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南置业》2013,(10):94-97
生活需要态度,属于白已的态度,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乐观派,也许是历经挫折的颓废范。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态度,真正的生活态度存在于最私密的空间,这个空间便是每个人的家。家,是温暖,是幸福.在这里有着人们对生活最大限度的憧憬,在外奔波的疲惫在这啦慢慢卸下,被现实浇火的梦想在这里得以重生。家是每个人的桃花源,一切皆可成真。  相似文献   

2.
张敏 《东南置业》2010,(1):118-119
一提起“家”这个概念,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掀起不同程度的小波澜。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家”的概念。一千个人眼里也就有一千种对不同家装风格的要求。秉承着“家是我们度过一生的地方”及,每个人对家都有自己的梦想”的品牌理念,美克美家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典的家居风格,更是一种对高品位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提起“家”这个字眼,似乎每个人都有一种温馨的感觉,家是人们生活的中心、精神的支点、事业的根基、幸福的源泉,是人们不懈奋斗的动力,家承载了太多的付出与希望。企业也是一个家,足全体员工的家,如果每。一名员工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热爱它,叫护它,就形成了一种文化——家文化。  相似文献   

4.
流泪的韩国     
“生于斯长于斯归于斯。”距离卢武铉家500米远的釜山金海市峰下村的烽火山,曾经是他儿时快乐的天堂,家庭贫困的他在这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最后,他选择在这里向世界告别。“有烟吗?”5月23目清晨,卢武铉站在烽火山的猫头鹰岩上遥望着远方问自己的警卫。“没有,要去取吗?”“不用了。”这是卢武铉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然后,他纵身跳下了悬崖,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他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告别了自己的家人,告别了所有爱他及恨他的人,并留给了人们永久的疑问及谜团——他是清廉的还是腐败的?他知睛还是不知情?他是为了拯救自己还是为了拯救别人?他是绝望了还是超脱了……  相似文献   

5.
张敏 《东南置业》2010,(1):116-117
2009年12月28日,美克美家携带其特有的300多种欧洲经典家居风格正式进军福州,即日在金润大厦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典礼,此系美克美家在全国的第34家连锁店。开业当天,政府部门的领导以及业界知名人士参加了福州店面的盛大开业。秉承着“家是我们度过一生的地方”及“每个人对家都有自己的梦想”的品牌理念,美克美家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典的家居风格,  相似文献   

6.
家,是一个人内心世界展现最为丰富的舞台。或许是因为30年间演绎了太多的角色.而每个过程都相当于一段偏离自己生活轨道的心路历程。作为演员。需要虚拟角色真实。在某种程度上隐藏自我:而作为普通人,则需要一个完全真实的空间去释放自我,这也就决定了陈道明的家是隐秘的。这里没有观众,只有一个生活着的人。  相似文献   

7.
小镇上有一家做豆腐的老店,是祖传的手艺,做出来的豆腐鲜嫩可口,味道独特,人们都喜欢吃,生意一直不错,但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后来店主年纪大了,他儿子接手了豆腐店。小伙子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便把那家小小的豆腐店发展成了十几家规模不小的连锁店,小生意竟然赚足了大钱。谈到自己的成功之道时,小伙子说,自己家的豆腐在小镇上已经成了一块招牌,于是就想:既然这里的人都爱吃,说明确实好吃,好吃的东西到哪里都会有市场的,我何不走出小镇,到县里甚至到市里去开家分店?于是,他在认真考察了市场之后,便在县城开了第一家连锁店。果然不出他所料,…  相似文献   

8.
一、学习型企业创建的作用 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这样描述学习型组织:“在这里,人们不断扩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他们所真正期望的结果:在这里,人们可以培养新的扩张性的思维方式;在这里,人们可以释放出他们郁结已久的激情:在这里,人们可以不断学会与任何人在一起学习。”彼得·F·德鲁克在《知识管理》中认...  相似文献   

9.
《东南置业》2011,(3):82-85
人生有几件大事,买房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即将或者已经步入婚姻的人,构筑爱巢意味着从此有了自己的家。今年春晚有句台词:“房子不是家,有爱就有家”,但面对现实,房子就是家的载体,光有房子不叫家,没有房子的家有爱无巢,也不仅是一种缺憾。  相似文献   

10.
迷宫曲径     
《公司》2004,(7):94
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圣保罗学校后面,有一段直径约30英尺,制作精细的石头路,这段小径蜿蜒盘醒桓,人们步行到了这里,如果沿着它的轨迹行走,很快便可以发现,自己陷入了沉思状态,原来,这里是一个小迷宫!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搬家就是一种流动,抛却熟悉,沦入陌生。搬一次家就是换一个新的环境,就是改善自己的命运。也有人说,搬家,那是人们的寻找:哪里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家。搬家越多,搬家的范围越广泛,对自己来说越具有成就。搬家,可以于无形中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因为在搬家之前,人们把自己的目光限定在很小的区域里面,犹如夜郎,看不到大世面,自我封闭;一个人,一个家,只有搬到新地方,置身新环境,对外界熟悉得越多,对自己以后的发展越有好处。  相似文献   

