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她眼中的“90后” 十六七岁的时候.和所有喜欢文艺的孩子一样.韩倩雯整天玩音乐写东西逃课.以躲避不喜欢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状态.和她第一次在《萌芽》发表的作品《卡卡的石头》里写的一样。后来她发现.这种生活方式其实并不像很多青春小说里面写的那么释怀和美好.青春也根本不能够持久地洒脱:所有的狂欢.其实都是战战兢兢的.是忐忑不安的.是瞻前顾后的;所有的束缚.反而是理所当然的.是持久的.占据着原本应该丰盈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舒适年代     
《信息与经营》2011,(6):12-12
“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所有的人都期望舒适的生活然而.我们最享受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这是法国文化史专家琼恩·德尚《舒适年代》的开篇第一句话.德尚认为.尽管“从古至今人们就在不断地尝试各种改变”以期追求舒适的生活.但就现代的家居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来看.这种突变发生在从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一百年间,引爆的地点则是巴黎.  相似文献   

3.
她是王晶导演眼中的"当代洛丽塔",从《未来警察》到《大上海》,从《回家的诱惑》到正在热播的《紫钗奇缘》,郑亦桐从不拘泥于一类角色,丰富多彩的个性演绎为自己树立了"百变女郎"的形象。生活中的她也是如此,亦动亦静,典型的天秤女。她喜欢汽车,在她看来一辆车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与品味。  相似文献   

4.
我年轻的时候是不会喝茶的。记得我20来岁的时候喜欢喝的是咖啡,因为它有一种浓浓的苦浓浓的香,加进去浓浓的奶再加上糖。各种味道浓沉含混.碰撞在一起特别像人20岁的迷茫青春.所有的感受都在追求一种极致。那个时候觉得茶太淡太淡.人生的历练是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人爱上某种生活方式一定跟他人生的成长经历有关。我是过730岁以后开始会喝茶,因为懂得了淡而恒久的好,那种最淡最隽永的东西成了你生命中恒久不变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正>尊敬的编辑部老师们:你们好!我是4月份接触贵刊的,我相信我和所有《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的新老读者一样,从第一次购买,就会割舍不断这份情缘,深深地喜欢上她——尤其是丰富多彩的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6.
张哲 《中国电子商务》2006,(12):122-122
就这样不知不觉走到了年末,《商务生活》的“特别风尚”终于将目光投向了北欧五国,在圣诞老人的传说中,我们和所有的商业时尚媒体一样,要在节日的喧嚣光影中去寻觅都市浪漫的迹痕。在喧嚣和宁静之间,我们本期重点推出的专题是“阅读的意味”,主旨是表现阅读在现代生活中的多元化定位以及它所代表的种种充满意味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甄刚 《经贸世界》2005,(5):79-80
关于魔鬼辞典 在我开始读Ambrose Bierce的《魔鬼辞典》(The Devil's Dictionary)之前,我一直弄不清以下问题:这是魔鬼写的辞典,还是写给魔鬼看的辞典,或是魔鬼写的给魔鬼看的辞典?当我把那本书读完才明白,它只是借“魔鬼”的名义透析了原始的人性与世界的真实。所谓“魔鬼”,只是抛去伪装面具的、自我对世界更深层次的无情审视。这就像面对一位青春美女,人看到的是她华丽的盛装以及盛装下燃烧的青春与美丽的肌体,而魔鬼则看到了她的内脏、骨骼和青春燃尽后的鹤皮鸡发一样……以下是笔根据26个英字母的顺序,用魔鬼的笔调还原的直销业中的一些真实现象,希望能够对人们正确认识这个行业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 《国际贸易问题》创刊15周年了,我从心眼里为她祝福。15年来,我几乎每期必读,由读到写,《国际贸易问题》好象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恋爱”了15周年之后,我又忽然想起了一个认真的“问题”: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她呢?  相似文献   

9.
正青春是一种冲动,购物是一种冲动,音乐也是一种冲动。而这种冲动是源于对新鲜节奏的一种追求。我有位朋友,他特别喜欢买车,他并不是家财万贯,但是他一年左右就会更换一辆新车,并把上一辆车交给二手车行去拍卖,他对此乐此不疲、不厌其烦,他说他喜欢的就是这种追求新鲜节奏的感觉,他车里放的是动感101。还有一位朋友,她喜欢买高跟鞋,当她买到二百多双的时候,我问她之前的高跟鞋怎么办,她说她就是喜欢这种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子商务》2007,(4):I0002-I0002
本期《经观商业评论》封面主题是《生活方式的商业时代》,它试图揭示这样一个正在发生中的巨变,企业的经营模式正进入第三波浪潮,即生活方式时代:第一渡是“产品时代”.产品决定顾客;第二渡是“顾客时代”,企业寻找或创造顾客;第三渡是“生活方式的时代”,顾客消费的不是产品和服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企业的责任是创造生活方式。作为一本以推介领先观念和管理智慧为宗旨的刊物,发现这种巨变是我们的主要方式.过去几期类似封面主题就有“世界依然需要商业领袖”、“长尾无处不在”、“社会企业家如何改变世界”等等。  相似文献   

