力数量,结论是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96亿人.按1998年中国农业劳动力3.48亿人计算,剩余劳动力达1.52亿人.面对上亿的剩余劳动力,仅靠增加农业投入来缓解这种压力,其效果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就中国的经济现状来看,这种投入非常有限.所以,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办法就是转移-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改革》2007,(6):1-1
20年前的6月12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南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科罗舍茨谈话时曾经明确指出,中国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20年后的今天,我们从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7.
邓彦  钟添生 《农村经济》2005,(2):117-119
民工短缺是一个暂时的经济现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民工短缺是由民工的权利没有得到应有保障、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期望不相称、劳动力市场对廉价劳动力过分依赖所造成的。也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必然反应。因此,转移经济发展战略与创新制度,以保障民工权利是破解民工短缺难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 自2002年加入WTO以来,由于中国的纺织业有着强大的比较优势:丰富的原料、素质高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有着完整的产业链及为纺织服务的配套行业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大内销市场,使中国的棉纺织工业,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成本、收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史有相当部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转移创造效应。推动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及在转移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自身、社会所承担的成本和获得的收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8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乡镇工业蓬勃兴起,使一大批隐蔽于农业内部的富余劳动力实现了显性非农化转移,其转移速度以东部发达地区尤其是上海农村为最快。1980~1990年,上海农村的农业劳动力比重由67.2%下降至30.3%,其绝对数则减少了114.5万人。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发育关系研究张林秀罗泽尔霍艾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转到工业与服务业等其它经济部门,这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中国棉麻经济研究会成立20周年,回顾总结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与成果,展望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的前景,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决定举办((回顾·前瞻—纪念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成立20周年》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入新阶段 1985年以来,三河市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75年,全市劳动力总数为11.46万人,目前达到15.24万人,劳动力增长32.98%,而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则由2.97万人增加到9.45万人,增长218.2%;离村劳动力由1975年的0.85万人增加到6.65万人,增长682.4%。与1985年相比,劳动力增长了6.28%,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却增长97%,离村劳动力增长257.5%。  相似文献   

14.
1979年,62岁的袁庚出任招商局集团常务副董事长。他决定在蛇口投资建开发区。他的设想是,充分利用内地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借用香港的资金和技术,为引进外资发展边境经济进行试验,发挥两地优势,取长补短。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民工殇     
——殇者,未成年而逝也。20多年来,从农村源源不断地涌向城市的“民工潮”成就了中国“世界工厂”的梦想,现在,几乎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印着“Made in China”的商品,中国货以低廉的价格和信得过的质量在很多国家的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在这场无往不胜的竞争中,我们决胜的一大法宝就是——“廉价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于是,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中国劳动力可以无限供给”的表述,演化出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倨傲态度,也演化出了一个个现代的“血汗工厂”。我们不禁为此发出“国未富而民先老”的感慨!但今年,每一个南下归来的人都不会对…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就是20多年里有1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已占农村总从业人员的30%左右,使乡镇工业成为我国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农村有劳动力4.9亿人以上,其中有1.2亿人进城务工。面对我国三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必须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区域间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在这20年中,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浓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拓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而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当前农民收益分配不均衡问题。本分别从收入来源角度和农户特征的影响程度两个方面,通过对斟尼系数的分解分析,探讨了引起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同时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非农业劳动力比重持续提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本文采用指数方法,从经济增长中直接分离出劳动力转移效应,对中国1953年以来各时期各年度的劳动力转移效应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是197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对1971~1978年、1984~1988年、1991~1997年、2003~2008年和2009~2015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17%以上,并且未来10年仍有较大潜力,2025年后将逐渐衰减。  相似文献   

19.
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村级经济组织马俊山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性的要求就是在2000年以前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到2010年得到逐步完善。我国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相似文献   

20.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9年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高达9%以上,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更高达9.1%,在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排行中名列榜首。对外贸易高速发展,2003年的进出口总额高达8512亿美元,比上年同增长37.1%,其中出口额4384亿美元,增长34.6%;进口额4128亿美元,增长39.9%。与此同时农业劳动力大规模的溢出,在1979年到1999年20年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的数目高达11655万人,年均增长2.4%。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可见一斑。然而,对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作用分析中,一般的文献关注于对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