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先从金融企业集群共生理论以及与银行间拆借关系谈起,接着建立了国有银行间共生能力指标:银行间共生度和共生系数。然后基于四个代表性城市的数据进行计算指标分析国有银行间的共生能力大小,最后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琼  徐杰 《物流科技》2006,29(8):102-104
本文在阐述国内外物流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企业共生理论,论述了物流企业未来发展应该是综合化与专业化共生的思路,并进一步研究了综合化和专业化物流企业之间的共生模式,最后提出中小专业化物流企业应集中所长,做专做精自己的核心业务,树立共生理念,求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推动平台企业与其生态参与者之间的共生发展既是重要现实问题,也是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知识异质性理论视角,选取三个中小企业依托平台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案例,考察平台企业与其生态参与者共生发展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平台企业与其生态参与者之间过大的知识异质性不利于双方形成共生关系,平台企业与其生态参与者之间高水平协同有助于弥合双方知识异质性,从而促进双方共生关系形成。本研究对推动平台企业与其生态参与者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金融结构存在各种不合理因素。本文阐述了我国银行业的共生体系,提出银行业协调发展的机制,就制度、银企关系及金融结构等方面探讨银行共生体系的实现方式,并从共生环境、共:生模式等角度对构建我国银行业共生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于法稳 《企业经济》2023,(3):5-14+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行动方案持续推进、治理成效不断提升。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存在着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理念引领行动尚需强化、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艰巨、支撑保障体系仍待完善等关键问题。为此,应精准识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大目标,即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及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大重点领域,即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及生态建设;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大支撑体系,即科技创新体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以及资金投入体系;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大保障体系,即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及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共生观的视角对多品牌危机修复展开研究。一方面,非涉事企业会基于不同共生模式选择不同的危机修复策略,进而间接影响涉事企业的危机修复效果,以及二者所处共生模式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另一方面,涉事企业的自救策略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基于上述逻辑,本文以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为例,对提出的理论逻辑进行检验,并在此过程中,构建不同共生模式下多品牌危机的修复模型,最后,基于相关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产业)集聚圈中,参与主体共同创造价值成为共生共赢的重要手段,但现有研究鲜少从参与主体层面分析战新产业集聚圈价值共创的实现逻辑。本文结合协同共生论和知识基础观,分析了战新产业集聚圈中企业共生导向对价值共创的影响机制,并基于佛山北部战新产业集聚圈330份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共生导向正向影响战新产业集聚圈价值共创;共生导向可以通过提升战新产业集聚圈知识交换促进价值共创;组织距离在知识交换与价值共创关系间发挥倒U型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将“共生”精神嵌入发展战略中、搭建知识交换平台、重视知识交换、合理把握组织距离等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力量结构体系及运行规则,它是研究产业集群问题的核心。完善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文章在前人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将生态学“共生”的观点引入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研究中,给出共生性产业集群的概念度生存条件,构建一般性共生性产业集群结构模型并对其组织模式予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共生性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及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研究国内外产业生态网络现状的相关文献以及研究我国产业生态网络内企业共生关系的现状基础上,首先分析出企业共生关系的特征表现为紧密性和多样性,提出以信息共享、合作时间、交易方式、投入资源四个维度来衡量企业共生关系紧密性特征,以合作内容数量、合作内容差异、成员数量、成员差异四个维度来衡量企业共生关系多样性特征。然后,基于紧密性和多样性分类标准,对产业生态网络内企业共生关系进行分类。并进一步通过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产业生态网络内的企业关系类型进行聚类分析。识别出四种不同类型的关系。即自主型、整合型、松散型、互动型。  相似文献   

10.
共享、共研、共促——共生营销 共生营销,即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分享营销资源,创造性地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产业共生理论是从生物学领域的共生学发展而来,经济学家发现参与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有着与生物系统组成相类似的性质特征,并进一步指出。经济结构也可以像生物系统那样独立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为基础,认为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本质关系首先是共生;进而,分析了上市公司股东关系这个共生系统中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及共生环境;最后对如何建立和谐共生的股东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建立公平互惠共生模式,分担监督成本有利于建立稳定的股东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茵纳斯弗利岛》是叶芝早期诗歌中的代表作,本文试图通过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深层生态意识,包括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生态忧患意识以及所蕴含的对未来和谐共生生态蓝图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共生理论出发,通过对共生单元、共生媒介、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四要素的定义,归纳共生的基本特征,进而从理论上给出共生体进化的基本原理,作为文章演进的理论基础,以此结合万科案例,将万科管理层、华润、宝能、深圳地铁、恒大五大主要利益相关者作为主要共生单元作以简单介绍,并从各共生单元的主要质参量、象参量分析入手,得出共生单元选择的原理:质参量与参变量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共生关系的建立.特定共生关系建立的不同时点,质参量作用和象参量作用的地位可能不同,换句话说,共生关系的建立不必然由质参量主导,也可能由象参量主导.并对其进一步分析得出共生模式的新分类:主观共生和客观共生.  相似文献   

15.
孙伟  李炜毅 《财会通讯》2013,(10):89-91
本文将共生理论引入企业社会责任(CSR)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战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战略没有直接影响;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与共生单元的共生关系对企业财务战略具有间接影响;企业社会责任通过间接影响企业声誉对企业财务战略具有简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共生发展核心影响因子包括区际共生、代际共生、生态共生、制度共生、低碳共生和发展共生六项,这六大关键因子对区域经济共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了各关键因子对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影响机理,并且构建了相应的影响机理结构模型;同时,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综合影响模型,分析了六大因子对区域经济的综合影响。分析发现,各核心影响因子通过各自的实现指标,形成了各自的共生价值体系,并最终会推进区域经济的共生发展,而区域经济共生发展在价值增值的基础上又会反作用于各影响因子,促进各因子的持续优化。  相似文献   

17.
以"一五六"项目之一的洛阳轴承厂为例,结合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引入"共生理论",并构建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的三种共生模式:不同时代的共生、不同建筑的共生、不同活动的共生。根据三种共生模式对洛阳轴承厂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实现文化共生、格局共生和环境共生。旨在探索一种既能保护工业遗产,又能让其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共生模式,并为中国方兴未艾的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垦区城镇与地方城镇共生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垦区是我国特定历史阶段下为满足社会物质需求而出现的。以黑龙江垦区发展为背景,分析垦区城镇与地方城镇共存现状特征及共存问题与原因;以共生原理为基础,论证垦区城镇与地方城镇共生发展的必要性与意义,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及共生界面4个方面,构建了"垦地"城镇的共生发展框架,并相应的提出了"垦地"城镇共生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结合共生理论对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进行研究,通过共生本质探讨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模式,结合共生机制探究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成长。结合共生界面、系统稳定与均衡、共生能量等知识,详细分析了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的有关特性,以期为推动我国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共生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6,(31):85-87
整零协同研发作为一种对汽车产品开发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模式,可以被视为一个微观的经济共生态。文章从共生视角,以整零协同研发的合作特征为依据,对其生态系统及共生模式进行解析,整零协同研发共生模式也基本遵循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一体化共生的演化运行方式。最后,以变速器与整车匹配创新模式进行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