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州铁路分局坚持以市场收入为导向,对运输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把运输能力向港口地区倾斜,有利于增加连云港港口吞吐量,拉动陆桥运输的发展,同时可实现铁路货运收入和货物周转量的效益叠加,提高铁路分局综合运输效益。  相似文献   

2.
港口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港口又是先行官中的排头兵,随着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总体规模的发展壮大以及运输需求质量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带动交通运输业特别各区域新建港口的崛起,另一方面也对港口运输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需求,完善港口运输服务管理,这是目前港口管理者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际陆港基础概念与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平 《中国储运》2007,(1):71-72
一、国际陆港基础概念 之所以叫国际陆港,一是货物在陆地装卸,在陆地运输,港口建设在陆地上,运输的是国际货物;二是名称符合国际运输的操作要求,也符合国际港口的起名序列:海港、河港、空港、陆港,名称规范统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江苏沿江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港口发展的基础较为扎实,但总体上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江苏沿江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港口现代化发展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构建创新型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环境、实施港口现代化工程、产业集群与港口发展融合互动、完善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延伸港口物流产业链并适时"选择全球价值链"和提高要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一、发达国家的港口政策21世纪已经到来,发达国家已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时代,大规模的港口建设过程大体完结,各国以提高港口质量为主、从更全面的角度来建设港口的方针政策大体已确定,新政策体现了发达国家建港政策的完善性、合理性和成熟性。以日本为例,21世纪港口建设的方针和目标大体归纳如下:1.进一步充实和提高港口运输枢纽的功能。根据实际情况,将部分大港形成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积极提高港口效率和服务质量,使部分港口成为地区性国际运输中心,努力与邻国港口进行交流,以运输枢纽和运输中心为据点,形…  相似文献   

6.
港口是水陆运输的综合枢纽,对于港口的投资建设必将产生相应的投资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港口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和沿海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任务。港口的投资建设就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水上运输日益增长的要求。因此,必须围绕投资效益这个中心,以最低的消耗来最大限度地满足货物运输的需要和降低社会运输成本。 对港口投资效益的认识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察,我们把港口的宏观投资效益定义为港口的经济效益,把港口的微观投资效益定义为港口的财务效益。  相似文献   

7.
袁绍华 《中国储运》2007,(1):100-102
日前,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交通部共同编制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将我国沿海各类港口定位为坏渤海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港口群、西南沿海港口群五大港口群体。这些港口群体,将主要围绕国家主干原材料、物资、客运,即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旅客运输八大运输系统开展营运。  相似文献   

8.
为使铁路运输适应连云港港口的发展要求,分析港口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加大运力倾斜力度、加快信息化建设、优化路港卸车组织、优化运输组织方式等建议,稳定和拓展铁路在港口的运输市场,适应港口快速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上海港务局是以港口服务为主业,工、贸、运、多元产业及有关政府职能兼具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随着港口运输市场的逐步形成,周边港口的大量兴建,公路、铁路、民航等运输条件的改善,港口与港口之间,港口与铁路、公路之间的竞争越  相似文献   

10.
现代物流业已朝运输的合理化、仓储的自动化、装卸的机械化和加工配送的一体化方向发展,它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而水运运输量占整个物流业务运输量的80%左右,是物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港几是水陆运输的枢纽,是发展物流业的重要基地,散装货物装卸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是现代化港口的特征之一,先进的装卸机械和合理的工艺流程,有利于提高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