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芮岩 《黑龙江金融》2008,(10):60-61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与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和2002年开始实施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在“金融资产转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新准则对会计核算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1年起实施《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是针对会计核算的一次重大改革;2000年实施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针对企业税前扣除的专项规定。前者直接决定了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基础——会计利润,后者严格规定了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内容。因此,两者对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计算,影响深远。一、《制度》与《办法》在纳税调整中的意义《制度》与《办法》都显著地反映了深化原则性、体现合理性、增强操作性、喻示导向性的精神与优点。主要表现在:要求遵循真实性、合法性、配比性、相关性、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徐纪刚 《中国外资》2009,(18):81-81
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会计改革也紧随其行,新《会计法》、《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接连发布就是具体体现,标志着会计核算制度逐步走上成熟,也不断掀起会计改革的高潮。特别是《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为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有利于企业良性发展,为企业夯实资产,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环境提供了坚实的会计核算基础。  相似文献   

4.
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两则”的公布,标志着我国在新形势下,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理论体系拉开了序幕。以此为契机,在以后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会计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并制订了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5.
《上海财税》2001,(10):46-48
1992年发布并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首次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引入了我国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给出了专门的定义,并且要求在会计报表中列示的各项要素应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这一要求在当时环境下是一项重大的革命,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是,由于《基本准则》发布时,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属于起步阶段,故会计核算制度仍然留有较多的计划经济痕迹,无论从会计要素定义到会计核算制度各方面,都留有较多从国家投资者角度出发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烙印。因此,对六大会计要素未完全按照各个会计要素的性质、内涵加以准确的定义,从理论和实践上均产生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健 《上海会计》2007,(3):30-31
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财政部制订《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同时简化部分会计处理方法,使这一制度相比原先的行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更加符合小企业的实际特点。小企业在使用这一制度后普遍感到满意。当然,在执行这一制度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制定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是我国继1993年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分行业会计制度后,在会计规范体系建设、改革方面的又一项重大举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试对与我国会计环境比较相似的法国的统一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总方案”作一简要介绍,并分析我国当前制定企业统一会计核算制度的必要性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旧会计制度的整体比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是我国建国以来会计核算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吸纳历年会计核算制度精华的结晶,是在总结实行“两则两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出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所有行业均适用的会计制度体系。《企业会计制度》体现了与国际接规的要求,是我国加入WTO后会计国际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浅谈实施《企业会计制度》的几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新世纪的降临,中国的会计改革又达到了一个新高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已逐步走向成熟。本文拟就《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中的认识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小企业会计制度》己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了。本制度的会计理论、精神实质与《企业会计制度》是统一的,它们的会计核算原则也是一致的,只是在方法和内容上进行了适当的简化,使得《小企业会计制度》更加简便易行、通俗易懂,适合于小企业的具体财务应用与操作。由于《小企业会计制度》是专门为小型企业量身打造的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发布并于2001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核算又一重大改革。它必将在新千年加速我国会计的国际接轨.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会计基础。它同我国原来的按企业经营方式和行业类别设计的会计核算制度相比较,在形式、内容等方面实现了以下六个突破。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的发布实施,跨越了我国会计改革进程中的第二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会计核算制度走向成熟,既体现会计的中国特色,又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其中,尤为突出的变革是将谨慎性原则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企业会计制度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月1日,一部专门为占工业企业法人总量95%的我国小企业“量身定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至此,以《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主要内容,辅以具体行业会计核算办法的我国会计制度体系基本上已经形成和实施。但是,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中仍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从企业本身讲,一是亟待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目前小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如果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训练或扎实的后续教育,要想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让他们接受和使用一部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二是新…  相似文献   

14.
会计创新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郁 《上海会计》2005,(5):7-10
在新世纪的开元之年,《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在国际化和规范化的辩论声中先后出台,新的会计制度为中国会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会计人员的传统认识。然而,全新的会计理念和缺乏完整性和统一性的会计核算模式,令许多会计人员无奈。新制度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既有体制原因,也有制度本身原因。面对现实,当务之急,我们必须重新对会计工作进行思考,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适合实际的会计工作发展方略,扩大新制度的实施面和实施效果,以此推广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进程。现就制度创新思路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5.
李明 《税收征纳》2005,(5):35-37
《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合计制度》相比较,主要是对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并对小企业来说不会发生的业务进行了删除.但考虑到小企业有可能发展为大中型企业.因此核算方法本身没有什么变化,但这两个会计制度之间及与税法相比较,仍然存在一些涉税差异。  相似文献   

16.
王建威 《吉林财税》2003,(12):44-44
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的颁布是我国会计界的一件大事,它摆脱了原计划经济对我国会计核算的束缚,朝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会计核算的要求方向迈进,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又一高潮的到来。它对规范我国企业的会计  相似文献   

17.
吕卫青 《中国外资》2009,(14):91-91
财务部于2004年4月27日颁布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在小企业范围内执行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在遵循一般会计核算原则的条件下,结合我国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制定的。对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办学校的会计核算是以财政部制定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为依据,其特有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民办学校会计核算提供了保障。财政部制定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既区别于预算会计制度,又有别于企业会计制度,是一部独立体系的会计制度。本文将一些共性问题加以汇总,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2005年1月1日开始,我国开始实施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方法上存在许多差异,本文对会计核算方面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发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它完全突破了原资计划经济的最缚,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其中,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这样规定的:“上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给为合计核算的依据。”也就是说,当其法律形式与经济性质不一致时,应以其经济实质为依据。”它的运用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此次会计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之一,其所规定的会计核算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对规范会计核算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