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无锡市机械工业局现有企事业单位40个,职工43000名。为了发挥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局决定从1995年起,用王年时间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企业形象工程”建设活动,这是社会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一项有益尝试。一、立足现实,提高认识,确定企业形象工程的思维坐标回、定性:“企业形象工程”是指建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经济的工作机制,使企业党组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出一条从提高职工素质、塑造企业形象入手,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塑造企业形象是赢得竞争的战略举措刘兰英(天津计算技术研究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今天,提高职工素质、塑造企业形象正日益为广大的企业所重视。企业把塑造良好的形象作为发展战略,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良好的企业形象是推动...  相似文献   

3.
颜斌 《华北电业》2001,(9):28-28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科学,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贯穿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等活动中。企业形象是指得到社会认同的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是企业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良好的企业形象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企业形象,首先是企业人的形象。企业人的服饰仪表反映着精神风貌、行为规范,是企业形象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企业职工服饰仪表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职工的服饰仪表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构成   职工的服饰仪表会受他所从事的职业影响而形…  相似文献   

4.
扎扎实实地推行企业形象战略,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是企业内在素质与外在表现的综合体现,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与企业文化建设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5.
杨远立 《中国纺织》2010,(2):112-113
企业形象是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的体现,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品牌战略与企业形象息息相关.知名品牌往往是企业形象最好的证明。品牌战略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改善、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有助于名牌战略的实施,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保障。  相似文献   

6.
邢台发电厂是个装机容量达129万千瓦的大型企业。去年以来,他们大力开展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核心的企业形象建设,把这项工作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抓筹划,描绘企业形象蓝图。、根据省、市各级领导的指示精神,邢电党委制订了《关于加强邢电形象建设的意见》。初步制定出“围绕一个总体目标:塑造安全、高效、文明、整洁的良好企业形象;两条工作思路:内强素质,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建设“四有”职工队伍和外塑形象,增强对外影响力,建设花园式工厂;打好三大战役,实施四项工程。明确…  相似文献   

7.
一、塑造企业形象,创建企业文化 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和总体面貌的集中反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信于社会、取信于市场的企业形象,决定着企业在对手如林的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命运和前程。我们从企业的外观深入到产品、经营、装备  相似文献   

8.
企业经营者是将生产要素和市场条件有机结合的策划者,主持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创造社会财富的组织者,企业改革发展的创导者和推动者,推进、提高企业内在素质和活力的管理者。企业经营者的观念、思路、能力、品格、作风,乃至个性等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发展前途、经济效益、企业形象和企业精神。特别是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在面临更加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提高企业经营者的能力素质尢为重要。新时期企业经营者主要应具备以下七个方面的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9.
注重经济效益是企业运行的根本宗旨。争取公众支持、树立企业形象的公共关系与生产、营销为企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也是获取最大目标效益的重要途径。企业形象是企业素质的集中体现。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实践与观察,试对企业形象效益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与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企业形象客观反映企业的综合素质,良好形象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制胜法宝,全员参与至关重要。无论是内在素质的提升还是外在因素的打造,引导是根本,载体很关键,需要倡导"六个全覆盖"。倡导学习全覆盖,树立优秀的员工形象。企业形象塑造依赖于员工单体形象,二者有机结合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关键。良好的企业形象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一、企业形象的涵义及作用企业形象是一个组织在担当社会角色的过程中给社会留下的印象 ,它既不同于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也不同于能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的具体形态或姿态。它是一个企业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一般来讲 ,企业形象是指得到社会认可的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企业形象的形成是产品、服务、人员素质、公共关系和经营作风等在社会上产生的印象。这种形象不仅来源于有形的外部事物 ,也来自于企业长期为公众所感知和记忆的企业行为和企业风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许多企业都在大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以提高职工素质,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在现实的工作中,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发挥好二者的互动作用,是企业经营者和政工干部应当充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施工企业要在激励的竞争中获胜,必须依赖于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良好的企业形象很大程序上要依赖于企业品牌的创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旧体制交替的的年代,企业形象尤为重要。它从单一的局部竞争扩展到企业整体实力的竞争,即:企业社会信誉、企业文化、员工素质、产品质量、企业品牌等实力的竞争。一个优质工程(产品)不可能在一个形象极差的企业手中诞生  相似文献   

14.
刘宏伟 《化工管理》2002,(10):43-43
企业形象是企业在全部活动中所展现的各种个性化的特征和品质,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客户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总体状态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的无形资产。因此,企业形象战略必须强调个性化和人格化。个性化。企业形象的策划、设计和塑造,是一项高智慧的创造性活动。这种活动最重要的是要求策划人知识面宽,勇于创新,根据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给企业做形象定位,实行差异化策略,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形象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广大顾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  相似文献   

15.
应该重视企业形象建设宋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占领市场,赢得用户,每个企业可谓新招迭出,用心良苦。而今,一个全新的概念──企业形象正日益为企业所瞩目,它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企业形象,就是企业在其经营...  相似文献   

16.
企业获得成功的武器———一谈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杨国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愈来愈重视获胜的武器———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是一种社会印象,是企业所做的事,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新思想、新理论,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企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方式和观念,主要是指企业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科学化成果。它标志着企业管理进步,企业技术进步,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它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管理素质、技术装备素质和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塑造企业家的良好形象扬子石化公司刘海龙:作为优秀企业领导者的企业家,其形象是指他的能力、素质、魄力、作风、气质、仪表和业绩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印象。它在整个企业形象中处于关键地位。这是由于企业的厂长(经理)是企业法人,处于管理企业的中心地位。他的一言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对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作一些探讨。有特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灵魂企业文化,亦称“企业之魂”,作为企业的精神财富,为企业形象的塑造和企业发展注入了活的灵魂。企业文化为塑造企业形象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讲过,“企业即人”,“经营即教育”。企业员工的素质决定和展现企业形象。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深入持久地开展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宗旨和企业道德教育,加强厂规厂纪教育,就会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6…  相似文献   

20.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一个企业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因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近几年来,我们盐城市机床厂高度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促进了企业持续、快速发展。o八五”期末,全厂固定资产和主要经济指标均比“七五”翻了一番多。1994年,在机床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厂仍实现销售收入6040万元,利税726万元,出口产值2300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全省机床行业前茅。一、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社会对企业的第一印象源于对企业产品的印象,因而树立产品形象是确立企业形象的前提和基石。八十年代中期,我厂主导产品C6136A车床还只是50年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