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盐城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盐城经济发展的转型特点和企业创新能力的状况,决定了必须把加快企业自主创新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研究,提出要明确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方向和目标,要正确处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关系,企业创新体系内部的关系,"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产学研之间的关系,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加大自主创新投入,着力推进政府、企业、社会三方技术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着力引进一流创新人才,全面落实自主创新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推进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区域创新,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展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是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宁波经济》2006,(3):31-32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要以推进自主创新为核心和主线,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社会管理创新,使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力量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充分涌流,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主导力量。毛光烈市长在全市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大会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要实施八大战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一)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苏州排名第7。文章简述了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总结了苏州2022年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价情况,对影响苏州城市创新能力建设的原因展开了分析,从基础研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技术转移转化、节能提效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全面推进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5.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成都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推进创新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成都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具备良好基础;成都建设创新型城市要强化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人才体系建设,实施创新型产业战略和创新环境优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邱孝聪 《科技和产业》2022,22(11):339-345
聚焦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围绕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对社会民生发展的支撑、创新政策体系和治理架构等方面,总结龙岩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特色做法,分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龙岩区域发展提升情况。结果显示,龙岩市通过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创新驱动力均实现较大的提升。同时,与福建省内其他创新型城市进行比较,剖析龙岩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的不足,并就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这一目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革命老区地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主办,北京方迪经济发展与企业战略研究所、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北京小丫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建设创新型城市市长峰会”将于7月15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是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以来,城市高层领导共商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共谋城市合作与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峰会将以“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城市间合作”为主题,探索城市政府在营造创新环境、积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等典型城市和典型企业的经验及理论。将重点探讨“城市如何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次重大战略任务。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开展创新的主阵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关键和核心是建设一批创新型企、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钢铁企业同样面临着创新型建设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9.
区域创新体系由以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为核心的知识创造子系统,以中介机构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子系统,以企业主体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子系统等构成。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在区域层次上促进各种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当前宁波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中心目标,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完善产业创新价值链,营造区域创新友好环境,加快建立具有鲜明宁波特色、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城市,即依托城市中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非主体要素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制度和政策构成的创新体系和环境,优化整合创新资源,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环境创新,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要完善城市创新体系,提高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建设创新型企业必须从当代科技进步、城市功能提升和企业竞争力增强等角度认识其重要性,掌握原则、明确目标、分类推进。建设创新型企业要努力搭建创新平台、强化先进技术的应用、不断完善内部创新激励机制、营造以创新为荣的企业文化、树立较强的风险意识、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积极培养创新人才队伍,并要加强制度保障、规划保障、要素保障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中小型创新型城市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意义。文章以河南省新乡市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案例,通过对新乡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政府的协同治理实践以及推进落实、服务保障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总结分析,围绕做好顶层设计、广拓资金途径、搭建创新平台以及共建创新联盟等机制建设,提出了促进中小型创新型城市发展和政府协同治理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中西部中小型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改革》2006,(10)
在界定创新型城市概念、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从创新主体的角度,将创新型城市的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高校—科研机构主导型;从创新要素的角度,将创新型城市的模式划分为知识创新型、技术创新型、产业创新型和制度创新型。在创新型城市和城市创新的关系问题上,创新型城市强调城市创新系统的完备性和运行的有效性,而城市创新强调区域层面的创新活动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全面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创新品牌,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创新活力,优化创新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到2010年,基本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全国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品牌产品和优势企业,  相似文献   

15.
当前,如皋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必须进一步确立"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全面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早日建成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的作用,大力推动"校企联盟"建设,广泛  相似文献   

16.
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不仅是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最重要的主体.因此,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就必须培育出大量充满生机的创新企业。但是,传统金融工具(如信贷)和传统资本市场(如主板市场)来为之提供资金支持不具有现实性。国际经验表明.只有适应创新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创新传统金融制度,建立起新型科技金融体系.创新企业的发展才具有坚实的金融基础,创新型国家才可能最终建成。  相似文献   

17.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艰巨,全党全国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上来,全面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一、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针对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8.
《宁波经济》2007,(9):24-26
围绕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这一中心,宁波提出了着力构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科技公共服务“三大体系”,实施品牌、专利、标准“三大战略”,把明确导向、政策保障、创建平台作为政府服务的着力点,努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宁波科技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宁波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以企业为主体,市县联动、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带动宁坡工业经济和外贸出口稳步增长的重要增长点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政府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推动产学研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特别是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同时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着力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绍华 《山东经济》2007,23(6):11-12
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十七大报告在这个方面作了新的阐述和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突出企业的创新地位,构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现在看,构筑这样一种全新的创新体系,必须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