11.
张慧 《市场研究》2009,(7):22-24
<正>零点研究咨询集团6月8日发布的《2009’零点城市生活调查报告》指出:经济危机之中,普通公众不经意的生活方式改变之中,其实蕴含着很多积极正面的信息。经济危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12.
最近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赵氏孤儿案》再度掀起了收视热潮,剧中扮演程婴妻子宋香的青年演员练束梅将市井妇人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与吴秀波、孙淳等视帝的对手戏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并获得了"帝媳妇"的称号。而私底下的她其实是个大大咧咧,有些男孩子气的"80后"女生。她喜欢开车,特别钟爱SUV和自驾游,她说汽车似乎已经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3.
张珍 《商业时代》2005,(25):49-49
她一头长长的披肩发.斜斜的刘海.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一副很淑女的样子。外表看起来很温柔.其实是个内心很坚强的女孩。她,每天都紧锁着眉头.仿佛有做不完的事。她已在中国石油加油站工作三年了.一个默默为企业奉献青春的女孩。她的名字叫小芳,是荆门分公司杨家桥加油站的核算员。我也曾经做过核算员,和她一样。虽然是同样的工作岗位,但小芳却要比其他核算  相似文献   

14.
水瓶座个性古怪,热爱自由。水瓶座的女生讨厌习俗、不愿意随声附和,喜欢凡事都自由选择和行动,追求浪漫而自由的爱情生活。曾经的"晴格格"王艳正是典型的水瓶座女生。当大多数女明星为了走红挤破头的时候,她选择早早结婚和生子。她喜欢简单的时尚生活,她坦言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开着奥迪A8L陪伴儿子成长。  相似文献   

15.
李静  夏宏 《创业家》2010,(10):170-171
在《创业家》2009年第1期的封面文章《不一样的创业者李静》一文中,我们如此描述这个另类的创业者:她是一个最不像创业者的创业者;她只想找寻"有劲"的生活,却在无意中掉入了商业的河流;她在一次次呛水中学会了游泳,最终被命运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6.
宦璐 《市场周刊》2004,(3):30-31
上海是一座充满现实感的繁华之都。上海社会科学院有一位教授曾经这样说:如果你厌倦了上海,你就厌倦了生活。所有的人都喜欢上海,很多人会爱上传说中的上海,即使他/她从来没有来过。而生活在上海的人通常会觉得累和自豪。他们参与城市建设,享受城市生活的扑朔迷离,不抱怨,不放弃。上海的历史和风情掩在林林总总的建筑里,上海的未来藏在匆匆的脚步中,滚滚的车轮里。  相似文献   

17.
《商业文化》2007,(11):6-6
一直关注着你们的杂志.每期都看。比较喜欢“非常商人”、“买卖经”和“商业生活”栏目。其中《杜源,就是一个演员》,《减肥品的市场江湖》和《荒诞中放大的真实》等文章让我感觉很有味道。你们杂志是一本很有品位、贴近现实生活的好杂志.适合中高端的白领读者.网站也办得不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香港小姐出身,TVB当家花旦,从《肥田囍事》的崭露头角到《万凰之王》《、怒火街头》的视后荣耀,再到今年正在拍摄的《巾帼枭雄3》,胡杏儿用十年的努力将自己的演艺事业不断推向高峰。然而生活中的"一姐"并没有那么大牌,尽管采访拍摄当天北京的天气很冷,但她始终保持亲切又迷人的笑容。她喜欢汽车,特别享受有奔驰SLK陪伴的日子,她也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拥有自己的梦想车型——奥迪R8。  相似文献   

19.
叶一 《商业文化》2007,(3):86-87
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四期“读者来信”栏目中刊登了署名“北京文侠”所写的《跟公交降价唱半个反调儿》一文,看后甚至有骂死这种愚昧无知文人都不足以解恨之心。写这事儿的人估计是每天无所事事报纸香烟茶对付一天,实在没意思了抽冷子说点儿舅舅不疼姥姥不待见的口水话。  相似文献   

20.
朱卫华 《新财富》2007,(2):79-79
藏葡萄酒这种集投资与享乐于一体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其实已悄然抬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