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一向默默无闻的基金在九九年抛起巨浪,在中国基金市场上留下了一幕“神话”。其实,早有有识之士在此前提醒人们防范“基金风险”。那么,基金还会在以后有着什么样的忧患呢?  相似文献   

3.
4.
徐磊 《东方经济》2000,(10):57-57
  相似文献   

5.
黄湘源 《环球财经》2004,(11):22-22
中国股市流行国际视野。但是有时候,它同“拿来主义”也分不大清楚。  相似文献   

6.
7.
近日在一些证券媒体上读到一些诸如对上证50ETF基金成功运作之类的文章,且获悉有的媒体拟辟出专栏用于刊发系列文章以“深入分析上证50ETF基金(是一种开放式基金,但它可在交易所上市,像封闭式基金那样进行交易,故被称为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基金采用被动式投资策略跟踪某一指标的市场指数,因此,ETF基金也被称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对目前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笔者不禁有几点质疑,现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下,担保作为企业的经营行为,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但恶意担保则是从上市公司掠夺资金的方式,对中国股市有极大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9.
指数化投资是一种消极(regressive)投资方式。相对于主动选择投资组合、选择对机的积极(aggressive)投资方式而言,指数化投资的策略非常简单,即按照目标指数的构成建立投资组合,投资过程中一直保持和目标指数的一致性。由于通常指数的构造都包含较多种类的股票,对散户而言,有限的资金量是难以模拟目标指数的,因此指数基金成为指数化投资的主要载体。本文对指数基金的理论优势和实践检验作了介绍,并详细阐述了指数化投资的具体方法,最后分析了在中国推广指数化投资和指数化基金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11.
自2000年10月12日《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行办法》出台以来,开放式基金发展迅猛,目前已拥有60家基金公司,管理493只基金。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其在稳定证券市场,推行价值投资理念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基金黑幕现象并未绝迹,操纵股价、内幕交易、利益输送、基金经理“老鼠仓”等违法违规仍经常见诸报端,严重损害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但目前,监管部门查处此类违规事件的结果却很难令人满意,本文旨在探讨从制度上规范对开放式基金的监管,杜绝基金黑幕,保护中小基金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18日,中国——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比基金)分别与海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上海签署了《基金资产委托管理协议》和《基金资产委托托管协议》,预示着我国首只中外合资直接股权投资基金开始资产运作。  相似文献   

13.
《证券投资基金法》(下称《基金法》)修改一直牵动着私募基金的神经。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对《基金法》修改进展有了进一步的回应。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有了私募基金的生存空间,但是在‘法无规定不可为’的理念下,私募基金需要监管部门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韩玉竹 《北方经济》2007,(1):102-103
20世纪80年代末,中资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相继在境外推出一批“中国概念基金”。之后,在境外“中国概念基金”与中国证券市场初步发展的影响下,我国于1992年前后形成了投资基金热,1997年后我国规范的证券投资基金才正式起步。2005年我国投资基金数目达到218只,其中开放式基金164只,封闭式基金54只,我国投资基金发行规模不断增长。然而,基金运行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在过去几年中,基金管理公司屡屡出现违规关联交易,基金管理人动用基金资产为控股股东的新股承销、配股甚至自营业务服务,通过高买低卖方式向其输送利益等违法违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我国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贸》2009,(7):21-21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李晶3月30日发表报告指出.中国股市今年以来跑赢其他市场.“重仓中国”已经是全球基金经理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新财经》2004,(9):76-87
1 湘财合丰成长 2004年上半年的成功运作使湘财合丰成长名列《新财经》50排行榜的榜首,半年累计净值增长达 12.01%,风险程度中等。尤其是在基金群体的业绩表现相比 2003 年下半年褪色不小的背景下,合丰成长这种“逆市飙升”的业绩就显得更为突出。 细看合丰成长的投资组合,  相似文献   

17.
18.
19.
“香港变得踏实了。”6月22日傍晚,香港投资基金公会执行董事黄王慈明女士用“踏实”来形容目前香港金融机构对内地金融业的态度。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的过程中,黄王慈明几次提到,香港是一个金融中心,但香港更为重要的角色是为内地提供先进的金融理念和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20.
素有“郎监管”之称的香港教授郎咸平曾经预言:2005年是基金淘汰年。“郎氏预言”似乎与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有关人士关于继续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表态大唱反调,但是,由于郎咸平所预言的德隆的垮台果然应验,并且在他的铁榔头的猛砸之下,大型国企的MBO也已遭到了明令禁止,“郎氏预言”仿佛已经成为一语成谶的魔咒。那么,2005年的基金会不会不幸而被言中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