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小农经济以其独特的生命力生存于历史近万年,但传统的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冲突。在社会主义社会大背景中,唯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小农经济科学改造,形成新型小农经济—家庭承包经营,才能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并使其不断完善,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农业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小农经济与市场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这是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的重要特点。封建地主制下的小农经济的发展在颇大程度上塑造了传统市场的面貌,给我国传统经济发展以深刻影响,也给中国现代化提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为了推动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史分会和本刊于1995年11月22、23日在京联合召开“小农经济·市场·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和外地研究历史学、经济史学、农史学和现代农业的专家学者40余人,与会学者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关系及其发展脉络,对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农民家庭经济与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现将会议的部分发言和论文(其中包括个别与该主题有关的投稿)予以发表,以飨读者。另一些论文和发言将在以后陆续刊登。我们欢迎学术界的朋友们就此问题继续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3.
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是近十余年来学术界研究和争论较多的重大问题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农经界展开了关于中国现代农业化道路的大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传统农业,不但是这次讨论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而且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突出的现实问题。传统农业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讨论传统农业不能不涉及小农经济。同时,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人们突然惊讶地发现,原以为早已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中国大地上,竟  相似文献   

4.
经典作家关于小农经济落后与农业资本化对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作了深刻分析,国内外有关小农经济危害与资本化农业积极作用的经验总结雄辩证明,只有资本务农,才能以现代农业经济替代小农经济,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农业现代化。该文阐明了小农经济的缺陷,分析了以农业资本化替代小农经济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一、根本原因: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组织形式 小农经济是中国的一大历史遗产.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变革程度之小加以佐证.建国后,通过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而避免了小农的两极分化,但小农经济的"以农为本,耕地而食"的"低层次平面的垦殖的农耕方式"却固化下来,从而形成了单一封闭式的经济结构,使农民仍然处于贫困之中.按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社会形式则是生产关系.因此,分析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韶光 《科技和产业》2010,10(1):123-126
农业现代化是整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更加紧迫。本文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当前我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税·斗秤·宋代市场——宋代市场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次国际会议上,听人说起一个故事:有位外国学者向中国朋友请教:贵国社会何以迟迟没能现代化?答曰:因为我们古老的社会植根于小农经济。又问:某国原亦小农经济,何以便迅速转向现代化?中国朋友沉吟良久,竟顾左右而言他。 这个故事的真实程度如何,我不清楚。但其中提出的问题,却足令我辈深思。中国农史学会、经济史学会与《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今日联合组织“小农经济·市场·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我以为极有意义。不论在理论上、实践上,抑或从历史上说,这一课题,都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专论·问题讨论·经济改革与经济史研究 于祖尧农民、农民学与农民社. 会的现代化 秦晖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 赵冈传统集约农业琐论 刘克祥小农经济运作中的几个 关系问题 郭松义应当重视历代封建地主 政权对传统农业的促 进作用 范楚玉应重视传统农业发展的 社会空间 刘志伟陈春声中国的农业需要适用技 术 佟屏亚·论文(总论·古代部分)·清前期南方稻作区的粮 南的水稻生产 李伯重,)/'TR ·论文(近现代部分)· 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史上1门’7 民间创业活动 宓汝成 近代华北平原自耕农初I/1"~6 探 史建云I/lqO 1895-1936年中国进…  相似文献   

9.
战后日本农业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日本农业发展的历史看,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农业现代化主要不是发展机械化的资本主义大农业,而是以固有的小农经济为基础,侧重于土地与栽培技术的改良,把农艺和农机结合起来,以求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二次大战后,为了恢复和发展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农业,日本政府依然因袭了原来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从战争结束到五十年代初,相继颁布了《农业改良助长法案》、《主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世纪初,“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现代化成败的瓶颈问题。从世界上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发展历史看,一开始都是从农村进行积累,为了发展工业,通过各种手段把大量的资金、粮食和农产品工业原料转移到城镇,办企业建工厂,进而实现工业化。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也随之转移到了城镇,进了工厂成了工人,成为城镇居民,城市化也就发展起来了。所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是同步的,是同一个过程。工业化实现后,积累了大量财富,然后反哺农业,用农业机械化、化肥、农药、优良品种武装农业,改造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推动农业也实现了现代化。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某次国际会议上,听人说起一个故事:有位外国学者向中国朋友请教:贵国社会何以迟迟没能现代化?答曰:因为我们古老的社会植根于小农经济。又问:某国原亦小农经济,何以便迅速转向现代化?中国朋友沉吟良久,竟顾左右而言他。 这个故事的真实程度如何,我不清楚。但其中提出的问题,却足令我辈深思。中国农史学会、经济史学会与《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今日联合组织“小农经济·市场·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我以为极有意义。不论在理论上、实践上,抑或从历史上说,这一课题,都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张昕 《珠江经济》2005,(4):48-56
小农经济难以解体既是广东“三农”问题的表现,又是广东“三农”问题的总根源。保留小农经济是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前广东小农经济的变迁力量和机制来自于政府的合理政策和制度。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阐述了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取得的成就,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特征,对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作者认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结束了积贫积弱的历史,才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才使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支撑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目标的提前实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农业科学技术取得长足的进步,对农业、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1世纪,中国农业担负的任务要比改革开放20年来解决温饱进入小康更为繁重,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科学技术的跨越发展将为21世纪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农经济与广东的"三农"问题——兼评小农经济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冰 《南方经济》2003,(11):37-41
小农经济难以解体既是广东“三农”问题的表现,又是广东“三农”问题的总根源。保留小农经济是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前广东小农经济变迁力量和机制来自于政府的合理政策和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现行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实质是一种“自给自足型小农经济”,它与“营利型家庭农场”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农场排挤小农场是不可逆转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并没有过时。所谓“小农经济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下一步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这是国内理论界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情与早期现代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充分利用家庭劳力等行为准则 ,在与现代工业技术结合后 ,可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积极因素。因为一 ,中国国情不允许以高资本高能源消耗取代劳力的经济发展取向。二 ,在理论上生产要素之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相互替代。三 ,中国已经以远较发达国家劳力密集的生产方式结合适用科技 ,取得了惊人成就。长江三角洲的历史经验表明 ,小农经济可以与大工业结合互补 ,共同向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古以来我国就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同题,至今仍未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改造传统农业》一书,就如何改造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收入流理论,认为通过建立适合传统农业的制度、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三个方面着手,可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对当前中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根本原因: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组织形式 小农经济是中国的一大历史遗产。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变革程度之小加以佐证。建国后,通过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而避免了小农的两极分化,但小农经济的“以农为本,耕地而食”的“低层次平面的垦殖的农耕方式”却固化下来,从而形成了单一封闭式的经济结构,使农民仍然处于贫困之中。按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社会形式则是生产关系。因此,分析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地区小农经济的转型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永丽  柳建平 《开发研究》2005,1(5):22-24,21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形态依然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加快小农经济转型就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小农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综合推进。目前,小农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改造传统农业;开展新农村运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完备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使农业生产向着产业化、社会化、组织化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20.
<正>“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我国应如何践行?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农业强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还面临哪些痛点?未来我们要建立怎样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此,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