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韦芳  赵之友 《经济论坛》2006,(16):26-27
“城中村”是指伴随城市郊区化、产业分散化以及乡村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为城建用地所包围或纳入城建用地范围的原有农村聚落。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中村”的改造已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贵阳市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在中心城区或城区边缘形成的一个个所谓“城中村”,已严重影响到贵阳城市功能的发挥、城市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对“城中村”的改造势在必行。一、贵阳市“城中村”现状及类型在贵阳市城市总体确定的495平方公里城区规划范围内,共包含行政村78个,贵阳市“十一五”期间列入改造的行政村有29…  相似文献   

2.
《江南论坛》2004,(3):49-49
原国家体改委党组书记、现任发改委顾问张皓若对“政府经营城市”的口号表明不同意见。他认为,政府职责在于服务,而不在于“经营”。把工作重心放在“经营”上会忽视服务意识,削弱服务功能,引导政府去从事赢利活动。他分析说,所谓“经营城市”不外乎政府把国有土地、国有企业和政府管理的公共事业转让、出卖进行增值或赢利性运作,其中不排除国有资产变现为财政收入。变现的收入有些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也有不少用于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政府成了市场运作的“老板”,出现了与民争利现象。“经营城市”提法不可取…  相似文献   

3.
"大昆明"呼之欲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环路以内只拆不建,建设系统的公交专用线,市区内新建一批市民广场和公园,城市道路全面美化,滇池治理步伐加快,一大批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紧锣密鼓。进入昆明,就进入了一派提升城市功能和环境质量的热气腾腾的场面。以2001年为始,春城昆明决心“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建成“我国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昆明走入困境“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昆明以冬不冷夏不热、常年气候温和的特征赢得了“春城”的美誉。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和西南的中心城市之一,昆明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重…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经营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热门话题和城市管理者们关注的热点。城区内的国有土地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现在不少城市都以“经营土地”为手段筹措更多的城市建设资金,如浙江省杭州市2001年经营土地的收益为40多亿元人民币,已成为杭州市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要搞好土地收购储备、招标拍卖、挂牌交易等工作,对城市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明确的认识,即经营城市的重点是经营好城市的土地。“经营城市”实质上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及城市政府职能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是完…  相似文献   

5.
谢英霞 《经济论坛》2004,(9):152-153
新世纪伊始,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数字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城市”的研究与建设作为其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的战略之一。“数字城市”又称网络城市或信息城市,是指充分利用数字化及相关计算机技术和手段,对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  相似文献   

6.
“极点”城市的发展可影响和带动周围以及有关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解决城乡和区域间贫富悬殊的二元结构问题。我国东部“极点”城市的形成与扩张,将带动西部“次极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从而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大银川”战略 2002年,宁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顺应历史潮流,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适时提出了“大银川”的战略决策。 “大银川”是什么涵义呢?许多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笔者认为大银川的含义主要是指:要做大做强银川市,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人口,提升城市质量,使银川市向现代化的区域中心城市迈进。关键还是在“做强”上。因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归根结蒂落脚点在于城市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而如何“做强”银川,这是一个动力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万翔 《经济前沿》2002,(4):24-26
会展经济是会议、展览以及相关产业领域经济活动现象的总称。其主体部分是“会展产业”和“会展市场”。目前,国内许多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纷纷兴建现代化大型展馆,着力培育“会展经济”。北京、上海、大连等  相似文献   

9.
日前,“国际花园城市”评选活动在 荷兰举行,中国的苏州、泉州和濮阳在决赛中胜出,荣膺“国际花园城市”桂冠。一年一度的“国际花园城市”评选始于1997年,内容包括景观改善、遗日产管理、环保实践、公众参与、未来规划五个方面,其核心是保护和提升人类舒适居住的环境,有“绿色奥斯卡”之称。截至目前,中国共有7个城市荣膺此称号,分别是深圳、广州、厦门、杭州、苏州、泉州、濮阳。另据悉,10月6日,世界人居日庆典暨联合国人居奖颁发仪式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中国威海由于在“改善人居和城市环境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2003年度“联合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化"--桂林案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朱竑  贾莲莲 《经济地理》2006,26(1):151-155
城市化原本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非农化过程。但随着近年来中国旅游发展中城市自身旅游功能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旅游活动发生,甚至集中在城市,旅游的城市“化”倾向成为一种趋势。在对旅游城市化概念进行全面解析的基础上,指出旅游城市化除了是一种现象外,还是一种旅游活动向城市集聚发展的动态过程。而城市“旅游化”则是城市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旅游需求,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所进行的在功能、设施、标示等方面的主动迎合过程。旅游城市化和城市旅游化是一种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旅游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城市进行相应的“旅游化”建设,而城市的旅游化建设则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旅游城市化的进程。最后以桂林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对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章认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核心在于通过一种组织化的学习活动,努力营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城市化和精神,提高城市的综合素质、运作效率和竞争能力,推进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分析,作认为,创建学习型城市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适应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选择,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竞争能力等。作指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途径是,培育“活件”,形成一种创新化以及对政府进行“流程再造”,并发挥政府的先导作用;同时,全社会要普遍建立“学习型组织”.构筑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12.
弘景 《环境经济》2004,(1):52-53
据报载,2005年12月4日,湖南株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为唤起全市人民的环境意识,市政府决定让全市所有的环卫工人放假两天,以“有环卫城市洁、无环卫城市脏”的强烈对此来引起全体市民对环境卫生的关注,体会一下城市环卫工人劳动的重要性,形成“人人讲卫生、个个爱环境”的大氛围。  相似文献   

