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中“城市文化病”的凸显,如何医治这些“文化病”,丰富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塑造城市精神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市文化精神是城市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因此,塑造城市精神必须以提升城市文化精神为前提.开掘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提升城市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它是城市历史发展的需要和现代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精神诉求,也是彰显城市个性、确立城市特有价值观和城市文化品牌的需要,更是消解“城市文化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作为西柏坡精神的发祥地,应深入挖掘西柏坡精神,充分发挥革命文化优势,使之成为推动石家庄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这是石家庄市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4.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积极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赋予城市精神时代内涵和新鲜活力,能为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5.
文化、城市文化与城市主题文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最大误区,是城市领导对文化、城市文化、城市主题文化三个概念没有搞清楚,错把狭义的文化概念当成了城市文化,这将对城市造成新一轮文化上的开发性破坏和破坏性开发,所以在新一轮的城市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明确文化、城市文化、城市主题文化的基本概念,从而彻底解决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盲区与误区问题。 相似文献
6.
7.
人的全面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文化的形成需要在城市主体生存、生活与实践中展现,而其所指向的目标也是城市的主体——人,城市的产生来源于人的需要,其发展也同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其最根本的发展内涵就要符合人性化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人文特色和人文精神.因此,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尺度应该是“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8.
城市精神是对一个城市市民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的概括和凝练,是一个城市的内在气质和根本价值追求。本文以廊坊城市精神内涵为基点,以打造幸福廊坊为目标,分析并提出弘扬城市精神的实践性路径。 相似文献
9.
10.
11.
文章研究城市资本市场中资本存量的问题,建立了城市人均资本存量模型,反映了资本存量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利用该模型对上海市的人均资本存量进行了分析.该模型具有预测作用,有助于城市管理主体制定城市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2.
城市中低收入者的被动郊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对被动郊区化现象进行探讨,提出了被动郊区化的概念以及回顾了其发展状况;重点分析了我国当前中低收入者被动郊区化的成因,主要包括城市空间扩张、城市土地功能置换、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三个方面;总结了被动郊区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即原有社区的解体,同质住区的分异等;最后提出了调控中低收入者被动郊区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城市是经济活动开展的空间载体,大量的生产要素聚集于城市中以获得规模效应;由于聚集带来的知识溢出,城市成为创新和技术成熟的摇篮。为此,城市被认为是现代化和经济增长的引擎。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在现代化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重要结论,总结了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对我国城市现代化所应遵循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建筑文化的创新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建筑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向现代化形式发展,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这种发展既不是"传统"的现代翻版,也不是割断历史的横向移植,而是要站在现代社会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传统,使传统建筑中富有生命力的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同时,它还要借鉴域外建筑的成功经验,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联系中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来. 相似文献
16.
17.
城市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分析——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能力贫困范式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产权分析方法,对城市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进行了产权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城市贫困人口人力资本产权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实现的影响,指出,导致城市贫困的各种原因正是通过影响贫困人口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影响了贫困人口的产权维护能力,并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马素伟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8-14
在低碳经济兴起和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背景下,“城市文化资本”运作成为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的创新。在借鉴现有研究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城市文化资本”估算体系并以江苏省为例测算了2010年各地级市的文化资本存量,研究发现江苏省城际“城市文化资本”存在显著差异。其特点表现为:一是沿江地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依次递减,二是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依次递减。在此基础上,运用修正的C—D函数模型对“城市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作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城市文化资本”未能充分转换为经济资本,但也具有明显的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最后,就“城市文化资本”运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