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本情况 自1952年我国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后,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经历9次周期性波动。其中改革开放以前5次,改革开放后4次。比较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周期波动,有几个明显的区别:第一,波动幅度不同。改革前的5个周期,除第1个周期振幅(周期内经济增长率上下波动的离差)为9.9个百分点外,  相似文献   

2.
自1985年放开肉类市场以来,我国生猪市场开始呈现周期性波动。生猪生产的波动现象各国都有,但像我国这样的大幅振荡是少见的。生猪周期波动严重制约了生猪产业发展。最近一个周期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本来是一个正常的猪价波动周期,但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新一轮的猪价上扬是一把“双刃剑"。应对新一轮生猪周期性波动,建议加强政策扶持,强化防疫体系、完善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推广政策性保险制度、鼓励规模化饲养方式等,形成发展现代养猪业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汽车产业周期波动大趋势与经济周期波动趋势基本一致,但波幅明显大于后者。我国股市和房地产周期波动与汽车产业周期性波动趋势基本一致,但汽车产业周期波动有明显的滞后性。金融政策与汽车产业周期波动有正相关关系,且能加大产业的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4.
余学娟  刘义 《发展》2006,(12):59-60
一、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周期 经济周期是指实际经济增长会围绕长期趋势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与之相类似,产业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存在明显的周期波动现象,亦即产业周期。在房地产业中表现为房地产业周期,主要包括复苏、繁荣、萧条和衰退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周期性的波动根源在于供给。“时间一致性”理论对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时间一致性难题”的分析研究,为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实际有效运用提供了思路,并在对商业周期的研究中探讨了引起波动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虽然RBC理论并不十分适用于中国经济。但还是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少的理论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与中国经济运行一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发展经历了周期性的波动。综合有关研究,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周期:  相似文献   

7.
改革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但是经济运行一直呈现周期性波动趋势,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制约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发挥。一、经济增长呈周期性波动我国的经济高增长明显地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呈现周期性的波动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高增长主要靠投资高增长和工业生产高增长推动的。归纳20年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可概括为三个大的周期,即1978—1986年第一个周期、1986—1991年第二个周期和1991…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HP滤波方法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进行趋势化处理,得到1978~2008年间产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实际工资、净出口各变量序列中的周期性成分,发现政府支出和实际工资表现出了强的逆周期性,产出波动的标准差大于投资,而产出的剧烈波动的来源可能是净出口波动;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DSGE模型检验,并采用校准的方法进行参数估计,通过产出序列中分离出的索洛残差作为经济中波动的来源,借助Matlab生成模型虚拟经济中对残差序列的反应。将结果与我国实际变量的周期性特征对比,发现模型较好的拟合了变量波动的持续性和部分变量的波动幅度,同时也说明了反周期政策干预使我国的经济周期并不完全具备实际商业周期理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与通货膨胀变动趋势自1978年起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同时开始出现了周期性的增长波动。1979~1996年18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经历了三次周期性的波动:第一个周期为1981~1986年,周期持续时间为5年,增长谷峰年份为1984年,  相似文献   

10.
我国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其产业相关度高,带动性强,与金融业和人民生活联系密切,发展态势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金融安全。与此相对应的是房地产业作为周期性消费品,又具有其固有的波动较大和变化多端的自身特征,所以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来平抑或减缓房地产周期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以防止供求关系过大波动来作为衡量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是否落到实处的主要标准。经过2005年的房地产调控和各项政策的落到实处,我国宏观调控的积极效应己开始显现,房地产价格也开始理性回归。2006年我国房地产业的走势将紧紧围绕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战略目标,进入稳步前进、持续发展和总体平衡的新阶段。国家将在充分把握经济发展主旋律的前提下,坚持区别对待,实行有保有压的调控原则。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将政府行为作为内生变量的政治经济周期理论兴起。政治经济周期指的是政治因素或者政治过程引发的经济周期性的波动。本文根据选民和政党不同的行为特征,介绍了四种政治经济周期理论模型。并对这些政治经济周期模型进行了评价。在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周期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在经济政策制定中,尽量避免政治因素所导致的经济周期性波动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国防经济周期是多种随机冲击而引起的产出和其他国防经济变量的总量或者增长率的时间序列变化。它是在国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军事战略的周期性调整、国防经济管理体制的周期性变迁、技术创新的周期性冲击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国防经济周期波动是国防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中央最近提出我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精神将是1994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从1993年下半年我国实施的调控措施效果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来看,1994年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从经济循环的周期性波动规律看,物价波动与经济波动关系密切。1978年至1990年,我国经济经历了三次物价波动。这三次物价波动的周期分别是1978年至1983年,1983年至1986年,1986年至1990年,周期长度分别是5年、3年、4年,平均周期为4年。在这一期  相似文献   

14.
在六十年代初期及以前,苏联东欧等国的大多数经济学家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周期性,更不用说经济危机性质的波动了。当时有三种观点:①认为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根本特征,经济周期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他们将危机等同于经济负增长,既然社会主义经济从未出现过负增长,因此断言不存在经济周期。这个结论是基于他们所能看到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而言的。②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存在资本主义形式的周期性波动即生产过剩或商业危机.但有类似技术性再投资周期的波动。即自然周期。③认为即使社会主义经济有波动,那也只是计划偶然失误所致。社会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无发生波动的可能性,但不排斥决策失误带来韵起伏。  相似文献   

15.
经济周期与“新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山东经济》2002,(2):20-21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对经济周期的含义及其理论研究,无论是马克思,还是西方经济学都有诸多经典结论。“新经济”现象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作战。本文对新经济进行分析并得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9次周期性波动。引起波动的基本原因,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矛盾。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缓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趋于缩小。  相似文献   

17.
李建伟 《改革》2015,(4):41-57
运用经济增长周期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速周期性波动及其动态均衡增长状态进行的模拟预测表明,未来10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呈周期性下降趋势,平均增速将从高速增长期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下降到6.5%左右的较快增长,经济增速的波动介于5%至8%之间。针对未来10年我国经济增速的阶段性转变与周期性波动走势,短期政策应以平抑中短期波动、稳定经济增长为主,中长期政策应以稳定出口、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与鼓励企业创新、促进经济结构升级为主,力争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重庆经济》1994,(4):54-54
最近,中国社科院王济林、李京文、刘树成、陈与琪提出——实施“中性政策”,避免强周期波动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强波经济。不但存在西方经济那样的周期性波动,而且波的幅度很大,  相似文献   

19.
从宏观经济对称性看东亚地区汇率合作的基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东亚地区进行汇率货币合作的可能性高度依赖于区域内国家参加合作的成本和收益。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参与国之间的经济对称性,特别是宏观经济周期和所遭受冲击的对称性是决定汇率合作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东亚各国(地区)的对称性、周期性波动因素,以及影响周期性波动的深层因素——供给和需求冲击的对称性,从而确定潜在的汇率合作成员伙伴区域,指出汇率合作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20.
清代河北获鹿县编审册之地权分配资料显示:地权分配在康熙年间至乾隆初年呈逐渐集中之势;乾隆中叶以后,地权分配渐趋分散,前后形成周期性波动。这种波动既不同于俄国恰亚诺夫式周期,也与中国的治乱周期相矛盾。它是由土地市场变动及诸子分家继承制共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