13.
都市农业的投资"钱"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农业是指城市周围,利用绿带、农田、花卉、草坪、果树等田园景观美化环境,调节生态,并通过农业景点、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组成的一系列配合旅游观光、休闲事务的场所。近年来,都市农业已在北京、上海、武汉、沈阳的郊区和广东珠江三角洲等地蓬勃开展起来,各种形式的“农业大观园”、“现代农业园区”、“观光果园”、“百果园”、“百菜园”、“蘑菇园”、“无土栽培园”等现代都市农庄雨后春笋般地迅速成长起来。都市农业可创造出人与自然、都市与农村和谐的生态环境,给城市带来生机和活力。都市农业是以大都市为背景,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4.
去年6月启动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高潮不断,继7月份首届泛珠三角经贸合作洽谈会以签约2900多亿元大单引起全国瞩目之后,9月下旬“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又在广州举行。来自“9 2”各省(区)、港澳特区以及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员、专家、知名企业家齐集羊城,探讨“泛珠”之下更为具体务实的经济体——城市的合作方式及互动战略选择,可谓再掀“头脑风暴”。  相似文献   

15.
昆明建设"数字城市"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信息化是我国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重要论断对于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具有特殊的意义。昆明作为我国西南重要的城市,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努力建设“数字城市”,不仅是全面增强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建设“数字城市”是昆明城市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数字城市”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目前尚没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的20年里,我国城市数目增加1。5倍,城镇化水平几乎提高一倍,今天大约有4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城市生态面临巨大压力。“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正是把城镇森林生态网络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在全国5万多个城镇中进行生态化的城市林业建设。近年来,在上海、天津、哈尔滨、大连、厦门、南宁、扬州、延安等大中城市及一些中小城镇中,“森林生态网”建设正在迅速铺开。 与简单的城市绿化不同,城市“森林生态网”旨在构建一种人、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主要向城市园林和城市森林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土地管理:"三权分离"与收益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玉廷 《经济问题》2005,3(1):21-23
实行城市土地管理体制“三权分离”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按照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取得相应的土地收入。绝对地租归中央人民政府,级差地租(垄断地租)归地方人民政府,平均利润归城市土地的实际使用者。实行“三权分离”的城市土地管理体制,可以使城市土地所有权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进一步清晰,有利于国家土地所有权的人格化。  相似文献   

18.
一、“十五”期间无锡城市化战略实施方式及途径“十五”时期是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也是经济结构大调整时期,城市化问题在战略高度上得到政府重视,实施城市化战略成为政府追求的一大政策目标。这一时期,政府政策调整和体制创新成为城市化推进的强大动力。与此同时,全市城市化战略的实现方式和发展重点,也由20世纪80年代的“积极发展小城镇”转向“大力推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建设”,市域城市化战略的发展方向出现了新的转变。1.政府推动为城市化战略实施提供了强大动力。针对长期以来控制城市发展的种种政策和城市功能滞后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9.
“无车日”在欧洲已经开始深入人心。自法国1998年9月22日倡导发起“无车日”活动以来,欧洲参与的城市从不到100个发展到28个国家1000多个城市,参与人数达数千万。每年9月22日这天,欧洲各国纷纷在大小城市开展“无车日”活动,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车或步行上下班或外出办事,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0.
建设“森林型生态城市”是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主张,其目 的是呼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998年以来,上海、浙江、广东等一些大城市也相继走建设“森林型生态城市”这条路,借鉴新加坡等国的“成功经验”,纷纷加快城市绿化步伐,移植了数量可观的大树、古树进城。随即,很多大中城市争相效仿,大江南北刮起了一阵“大树进城风”,且愈刮愈烈。“大树进城”,究竟算一种什么样的“绿化”?它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