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业摄影与广告是用不可割,有了商业摄影广告才会更加精彩.更加有生命力,这点无须赘言。司题是,摄影加上了“商业”二字后,无形中被许多人看低许多,认为既然是沾上“商业”以后,就一定是艺术价值不高,观赏力不够。  相似文献   

2.
本作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接触数码摄影,使用过多种数码相机,目前使用的是尼康D100,作为一部600万像素的上一代产品,它被用来拍摄过多次商业摄影,从舞台表演到产品,到室内外建筑题材,都能取得令客户满意的效果。尤其在拍摄产品的时候,如果相机稳定在三脚架上,有良好的灯光控制,曝光准确,通过新的photoshop软件可以生成100mb大小的图像,成像质量超过了120相机拍摄反转片的效果,对于要求严格的商业摄影,这无疑是一种信心保证。  相似文献   

3.
蓝业佐 《中国报业》2014,(20):79-80
图片故事专题报道一般是指通过若干幅相互关联的新闻摄影图片,表明作品主题或表达作者思想评判的摄影报道体裁。通过这种用图片讲故事的摄影报道形式,可以重现新闻故事、还原新闻现场或展现社会风貌等。《东莞日报》作为一家地市级党报,从2002年推出图片故事专题报道以来,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与探索,版面由最初的《新视界》栏目改为《影事》,但是内容和方向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在运作过程中,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遭遇过很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东莞日报》图片故事专题报道进行梳理、总结,以探讨该专题报道今后的发展方向,推动其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摄影     
王星 《商》2013,(6Z):126-126
在现代生活中,摄影已经成为普通大众的生活内容之一,很多人喜欢摄影,喜欢用相机来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摄影不再是有距离感的存在。所以本文旨在讨论一些关于摄影的基本知识,以及摄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让我们更加清楚简单的了解摄影。  相似文献   

5.
WPP 《中国海关》2009,(3):42-43
2009年2月13日,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俗称“荷赛”)获奖作品在阿姆斯特丹揭晓。中国共有6家媒体记者获此殊荣,成绩为三金三银一铜.这是从未有过的好成绩。此前的历届荷赛.中国人并非看客.但也绝非获奖常客。  相似文献   

6.
老范喜欢摄影的过程,他认为摄影的过程是最美好、最过瘾的,享受的就是这个过程。摄影过程中的等待,让他学会了要有耐心,能够静下心来,等待时机,不急于求成,这也是他喜欢摄影过程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7.
新闻摄影由来已久,涉足其间者多如牛毛。而近年来.随着数码成相技术的发展.摄影创作的想象空间豁然开朗.一项崭新的业务也在全球应运而生.这就是定位于广告业用户的创意类摄影网上图库。其中的先行者之一,就是美国高品(Corbis)图像服务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8.
徐道芳 《上海商业》2008,(11):58-59
新闻摄影由来已久,涉足其间者多如牛毛。而近年来.随着数码成相技术的发展.摄影创作的想象空间豁然开朗.一项崭新的业务也在全球应运而生.这就是定位于广告业用户的创意类摄影网上图库。其中的先行者之一,就是美国高品(Corbis)图像服务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时代下的新闻摄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数码科技产品在新闻摄影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新闻摄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数字技术在给新闻摄影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新闻摄影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下遇到的真实性的挑战,新闻摄影工作者该如何应对呢?该文从新闻摄影的成像的真实性、采访的真实性、内容记录的真实性这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一下新闻摄影真实性的意义,以及提出一些个人对新闻真实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北京华辰拍卖公司开启中国摄影作品拍卖以来,摄影作品的收藏成为中国收藏界最热的话题之一。长久不被收藏界青睐的摄影.忽然一下热闹起来.引起整个收藏界、传媒与社会公众的关注。摄影照片.在它发明出现后一百多年,才在上世纪70年代初进入画廊成为收藏品。在此之前,所有照片的买卖只是作为信息的载体在通讯社和纸质传媒之间进行,人们购买的其实不是照片本身.而是那张纸上托载的形象信息。当这些信息转载在其他媒介之上被人们消费后.照片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当历史在时光的流转中终于获得尊重之后,照片作为历史的证物渐渐显  相似文献   

