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文化的传递者,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通过语言将一种文化传递给另一种文化的民众,翻译的适当与否决定了文化传递是否准确。以翻译教学为例,通过中国电影英译过程中的问题分析,阐明翻译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对中国电影英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以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企业外宣翻译工作为视角,把我国传统文化作为外宣和交流的途径进行深入的探究。传统文化对外宣传翻译现存状况、其中发现的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本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将要面对的机会还有挑战,进而发现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企业外宣翻译工作的做事方法和少走弯路的捷径,能让传统文化在各国不同文化之中展现独有的魅力和风采。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走出去”如何获得金融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亚 《国际融资》2009,(7):48-5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金融障碍一直是困扰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瓶颈,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一瓶颈问题尤显突出。那么,如何让我国企业"走出去",迈出金融障碍的困境,获得金融支持呢,且看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文化词语的翻译研究与实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这类文化负载词在英语中往往很难找到对等词,甚至根本不存在对等词。以"异化"翻译策略为指导的翻译方法,能够更好地保留中国文化词语的深刻内涵,传达中国的文化信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中式英语则是中国人由于受母语干扰,在交际中出现的不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政治经济词汇翻译中的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语言特征,在了解两种不同英语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或是根除经济金融资料文献翻译中中式英语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融资》携手中国投资协会、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联合主办的2012年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暨国际融资论坛上,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石资明副司长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所处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自身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在当前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各国经济复苏基础脆弱,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全球投资保护主义日渐升温,外部压力和竞争加剧,中外文化和利益冲突日益凸显,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阻力加大,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境外中资企业和人员人身财产安全面临的安全威胁不断加大。对此,她说  相似文献   

7.
厉诗  艾亚 《国际融资》2011,(9):8-11
近年来,随着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由于对一些国际规则尤其是国际会计准则的不了解和忽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那么,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适应跨国经营规则和国际惯例?如何借助会计这一手段进一步提升"走出去"的质量,提高在国际环境下开展...  相似文献   

8.
马黎 《中国金融家》2010,(12):87-88
人们常说:"文化如雨,润物细无声。"经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股改、跨区域经营、上市等一系列改革变迁的城商行,已经深刻体会到企业文化对打造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竞争力的重要性。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魂",那么精神文化、服务文化、信贷文化、合规文化等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城商行应该长期坚守。可他们该如何紧紧把握这企业文化之"魂"呢?  相似文献   

9.
"蚁族"是近年来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兴弱势群体,他们作为"理性经济人",已充分认识到学历对于就业的影响,除此之外,流动所耗费生活成本、心理成本也日益增大,将上述因素纳入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从主观层面阐明了"蚁族"选择流向大城市的原委。同时,"蚁族"是当前社会发展、经济转型的产物,我国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现状是其存在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业的发展历程中,金融文化像跳跃翻腾的浪花,时隐、时现,观察体味这些串起的浪花,有助于了解和把握金融发展的脉搏。每一个关注金融的人,都在用双眼观察、记录、见证着中国金融业向前迈进的每一步。“品茗斋”就如同一个金融历史文化长廊,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幅珍贵的金融历史文化画卷,让我们更好地认识金融,了解金融历史,感受金融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系列政策加速企业“走出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在过去十年间实现了跨越性的增长。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投资国,这意味着中国资本布局全球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正日益崛起为全球投资市场的力量。日前,安永公司发布的一份关于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的报告显示,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过千亿美元,并且中国“一带一路”、“备案制”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将加速推进海外投资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迅猛势头;安永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预计将保持年均10%以上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辛斌 《国际融资》2009,(7):58-60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称"中国信保")贯彻国家一系列鼓励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政策,积极支持中央企业的大型成套设备出口、海外工程承包、对外投资等对外经济合作项目,不仅加快了中央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而且为中央企业提供了一个防范风险、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的有效手段。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仍未散去,央企"走出去"的风险有哪些变化?中央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就此,《国际融资》专访了中国信保项目险管理部总经理谭健先生  相似文献   

13.
龚文 《国际融资》2014,(12):53-54
随着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正采取多项举措支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国信保披露的业绩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信保累计承保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637亿美元,同比增长12.8%护航"走出去",助企业转型升级据了解,今年以来,中国信保有倾向性地把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和资源投向"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领域,主要包括路上交通、园区建设、农业合作等。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文化术语"科学"一词翻译进入中国并在中国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被接受,对国人的思想乃至学术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在中国的接受语境下产生了新的语用内涵,语用意义进一步扩大,从意指自然科学及其分支扩大到充当价值判断的标准,一直以来无形地影响着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对待"科学"的态度和追求。通过追溯"科学"一词的语义渊源以及该词翻译进入中国社会语境时发生的语用变化,还"科学"以本来面目,可以客观辩证地看待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的价值和不足,避免唯科学论。  相似文献   

15.
在理论上界定了对外投资过程中价值侵蚀的概念,将其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不仅创造性地解释了中国企业FDI过程中海外研发、子公司管理、东道国文化水平、企业自有特定资源和海外并购中存在的价值侵蚀问题,而且强调了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并对此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等“金砖四国”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本文通过介绍“金砖四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极其促进体系的概况,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自由化、保护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工具和协议、信息和技术援助等六个方面对“金砖四国”的促进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分析.进而提出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体系的启示:我国应积极促进“金砖四目”的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国际挑战和外部压力,同时在合作中保持竞争意识,助力我国企业提升竞争优势,最终使我国构建成既符合国际规范又行之有效的投资促进体系。  相似文献   

17.
崔栢烈  郭化冰 《中国外资》2012,(4):16-17,2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迅速,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韩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认识日益深化,制定了一整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逐步完善了金融、税收、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等为中心的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扶持体系,有力地推动了韩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韩国对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扶持的相关经验,将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海外投资扶持体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民医保”的“中国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年前,在"中国医改不成功"舆论的风口浪尖下,在"全民医保刮共产风"的喧嚣激辩声中,医保就像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的高速铁路一样,也创造了令人惊异的"中国速度",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三列快车"成就了世界上人口最为庞大的医疗保险覆盖计划——  相似文献   

19.
去年11月北京A PEC会议宣布,中国未来10年对外直接投资将达到1.6万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3倍。预计拉动投资的乘数效应为5倍,将达到8万亿美元,重点支持"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区域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设施、能源开发、贸易合作、民生工程等项目。保险业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路径清晰,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伴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逐渐成为大势所趋,保险业将携手银行业扬帆起航,正在迎来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走出去"企业比喻为一艘航空母舰,那么,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等在内的中介机构就是护卫舰、补给船,为舰母保驾护航今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企业"走出去"在这一年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