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商》2008,(11):29-29
这段时间,一份由香港大学生作出的《2008年首季香港上市企业内地血汗工厂报告》让张茵的玖龙纸业陷入“血汗工厂”的是非当中。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孔祥鸿(编者注:孔祥鸿在“两会”期间曾表示,他愿意就新《劳动合同法》通过电视台和张茵进行PK)在4月26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广东省总工会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张茵的玖龙纸业存在管理问题,但还不是算是“血汗工厂”。  相似文献   

2.
田德生 《品牌》2012,(6):72-75
熊晋中国书画艺术耍员会常务理事.山西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月楼艺术沙龙主持。山西前进画院副院长.山西名人联合会会员,山西大众书画院学术委员.山西青联之友联谊会员。工商管理硕士.曾从事工程引进、英文翻译、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等职业.先后赴日本、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奥地利和西班牙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作品入选全国第2届职工书画艺术大赛:入展全国产业系统书法美术摄影精品展。书法作品参加韩国首尔“第11回世界书法文化艺术大展”、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展日本东京展,法国巴黎“梦回故乡”书画大展.并且3幅草书作品被法国总统希拉克收藏:论文《悲剧性崇高美的旗帜》入选纪念傅山全国书法掌术研讨会。2008年10月草书作品入选首届中国城市艺术100名书画家提名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入选香港((大公报》成立110周年书画名家展.在香港展出。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商》2004,(7):60-64
红色七月,香港七年回归之日.我们感慨.我们翘首眺望风雨考验中走出来的香港;我们的目光越拉越长——看到一颗东西方文明交汇的东方明珠.明天无比璀璨;谁说香港只是单一的经济城市动物?不曾见全世界经过香港的文化人都留下了些许“雪泥冯爪”吗?特写香港,祝愿香港;《中国工商》助中国民营企业家开启世界之窗,搭建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4.
秋风 《中国海关》2006,(4):95-95
这几年.“韩流”强劲地刮过东亚,包括中国.对此.中国艺人又羡又妒。比如.成天在电视上耍贫嘴的张国立就坦率地评论《大长今》:“碰巧看过一集.根本不感动.只觉得愤怒“,并进而提出.政府应当限制韩剧在中国的播放.理由是“中国在历史上曾被入侵过.但文化上却从未被奴役过。如果我们的电视台、我们的媒体.整天只知道播放韩剧.这跟汉奸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5.
卢茵 《浙商》2009,(21):46-47
金秋时节,由《浙商》杂志、浙商全国理事会组织的浙商访港团走访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造者之一—香港恒基集团,并拜会了恒基的创办人—身价90亿美元的李兆基。他被香港人亲切地称为“四叔”,同时也被冠以“香港股神”的称号。  相似文献   

6.
上海在西方人的概念里是“东方的巴黎”,上海人自己却喜欢朝向“东方明珠”发展,也就是和香港竞争,这次到上海.尤其到位于浦东金融中心的中国银行大厦访了一位在新加坡认识的“海归派”律师,从他的办公室看下去,曾在香港生活过的我们不得不感叹:“动感都会”、“东方明珠”这些原本形容香港的词汇,现在属于上海了。  相似文献   

7.
阎丛 《市场周刊》2010,(12):116-117
新加坡的《联合早报》《蒸蛐蛐》一文曾提到“不知蝈蝈为何物,”由于地域的区别,新加坡人不识蝈蝈不足为奇,而在中国则蝈蝈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我们查阅一千年前的历史文献.找不到“蝈蝈”这个名称。商周时期人们把蝈蝈和蝗虫统称为”螽斯”.宋朝人将蝈蝈与纺织娘混为一谈.明朝才有了“聒聒”的称呼,  相似文献   

8.
张垠  张建华 《上海商业》2009,(11):24-26
休闲文化概述 晋代陶渊明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人享受休闲生活自古有之。休闲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诗经》、《楚辞》、《浮生六记》等,无一不是由休闲文化创造而来。在中文的表述里.“休”,为倚木而休,“闲”,作娴静讲。这种解释充分表明了休闲文化所特有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2013年7月1日。伴随着《天人一体择业法》风雨兼程21载后,根据公司的研究和发展需要,中华国际人体科学择业研究院通过近一年的储备。现在香港正式注册成立了!这也进一步确立了“圣林择业”在中国人体科学择业研究和发展方面的学术核心地位。利用香港的国际地缘优势.让更多的人有幸了解这一华夏千古“择业绝技”的神奇之处。为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土化”还是“国际化”:究竟谁笼络了人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欢 《商场现代化》2005,(12):178-179
如来佛“国际化”包装唐僧师徒后.这个项目小组被提升了一个层次.从此人们似乎迷上了“国际化”:只要国际了.脑袋上就会闪着荣耀的光圈。香港迪士尼开幕时.米老鼠和米妮这对典型的美国文化产物被因地制宜的“本土化”了.其实这样的“本土化”包装对于这小两口可不是第一次。究竟是“国际化”还是“本土化”笼络了人心?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行业里.大众、通用、长城这三个汽车品牌已成为行业表率,同行艳羡的同时也在思考:是什么样的发展路线让它们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11.
邰勇夫 《商界名家》2005,(11):80-82
前些年,我曾在报刊上看到浙江有位高考落榜的女高中生做起”修甲女”,技艺高超.治疗灰指甲、手足癣.手到病除.各路达官显贵纷至沓来.香港富豪认其为干女儿,红极一时。那位”修甲女明星“我没能够目睹芳容.赏其手上绝技.我却万分荣幸地认识了她的祖师爷——5项国际专利金奖获得者湖南株洲康美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谭衡建。至此我才万分惊讶地知道.谭衡建的徒子徒孙何止一位被香港富豪认做干女儿的浙江“修甲女”?谭衡建消除灰指甲、手足癣的康美尔乐特许加盟专卖店遍及全国各地100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  相似文献   