12.
不做『房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说,房子是人的“命根子”。家是什么?至少要有一间能栖身的房子,没有房子的人总有点无家可归的感觉。虽然在人们心中,有房子不一定就等于有家,但有家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活着总有些憋屈感。这就是近十年来举国上下房地产热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3.
西德的怪缺商店。西德有位商人开了一个怪缺商品补齐商店,经营的品种在市场很难买到。例如:六个手指头的手套,缺一只袖子的上衣,少一只腿的裤子,残疾者假肢上的软垫,驼背者需要的合适的睡床,精神衰弱者需要的“掩音帽”,截肢者的单只袜、鞋子等等。苏联的“自己动手”商店。莫斯科第一家把服务同休息结合起来的“自己动手”商店,人们可在这里缝纫、补鞋、装订旧书,这里有洗印照片的暗房,有进行各种工具修理的钳工房、木工房等等。“自己动手商  相似文献   

14.
潘框矢  陈璐 《楼市》2012,(24):86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当你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是否有感动,有共鸣?从古至今,"家"是中国人永恒不变的话题。而在国人的意识里,有家的前提是有套房,有了自己的"属地",心才能休息。然而,比起谈及家庭时的幸福温馨,买房却是一个现实而突兀的事儿,一个有人欢喜有人忧的话题。在这里,我们搜集了9位普通百姓的购房故事,通  相似文献   

15.
冯维江 《房地产导刊》2006,(14):104-107
有一处空间,有一种生活,令他们虽然身处异地,但仍有家的感觉。 他们是高薪的外地人,他们是社会的精英,他们需要长时间留居香港,在这里他们可以选择酒店式的服务,但他们更多地选择自己洗衣、烧水、做饭,就像在家时所过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这世界上什么地方是我们真正的家?小时候回家,是回爸爸妈妈的家。去念了书,做了事,就有了自己的宿舍。我们每天回一个家,逢年过节回另一个家。两个家都是家。再过些年,我们有了恋人,有时候不住在自己的家里,住进了恋人的家。下班,我们糊涂了,不知该回自己的宿舍,还是去恋人那儿。宿舍里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的,却好孤独,不像家。想想远处的父母,那里不孤独,应该像家,却又不如恋人的那扇小门,那么吸引我们。然后,两个人把东西凑在一块儿,创造了共有的天地,创造了共有的娃娃,世上再也没有什么地方能比得上这个家。我们可做"…  相似文献   

17.
说来惭愧,一向自认为熟悉北京物业项目的我在听说新康家园这个项目时,它已经销售了4个多月而且首批推出的148套商品房也所剩不多了。这不禁引起了笔者对这个静悄悄热销项目的兴趣。一、松江发展的社区新康家园坐落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提到开发区,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位于北京中关村的科技园。而事实上,在北京市东南郊京津塘高速公路旁有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开发区、即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作为现代化的高科技工业区吸引了众多能耗少、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密集程度高的工业项目。目前,已经进驻的国际知名企业包括:四通松下、资生堂、和路雪等。世界第一大移动通信商诺基亚更是在这里投资100亿元,将这里作为自己的生产基地。在前不久举行的科技周上整个经济开发区签约合同总值19亿美元。比中关村还多6亿美元。随着买房人的日益成熟,购房者对房屋的要求不再只是自己房间内的各项指标面积等等,而是对自己家的周边环境、社区环境,甚至整个地区的环境有7要求,这些因素在人们选择房屋时所起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可以肯定新康家园小区周边的金融中心、国际学校、国际医院以及社区内设有的商业中心、娱乐中心、公园等方便、宁静、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一定会吸引...  相似文献   

18.
读懂自己     
人们一直提倡读书,读好书,但是很少提及要好好读自己。看清别人不容易,读懂自己更不易,真正能读懂自己的人绝对可谓心灵上的君子。人有一双眼睛,生来可以看世界,读别人。而要看自己也只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一面,这一面也是朦胧而不真实的。在解读自己时,常常有不少人总是戴着“放大镜”无限放大自己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厂长经理之友》2011,(10):156-156
这里是7000多家高新技术公司的总部;这里有符歌、苹果、思科、惠普、微软、网景等世界上最大最知名的高新技术公司;这里每周有10多家新企业诞生,平均每5天就有一家公司的股票挂牌上市。  相似文献   

20.
六、什么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 这里的企业家(entrepreneur)并不等同于人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老板、总经理,更多地是指那些善于把握机会,勇于创新、尝试和冒险的创业者和开拓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将这类人称为创业家或“起业家”更为恰当。这些人在创业之初未必拥有多少资源,他们更擅长的是发现机会并调动和整合资源去开发这些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