11.
这个故事从音浪声开始。某日午后,记者背着沉甸甸的摄影器材站在一处高地,感觉就像身处亚利桑那沙漠的孤独旅人。等待中,眼前水汽蒸腾的赛车场拐弯处驶来一辆蓝色汽车。那种公路赛车特有的引擎声中夹杂着节奏感极强的Hip—Hop歌曲,这一切都让我确信,王高兴,他来了。  相似文献   

12.
《上海商业》2014,(3):50-51
2014年,著名意大利艺术家Marco Schifano的摄影作品原照将第一次在上海展出.1985年出生于罗马的他,其一生都奉献给了艺术.他的父亲是意大利最负盛名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家-Mario Schifano,并且也被公认为是安迪沃霍尔的接班人.童年时期,Marco Schifano就把照相机当做好朋友,可以说他是伴随着摄影器材长大的.成年后,他在一边不断练习摄影和编辑技术的同时,还热衷于四处游历,寻找最合适拍摄影片的场所和感觉.  相似文献   

13.
曹俊杰 《华商》2014,(20):36-37
王庆松到最后也没有明确告诉我,他是如何从中部一个边缘小镇的青年,成为一位国际摄影界大腕的。 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推出的摄影群展《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展出52位/组艺术家的摄影、装置及影像作品。我问美术馆里的朋友:“中国当代摄影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谁?”  相似文献   

14.
计宁海 《市场周刊》2011,(9):122-123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摄影已成为大家最为喜欢,最易接受.最能普及的艺术之一。摄影是人们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获取知识,锤炼意志的通道:是发现美的存在,提升美的价值.创造美的环境.丰富美的内容,分享美的成果的艺术之窗:摄影能把更广阔的地域,  相似文献   

15.
笔者和宁志超先生是多年的挚友,虽然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但逢年过节,总能收到以他自己的摄影作品所制作的年历片,还总会收到由他主编的摄影专辑。每每看到他那些充满激情、充满美好、充满创意、充满遐想,给人以视觉享受的作品时,内心总会有一种冲动,也一直有个念想,想把宁志超先生对摄影艺术的那份酷爱和执着,介绍给摄影界的同行,让大家共同分享摄影天地的那份快乐。  相似文献   

16.
安塞尔·亚当斯(Ansel.Adams,1902-1984),是二十世纪最富盛名的风光摄影艺术家、摄影教育家。在他长达六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不仅拍摄了大量的驰名世界的作品,而且在摄影技术钻研、摄影理论及摄影教育方面,都卓有建树,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宝贵财产。对任何一位大师作品的分析,事实上都不应该也无法忽略其审美趣味和艺术思想。如果说艺术作品勾画出了他完整的艺术生涯,那么我们同样也不应该忽视的是,这些熠熠生辉的艺术作品只是大师完整艺术追求的一部分,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本文从亚当斯的创作历程中理解其艺术追求,透过对其艺术追求的完整解析再反观其作品。本文结合亚当斯的生活历程,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成果的梳理,将亚当斯艺术创作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对亚当斯艺术创作实践的解读,分析了亚当斯摄影创作的艺术风格,梳理了他美学思想逐渐成熟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是对数码摄影技术的最好评价。笔者对数码摄影的主要内容和风光摄影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分析,并对在风光摄影中如何运用数码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检验检疫》2012,(8):65-66
为加强质检文化建设,落实2011年中国国门摄影研究会理事会会议精神,活跃质检系统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本刊为中国国门摄影研究会会员以及质检系统广大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开辟了一个展示自己摄影水平的摄影园地。我们从本期开始至12月,陆续刊登会员作品。此次我们从7月份的200余幅作品中精选出10余幅作品,以供读者赏析。  相似文献   

19.
王磊 《中国报业》2023,(7):134-135
在智能技术的赋能下,新闻摄影报道行业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顺应智媒时代传媒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革,摄影记者应当恪守职业道德、深入践行“四力”、学习先进摄影技术与智能写作技术、矫正伦理失范现象,以此不断创新新闻摄影报道模式,提高新闻内容质量。  相似文献   

20.
阎旭光 《中国报业》2012,(10):56-57
阎旭光,现任新疆喀什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自幼喜爱摄影,近年来拍摄了大量展现喀什噶尔美丽风光和人义风情的图片。工作中,他忠诚于党报事业,坚持党的宣传工作路线;工作之余,他热爱生活,喜欢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