12.
坐享其成     
《信息与经营》2010,(11):12-12
香港中华书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编辑出版了一套《文明的探索》丛书,“中华民族确曾有着很值得骄傲的过去”,  相似文献   

13.
吴娇 《商》2014,(49):162-162
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被视为香港最经典的影片之一,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成为一种文化上的图腾,而且至今不失去其先锋位置。《大话西游》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传统经典名著《西游记》,建构了崭新的人物形象,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大话西游》。本文从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两方面探讨影片中的文化解构。  相似文献   

14.
人谓“商场如战场”,故取《孙子兵法》为从商之谋略者大有人在。殊不知商场更宜多才智者“文斗”,谁能演出既文雅又出彩的节目,谁就能占领市场而为赢家。如若不信,且举有为者巧用《唐诗》二例佐证。之一香港某大报曾登出一则诗谜广告,谜面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祜的名篇《...  相似文献   

15.
吕斌 《中国广告》2006,(4):154-155
在宋波的经历中.为他最初赢得声誉的作品来自时尚摄影。沪上某著名时尚媒体曾把他列入“上海时尚权力100人”.原因之一是“他曾三获中国‘十佳摄影师’称号”.为《ELLE》.《时尚》等着名时尚杂志拍摄过大量照片。更为重要的.也许是他曾经为胡兵.李学庆、姜培琳、陆毅等著名的时尚人物拍摄过广受好评的照片或写直集。  相似文献   

16.
苏旭  张环清 《浙商》2007,(1):60-63
在那场被称为“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初恋”的“潘晓讨论”中,他在《中国青年》上发表的《用血肉拥抱世界》一文让无数读者热血沸腾。他现在是企业家,却爱文学,理想是当个作家。他曾期待摸索一条农村致富的路径,结果办成了镇上最大的企业.解决了许多乡亲的就业问题。他就是浙江诸暨五峰电容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东,一个怎么看都不像老板的企业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四川物价》2006,(8):28-28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6月底,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关于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剑指转移支付,让对“跑部钱进”等现象的讨论再次白热化。李金华已经几次对转移支付“开炮”了。6月3日,在“中国科学与人”论坛上.李金华曾形象地打了个比喻:中央转移支付从中央部门一直流到村庄,渠道很长,这个水渠是要“渗水”和被“截流”的,有时候水流到村里面就没有了。2005年,审计署对20个省(区、市)地方预算进行抽查发现,中央预算编入地方预算有3444.27亿元,约占中央实际转移支付7733.65亿元的44.5%.这意味着中央转移支付有一半以上没有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完全脱离了人大的监督,有的甚至脱离了政府的监督。  相似文献   

18.
“国事、家事、身边事”事事都影响着经销商的生意。拿“国事”来说,2006年。无论是《酒类流通管理办法》、《酒类批发经营管理规范》和《酒类零售经营管理规范》的正式实施,还是从上而下的反商业贿赂,都给经销商带来了很大影响,甚至加快了经销商整合的步伐。一个经销商朋友曾笑言.“现在不看新闻联播,就做不了大生意!”。拿“家事”来说,很多经销商现在“家大业大”.虽然他们在商战中善于搏杀,但对员工的管理却是很挠头,此外下面逐渐发展壮大的想“单飞”的分销商,更是让人劳神。拿“身边事”来说,酒类市场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例如自带酒水现象突出,烟酒店大规模出现,团购的比重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9.
曾被全国三十多家新闻单位报道和湖北(尤其是武汉)人争论得沸沸扬扬的武汉龟山电视塔“KENT”文选,已被武汉油脂化学厂生产的汉货精品——“一枝花”系列洗涤用品广告所取代。对此,已有《武汉晚报》《文汇报》《经济日报》《楚天周末》等新闻单位先后报道;有的说,这是“龟山顶上的痛快事”,有的称“睛眼一亮,心情一畅”……“一枝花”走上龟山电视塔,无可非议是一件大好事,然  相似文献   

20.
谭畅 《中国拍卖》2011,(5):24-31
“1953年8月8日,一个心怀抱负的17岁少年人从香港只身投奔广州。”雕塑家唐大禧在个人简历中.对自己做出这样的介绍。这是句引人回味的话.更像一部小说的开头.让人有点期待.似乎它能引出建国初期,关于一个从香港来的懵懂少年在广州的传奇往事.他的浪漫和青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