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多重选择Logit和二元Probit概率模型,通过山东省肥城市5村336个农户数据,研究了农民夫妻非农就业的选择模式。本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家庭的就业模式仍然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典型传统模式,农村女性结婚后外出就业的概率很低。那些年纪轻、文化程度高、家庭的幼子与老人负担较轻的夫妻更倾向于从事非农工作。劳动力数量、财富、耕地以及农业投资和农业生产性资产都是影响农民夫妻非农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减少.同时,农村劳动力逐年增加,使得人地关系紧张,农民也在积极寻求农业以外的就业道路.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分析非农就业状况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农地流转现状.同时指出现行农地经营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等制约因素对两者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史的调查分析——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 5个县 (市 ) 1 0 0个农户近 3 0 0 0人次的劳动力的抽样调查发现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 ,有非农就业史的农村劳动力占被调查劳动力总数的 70 %以上 ,其中 ,2 / 3左右有过非农就业史的劳动力曾在本县域内有过非农就业经历 ,并主要从事个体私营工商业和服务业。在有非农就业史的农村劳动力中 ,文化程度越高 ,非农就业半径越大。所以 ,笔者认为 ,应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鼓励发展个体私营工商业 ,切实提高农民文化程度等方面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4.
论农民非农就业的“进入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5.
农民非农就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农民非农就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对青岛地区5个县市900户随机调查数据,分析了受教育程度对该地区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对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及其就业模式、行业和地区分布、农民收入等都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为了加快农民非农就业.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资,特别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投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欠发达地区湘西南为例,从人力资本视角下深入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即就业率不高、就业层次低、就业职业不稳定、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较差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匮乏,人力资本投入不够。基于此,本文认为.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应做到:一是加大农村教育、卫生保健、劳动力技能培训投入力度;二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三是深化教育、卫生、就业体制和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以城镇建设为契机 促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当然也是农民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城镇建设和发展,才能为农民就业开辟更好的空间和载体,为土地流转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条件。目前,我国城镇发展水平滞后,2001年底统计,中国城镇化率为37.7%,城镇人口达到4.81亿,城市662个、镇20358个。而粮食主产省城镇发展水平整体上看,远远低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必须…  相似文献   

8.
[目的]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方式变迁,土地质量差异造成的生产差异会随着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造成的人力投入减少而更加显现。针对农户的市场经济行为,文章从理论及实证角度探讨农户农业劳动投入减少时农户生产决策的变化,并根据实证结果进一步探讨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趋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该文运用多元回归模型,从土地资源异质性的视角分析了劳动力非农就业后在不同地势耕地的农业生产决策变化。[结果]劳动力非农就业明显影响了农户种植决策,在质量较高的平地上,农户的生产决策是种植机械化生产使用高的粮食作物来减少劳动力投入下降,在质量较差的山坡地上,农户的生产决策是降低对山坡地的使用强度来解决劳动力投入不足问题,具体表现方式是降低粮食种植面积以及抛荒方式来分配家庭农业劳动投入。[结论]不同地势耕地利用强度将会出现不同变化,平原以及交通便利地区,可以通过机械来替代人力投入,交通较为不发达的山区丘陵地区,需要通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来解决山区丘陵地区的抛荒问题。政策支持方面,鼓励中低产田提高产品产量与提升降本技术,保障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的影响:文献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从事非农就业的概率、选择非农职业的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分别从人力资本的三个维度——教育、培训、健康,对非农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观点综述,最后是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兼业农民的非农就业行为及其性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兼业农民非农就业行为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安徽省兼业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分析方法,就个人特征因素、家庭特征因素、非农劳动特征因素和农业政策因素对兼业农民非农就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家庭土地经营规模、家庭社会政治地位、劳动比较报酬和个体人力资本水平对兼业农民非农就业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也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农业保险对非农就业意愿的影响,本文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分析农民个体的就业倾向。通过分析山东、陕西、浙江三省的微观数据,利用Order 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本文实证分析了农业保险减弱农民非农就业意愿的效果并检验了其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购买农业保险可使农民非农就业意愿显著降低,农民在购买农业保险后,其“非常愿意”从事非农工作的程度减弱了5.6%;在农业保险对非农就业意愿影响中,风险承受发挥着一定的中介效应,农业保险通过提高农业风险承受能力减弱农民非农就业的意愿;农业保险对非农就业意愿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的农户之间存在差异,对“大中型农户”和粮食作物种植农户的影响程度更大,对“小型农户”和经济作物种植农户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湖南、广东两省534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调查数据,对影响非农就业契约的因素实证分析后发现,性别、婚姻、家庭非农就业率对非农就业契约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行业类型、找寻工作时间、工作转换次数、工资收入是否稳定、单位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社保对非农就业契约规范性有显著影响,行业类型、找寻工作时间、单位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对非农就业契约期限有积极正向作用;非农就业稳定性对非农就业契约规范性和非农就业契约期限影响均通过显著性检验,非农就业越稳定,非农就业契约形式越规范、契约期限越长。非农就业经验对非农就业契约规范性和非农就业契约期限都有积极效应,每年职业培训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对非农就业契约期限的选择。由此,应积极推进产业升级,营造良好的外部就业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法制宣传教育,以进一步规范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契约,维护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及其就业能力的提高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性别视角,本文首先对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现状及其对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女性人力资本与非农就业收入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其就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解决农村收入差距过大最根本的办法是促使农民非农就业迁移,增加其工资性收入.我国目前进城农民已呈现出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有更多的企盼.在此过程中,进城农民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其实现就业,获取收入有较大影响.当前政府对进城农民提供人力资本培育机会非常关键,因为教育机会(同迁移机会、进入市场机会一样)的不公平是造成贫富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农民非农就业与农业生产的效率,是当前中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土地确权通过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产权,降低了土地与低效率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捆绑,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解放,促进了农民的非农就业。本文从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两个角度,验证了土地确权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土地确权显著促进了农民非农受雇,但对非农创业的影响不显著。其次,土地确权通过促进土地出租部分解释了确权对非农受雇的作用。第三,金融环境的差异改变了土地确权的作用。在金融环境弱的农村地区,土地确权未能促进非农创业,而主要表现出对非农受雇的正向影响;在金融环境好的村,土地确权对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的作用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城镇就业饱和的背景下,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对于河北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解河北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本文依据河北1985-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民非农就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民非农就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乡镇企业发展都是直接影响农民非农就业的重要因素.最后从吸纳农民非农就业视角,就目前河北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及东西部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分解,并对不同地区的非农就业性别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虽然不同性别农村劳动力在教育、培训上存在差距,但不是造成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非农就业性别差异主要是由于婚姻、家庭中的儿童数等形成的。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由估计系数不同所引起的非农就业性别差异更大,尤其是婚姻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横沙乡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眼点,加强对非农就业工作的领导,积极做好农民增收工作,把农民收入的显著提高,作为实现“变样”目标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18年辽宁省玉米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土地托管-非农就业和农业产出-家庭经济福利"理论分析框架,结合线性回归模型、工具变量和中介效应等分析方法,从非农就业和农业产出的中介视角实证检验农户土地托管的家庭福利效应.研究表明,第一,土地托管行为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户家庭经济福利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土地托管既可...  相似文献   

20.
农村女性在城镇的非农就业及迁居意愿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中,女性作为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家庭决策的重要参与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以2004年对江苏省3个地区12个城镇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对农村女性在城镇的非农就业及迁居意愿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已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女性具有明确的迁居意愿,而越是教育程度高、非农工资高、非农工作年限长、未婚的年轻女性,越倾向于迁居城镇。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关注农村女性的就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能力和适应城镇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