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模式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使得经济要素的空间扩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导致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产业的升级和重组以及空间转移是必然趋势[1]。产业的集聚与扩散突破区域的界限,使得区域与城市空间联系不断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已成为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它总是推动着城市群经济发展[2]。城市群是建立在区域市场整合基础上的地域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它是全新的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它的发展必将深刻影响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对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资金、技术、专利等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转让;国际国内市场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市场的全球化导致了竞争的全球化。同时,世界经济发展明显呈现出区域集聚的趋势。世界经济的悖论性发展趋势:即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本应使区域经济的重要性有所减弱,但事实相反,全球经济持久竞争力的获得通常依赖于企业的区域集聚发展。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悖论性选择:区域集聚与全球化正是上述经济悖论性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条件,是中国和平崛起最深刻的时代背景。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国际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要素流动障碍的消除,而资本又是工业文明时代影响大国崛起的核心要素,因此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资本运动构成我们理解中国和平崛起路径与机制的主线索。资本的稀缺性要求大国对外开放以获取工业化的资源,所以全球资本汇集是大国崛起的基本条件。在向中国工业化提供稀缺资源的同时,全球化也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在和平崛起成为中华民族最高目标的今天,全球化的不可逆转性以及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资本运动的不可控制性,决定了中国和平崛起的不可阻遏性。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4.
关于空间关联效应的研究是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个新领域,但还不是主流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目前,不少学者尝试把空间以经济地理的形式引入主流经济学中,利用空间距离成本原理和要素聚集机制分析当代全球化进程中的产业梯阶转移和城市结构现象,得出若干理论结论。首先,经济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是正常经济演进结果;其次,在规模收益递增是空间集聚的前提下,优势地区仍将保持领先地位;最后,从世界观点来看,集聚机制产生普遍外部性。  相似文献   

5.
集聚经济、行业特性与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业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凯  周勤 《经济学家》2008,(2):39-46
本文通过计算Hoover系数、RCA指数和ITC指数来考察集聚经济布局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状况。研究认为,首先,随着要素驱动程度不同,集聚经济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存在结构上的差异。其次,开放经济条件下民族制造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形势,因此国内市场的适当保护和扶植是必不可少的。最后,提升民族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加强集聚经济效应对中高级以上技术型行业的扩散程度。  相似文献   

6.
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曾说过 :“以要素自由流动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正在加速。”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大势所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要求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世界各国经济要素各有其特点及相应的比较优势 ,经济发展在微观上要求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扩大生产规模 ;另一方面 ,在…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越来越频繁,而商务英语作为国际之间商务交流的主要工具,在商务贸易的市场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现阶段国际贸易文化趋同的大背景下,商务英语进一步地促进了各个国家之间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贸易和投资的增长速度加快,特别是国际跨国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显著加强,涉及的领域范围越来越广,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历史已经进入崭新的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迅猛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重要一员,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笔者简要分析了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主权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受到限制等方面对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现有关于我国区域差异原因的研究大多忽视了地区间的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效应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本文将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效应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下来考察我国区域差异的变化情况,通过将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纳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建立了同时涵盖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和要素流动的集聚经济模型.数值模拟的结论也显示,在要素流动条件下,当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本地市场效应达到一定水平时,经济活动趋于完全集聚是稳定均衡,这说明如果考虑集聚经济效应,地区间的要素流动不但不能使得区域差异趋于收敛反而会促使区域差异不断拉大,从而很好的解释了1990年以来我国区域差异扩大的特征事实.  相似文献   

10.
朱传耿 《经济师》2003,(5):27-28
在新技术革命、市场经济潮流、国际性组织和各国政府的直接推动下 ,跨国公司的空前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潮流异常活跃。这不仅引导全球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 ,而且推动了传统经济地理学理论、内容与方法等的革新 ,即促进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影响空间布局的新因素、全球区位论、空间布局新模式、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空间运动规律、报酬递增与空间集聚、区域增长与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