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基于生产队收益分配数据,利用分层线性模型(HLM),计算了人民公社时期由于所在生产队不同而导致的农户间收入差异。结果表明,生产队因素可以解释农户间收入差异的三分之一强(37.73%)。将生产队影响因素分解为结构性因素(现代生产要素采用)和制度性因素(国家提取比例)后发现,现代生产要素采用越多、生产队农业生产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国家提取比例越低越有利于农户收入提高。本文首次计算了生产队层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有利于理解人民公社的效率损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生产队收益分配数据,利用分层线性模型(HLM),计算了人民公社时期由于所在生产队不同而导致的农户间收入差异。结果表明,生产队因素可以解释农户间收入差异的三分之一强(37.73%)。将生产队影响因素分解为结构性因素(现代生产要素采用)和制度性因素(国家提取比例)后发现,现代生产要素采用越多、生产队农业生产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国家提取比例越低越有利于农户收入提高。本文首次计算了生产队层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有利于理解人民公社的效率损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解决儿童贫困问题是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关键,儿童贫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从我国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的角度出发,通过儿童健康、教育、医疗三个维度,分析了农村女性不同受教育程度对儿童多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儿童多维贫困的影响越显著,提高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对于缓解儿童多维贫困有重要作用。应加大农村女性教育投资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创造有利于农村女性受教育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与农民的生活满意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入分配通常被认为具有负的公共物品特征,收入差距越大,人们受到的负面影响也越大,生活满意度越低。与通常的看法不同,本文利用在湖北和湖南两省收集到的农户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村庄内部的农业收入差距越大,农民的生活满意度越低,但村庄内部的非农业收入差距对农民的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的不利影响,原因在于这种收入差距不是由制度因素而是由个人能力不同所致。因此,收入差距并不总是产生负的福利效应,关键是要消除导致收入差距的制度因素,使人们享受制度公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2000年、2004年及2006年的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效应工具变量估计法,实证分析收入及收入差距对农民健康的影响,并测算了两者对农民健康地区差异的贡献份额.研究发现:第一,收入与健康存在内生性,随机效应工具变量估计的系数值是随机效应OLS估计的9.5倍,OLS估计低估了收入的影响;第二,东部及中西部地区收入对农民健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收入差距对农民健康的影响呈U型,而考虑到基尼系数临界值大小,其对农民健康影响也呈正相关;第三,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及收入差距对农民健康的边际影响递减,中西部地区大大高于东部地区,两者对缩小农民健康地区差异的贡献分别为25.7%和20.2%,而考虑到与收入相关的其它因素,农村收入因素的贡献达45.8%.因此,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农村地区来说,提高收入水平仍是提高农民健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口日趋老龄化,养老难的问题日渐突出,而居住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更是老龄人口中的弱势群体.通过对河北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收入与消费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河北省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得出河北省农村养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幸福指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女性进步期刊数据和2010年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CFPS),探讨了女性意识的早期崛起对当代女性收入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平权意识打破了传统性别观念,提高了当代女性的收入水平。具体而言,早期先进女性期刊发行种类数量越多、延续时间越长、发行总量越大的地区,当地现代女性收入则会越高。原因在于,女性期刊的发行对其早期意识的培养和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积极的代际影响。  相似文献   

8.
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充分开发与利用会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应当增强政府工作的性别意识,为农村女性的发展提供环境支撑;加强农村妇女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女性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打破农村长期封闭的文化格局,构建健康、文明的农村社区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妇女研究者和国际发展援助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琳 《亚太经济》2002,(1):71-72
本文运用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对“九五”期间福建农村收入进行计算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福建农村基尼系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凌兰兰 《科技和产业》2023,23(16):240-244
基于半参数广义可加模型的思想,对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单变量分析筛选出2个非线性因素和3个线性因素,发现两个非线性项之间存在交互效应,最终建立含有交互项的半参数广义可加模型,且模型的R2达到97.7%,说明模型具有极高的解释能力。结果表明:M1、GDP和农村家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具有正线性影响;M2和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非线性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时,M2越大会使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越低。  相似文献   

11.
李琦 《特区经济》2008,(12):179-180
对某市8356个个体的关于农村公共品需求特征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品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更偏好生产性公共品。收入约束和公共品供给缺乏配套和互补,影响了农村公共品需求。从提高供给效率出发,农村公共品需求的上述特征和影响因素,必须在新农村建设中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吴玉堂 《特区经济》2012,(7):264-266
本文以河南和山东为例,从产业结构差异这一影响因素入手,通过定量分析1978~2010年两省经济相关数据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其对两省GDP总量、人均GDP等经济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迁对两省经济发展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思安  栾敬东 《乡镇经济》2008,24(10):60-64
文章通过建立农村收入模型,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农村收入差距。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间的工资性收入差距是构成农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区域间农村工业化发展水平和城市非农部门发展水平差异所造成的非农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以及农民在获得非农就业机会能力上的差异是导致地区间农村工资性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禹静  刘靖  邢春冰 《南方经济》2012,(9):127-142
本文运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城镇地区男性收入差距对女性婚嫁行为的影响。我们先通过一个搜寻模型从理论上讨论了前者对后者产生影响的机制;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一个地区男性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女性越愿意增加其在婚姻市场中的搜寻时间,具体表现为女性更倾向于暂时选择单身,推迟结婚年龄。本文的结果还表明,女性的婚姻选择对中等收入以上的男性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加敏感;大城市中的男性收入差距对女性婚姻选择的影响要高于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15.
内容文章利用非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方法对2011年城市外来劳动力群体的性别工资差距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城市外来劳动力群体中,性别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已经变得不太显著,但在职业方面针对女性外来劳动力的“粘性地板”现象仍然十分突出.(2)人力资本禀赋和就业职业特征对男性与女性外来劳动力工资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不同收入分位数上的影响系数也有明显的差异.(3)性别歧视是造成外来劳动力性别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而男性与女性劳动者工作经验的差距以及工作经验收益率的差异已经取代教育因素成为了性别收入差距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许家军 《特区经济》2009,240(1):216-217
通过建立广西农民消费函数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不同收入等级农民的消费行为差异以及收入等级因素对广西农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提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许多因素,由于城乡经济的巨大差距,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进而影响了居民消费行为。文章从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异和收入差距扩大对居民消费水平和行为影响的视角,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出政府应通过加大反贫困的再分配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社会福利费用等消费和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1978~2009年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之间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划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农村制度变迁对农民的收入增长具有阶段性的影响作用,农村制度变迁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并借助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1978~2009年中国农村农作制度、农村价格制度、财税制度,以及农村人口变迁制度等制度因素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由此建议应该把农村制度创新作为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绝对水平和相对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入和幸福在主流经济学中被设定为正向相关,但这一结论受许多实证研究的质疑.本文基于来自北京、上海和广东的家庭调查数据,引入了收入变量的绝对和相对度量,运用序数probit等方法,实证地研究了收入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显示:绝对收入对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影响,而相对收入地位则对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相对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这一结论同时适用于中国的城市和农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收入增长:1990-2002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1990年至2002年间决定中国农村收入增长差异的经济和非经济因素.通过估计收入增长方程,我们首先证实了初始人力资本水平和基础设施状况有显著的正效应.其次,由村层面的社会关系稳定程度度量的社会资本也是一个显著促进收入增长的因素.本文发现的政策含义是: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稳定的公共政策需要加强,同时也要增加对农村地区,尤其是低收入地区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