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预先在试验室内做出不过筛和过2 mm标准筛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EDTA标准曲线,结合某新建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试验段的现场取样检测结果,对这2种检测方法进行相互对比验证,得出结论:在大面积、大方量的紧张施工中,采用混合料不过筛直接进行水泥剂量EDTA滴定,能够在施工现场快速测定水泥剂量,加大检测频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通过预先在试验室内做出不过筛和过2 mm标准筛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EDTA标准曲线,结合某新建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试验段的现场取样检测结果,对这2种检测方法进行相互对比验证,得出结论:在大面积、大方量的紧张施工中,采用混合料不过筛直接进行水泥剂量EDTA滴定,能够在施工现场快速测定水泥剂量,加大检测频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EDTA滴定法一般适用于在工地上快速测定水泥剂量,因为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高效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EDTA滴定法测定水泥剂量的准确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其检测结果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本文在长期实践经验以及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影响EDTA滴定法测定水泥剂量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许国仓 《价值工程》2010,29(6):247-247
本文对水泥稳定粒料的配合比设计、施工流程和试验检测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且探讨了混合料中水泥剂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赵静 《民营科技》2013,(3):15-15
根据检验水泥基层中水泥剂量的标准对实施的工程中水泥剂量进行检验,从而得出控制水稳基层水泥剂量的方法,采取相关措施避免质量不合格,从而提高工程的施工力度与进度。  相似文献   

6.
姜新华  吕鑫明  朱宇 《价值工程》2013,(20):149-151
为了更好的模拟施工现场实际条件,采用振动法进行了水泥稳定砂砾配合比设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振动击实法与重型击实法确定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以及振动法与静压法成型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表明振动法确定的水泥稳定砂砾最佳含水量与重型击实法确定最佳含水量的0.88倍,振动压实法确定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平均为重型击实法的1.02倍,采用振动法设计的水泥稳定砂砾在水泥剂量为3.0%-4.0%的强度就能达到静压法掺加5.0%-6.0%的水泥剂量时的强度。采用振动设计水泥稳定砂砾的配合比可以实现节省水泥用量、提高材料强度的目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刘金龙 《民营科技》2011,(12):298-298
检验沥青路面面层压实度是用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标准进行计算,最大理论密度是取松散沥青混合料用真空法测定,将混合料试样浸入水中,在真空度为97.3kPa下持续15±2min,解除负压后测定其最大理论密度。这样用最大理论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现结合规范有关条款及实际,就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中的标准密度取值、实际密度测试方法及压实度标准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理论密度作为压实度检测的标准密度。  相似文献   

8.
李楠 《民营科技》2013,(5):156-156
检验沥青路面面层压实度是用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标准进行计算,最大理论密度是取松散沥青混合料用真空法测定,将混合料试样浸入水中,在真空度为97.3kPa下持续15±2min,解除负压后测定其最大理论密度。这样用最大理论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现结合规范有关条款及实际,就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中的标准密度取值、实际密度测试方法及压实度标准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理论密度作为压实度检测的标准密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介绍了公路工程建设中水泥剂量的检测的影响因素,重点对水泥剂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张军 《民营科技》2008,(6):154-155
检验沥青路面面层压实度是用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标准进行计算,最大理论密度是取松散沥青混合料用真空法测定,将混合料试样浸入水中,在真空度为97.3kpa下持续15±2min,解除负压后测定其最大理论密度。这样用最大理论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结合规范有关条款及实际,就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中的标准密度取值、实际密度测试方法及压实度标准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理论密度作为压实度检测的标准密度。  相似文献   

11.
张丽 《价值工程》2010,29(13):88-89
本文从半刚性基层材料试件传统静压成型方式的不足出发,简单介绍了振动成型设备,提出了采用振动成型方法设计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增大最大干密度,使得半刚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裂及抗疲劳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以此标准控制现场质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吴正光  杨钊  肖鹏 《价值工程》2014,33(33):124-126
针对沥青路面结构中二灰碎石基层材料引起的反射裂缝问题,提出在二灰碎石中掺加聚丙烯纤维来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能。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弯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抗冲刷性能、抗冻性能及干缩系数性能的测试,分析聚丙烯纤维对二灰碎石的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二灰碎石的强度、稳定性及抗裂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推荐二灰碎石中聚丙烯纤维的最佳掺量范围为0.10%~0.15%。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论述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强度机理、混合料的材料特性及对材料的要求。通过工程的实践总结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管理、质量检验的相关经验。通过交流可提高我国水泥稳定级配砂砾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经验。  相似文献   

14.
杨荣信 《价值工程》2012,31(19):125-126
本文详细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我们应严把材料的质量关,原材料是路面工程的物质基础,它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水泥稳定底基层的施工。  相似文献   

15.
We show that there is no formal statistical testing method to support combining categories in a standard ordered regression model. We discus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is result.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高速工程水稳基层实践经验,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裂缝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包括改进混合料级配形式、解决水稳基层工后收缩裂缝的产生等问题,对今后相似工程的扩建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叶萍萍 《价值工程》2011,30(15):319-319
本文主要从配制和标定EDTA标准溶液浓度入手,分析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从而标定出EDTA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  相似文献   

18.
苏俊荣 《价值工程》2014,(11):138-139
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以其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公路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阐述了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序,进而为公路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发展状况揭示,具有若干优点的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宜加以引进,辽宁省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文章阐述了该技术所需的材料、设备,论述了其常用结构与施工工艺,并对同步碎石封层车的结构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有关其发展前景及推广应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