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平 《辽宁经济》2002,(5):20-20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实体”。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的四个方面是不可分割、有机结合的整体。诚然,现代企业制度首先是一种产权清晰的企业制度,但企业要取得好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2.
岳淑萍 《中国经贸》2009,(18):211-2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在于“管理科学”,也就是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科学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会计制度来实现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3.
十五大报告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要采取多种方式,包括直接融资,充实企业资本金。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推动政企分开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一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  相似文献   

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的这段话,强调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如何改革企业统计体制,并进一步发挥其整体功能,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是当前应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企业统计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在于确定企业的法人地位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地位。从而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6.
1995年,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将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这项改革,要突出抓住政企分开这一关键环节,在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通过转机建制,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尽管国有企业改革在其进程中存在着事先难以预料的种种困难,但其改革绝不会逆转,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无疑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不利因素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虽然有利于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但客观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对此,我们应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在谈企业改革与企业管理的关系时,应该搞清楚,为什么要进行企业改革?企业不进行改革行不  相似文献   

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是2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总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而股份制又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积极利用...  相似文献   

1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和方法王永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不仅明确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而且也准确地概括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  相似文献   

11.
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趋势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根据市场需要决定自身的行为取向,自主安排生产要素的组合,组织生产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有些人担心这会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导致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应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呢?下面谈点自己的看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就是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按说国有企业的活力增强了也就能更好地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公有制的主导作用,但是要真正弄清楚这个问题应进行一番分析。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同也就对现代企业制度的作用看法不同。  相似文献   

13.
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一样,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些年来,集体企业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探索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成效显著,但改革任务仍很繁重。下一步,要着力推进如下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标志着我国的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但是,其核心问题是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确立。赋予企业以法人财产权,进行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一、所有权、产权、企业法人财产权 企业法人财产权是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因此,要了解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内涵还需要先弄清所有权和产权的涵义。  相似文献   

15.
一、正确认识深化改革与加强企业管理的关系 改革与管理并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本质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1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十几年来经济体制特别是企业改革的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发展,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已明确了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紧迫性,必须要通过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的改革,集中力量,在新疆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领域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从整体上搞好搞活国有企业,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推动和促进新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94年中国改革的重点是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和加强改善宏观调控体系,这两项改革是解决经济体制深层次矛盾的重要方面。本刊记者就如何正确认识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今后企业改革的方向,采访了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同志。  相似文献   

18.
国企改革30年的经验与教训 在30年的改革历程中,国有企业改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国企改革的经验主要有这么几条:第一,明确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国企改革真正进入以制度创新为主。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态为股权多元化的现代公司制,所以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就是要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第二,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而不企求把每一个国有企业都搞好。中国有二十多万个国企,要把他们每一个都搞好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明确国有经济的定位,即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按照这个定位对国有经济进行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9.
李贺先 《产权导刊》2011,(11):58-59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公司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实现这一目标,实际包含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是在制度层面上通过股权多元化,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制度刍议操居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既是我国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方向,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的改革目标。可是在长期的计划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工厂化”的企业制度,对现代企业制度既不熟悉,又存在种种疑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