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勇  陆萍 《商业会计》2012,(14):77-79
目前剩余收益模型已成为利用会计信息研究企业价值方法的一个突破。本文阐述了剩余收益模型的发展及其内涵,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应用剩余收益模型评估林业企业价值的方法路线,以期为林业企业评估企业价值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剩余收益模型与传统DCF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的基本原理,对两个模型的应用范围和解释能力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剩余收益模型可以较好的解释和预测没有建成、存在许多增长机会、正在战略重组、兼并收购的企业价值的内在机理。以企业价值评估和绩效评价为例,分析了剩余收益法在解释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方面与自由现金流折现法相比所具有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3.
剩余收益模型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简单介绍了剩余收益模型的内涵,并试图运用剩余收益模型,结合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利用贵州茅台2013年财务数据对贵州茅台有限公司2013年股票价值进行了估价,并对估价结果与同期实际市场价值做比较,得出结论茅台股价在2013年没有被低估并且验证了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价格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4.
剩余收益模型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简单介绍了剩余收益模型的内涵,并试图运用剩余收益模型,结合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利用贵州茅台2013年财务数据对贵州茅台有限公司2013年股票价值进行了估价,并对估价结果与同期实际市场价值做比较,得出结论茅台股价在2013年没有被低估并且验证了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价格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5.
剩余收益模型是近年来国内外会计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股利折现模型、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相比较,国内只有少部分学者对剩余收益模型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剩余收益模型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回顾了数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该模型的期刊论文和论著,汇总了大量学者在这方面做出的研究结论和成果,同时考虑了模型中存在的不足,力求对该模型的研究能找到新的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市盈率估值法、折现现金流量法和剩余收益估值法)进行比较分析,采用70家上市电子商务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将样本电子商务企业的市价与模型和通过模型计算的结果两方面进行回归分析,比较三种方法对电商企业的市值的解释力,得出剩余收益估计模型较其他估值模型的优越性,证明了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能够有效评估电商企业的市值。  相似文献   

7.
剩余收益模型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估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充分利用财务报表数据,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正是这两个显著的优点弥补了以往价值评估模型的不足,因此,剩余收益模型备受瞩目。但是,剩余收益模型的一个重要假设——清洁盈余假设要求: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所有变动(与所有者之间的资本交易除外)都应先计入会计损益,不允许有未经利润表而直接进入所有者权益的项目。旧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不能满足这个假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剩余收益模型的应用。新会计准则在这一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将对剩余收益模型的影响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市净率和重塑后的财务报表对传统剩余收益模型进行改进。新模型更清晰地展示了公司价值驱动的源泉,符合企业业务的本质,估值以经营和金融指标为基础,将实际情况与理论分析相结合,通过比较可以诊断出可能存在的财务信息造假,以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使估值增加准确。并使用新模型对"安防巨头"——海康威视进行估值,证明了改进后的剩余收益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更可靠。  相似文献   

9.
收益与市场定价的关系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Ohlson模型,将收益分为正常收益与剩余收益,分别研究三者对市场定价的影响以及不同股权性质公司中收益与市场定价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对剩余收益的反应是积极的,但是对正常收益的反应却未表现出应有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负面反应;剩余收益与股票的市场定价之间显里正相关,且国有企业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10.
张丽哲 《消费导刊》2009,(13):89-90
根据剩余收益模型的理论,将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Penman的应用研究基础上,针对应用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一套方便预测者使用的流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企业职工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员工的行为选择与其固定工资、机会收益、能分享的剩余利润、被解雇的概率以及企业的监控和惩罚强度有关。本文通过修改霍特林价格竞争模型,建立管理激励模型,为企业提供一种全新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2.
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是投资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一直以来在价值评估中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会计信息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方法之间存在的优缺点。其中,重点对会计信息在剩余收益计价模型中的应用及其实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托迭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并对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我国人口流动的实践和托达罗模型提出的背景极为相似,即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并涌入城市和城市失业现象并存.文章最后指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最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商》2016,(8)
股票估值有很多种方法,不同特征的股票也适用于不同的估值方法。本文在分析了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杜邦分析法进行分解与推导,得到了一个将股票价值与企业会计信息较好地结合的估值模型。并将这一模型应用于万科A这支股票的估值,发现模型的估值结果能很好地反映出万科A的股价走势。  相似文献   

15.
罗晓光  刘晓欧 《北方经贸》2013,(2):76-77,81
股票类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在不存在活跃市场报价情况下应该采用估值模型计量其公允价值。本文在对Feltham和Ohlson提出的剩余收益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以国内学者对Feltham-Ohlson模型结合中国证券市场数据所做的实证研究为依据,分析了以Feltham-Ohlson模型计量股票类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可行性,并根据中国会计环境和其它环境研究应用该模型计量股票类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几个具体操作问题。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的股利贴现模型,剩余收益(EBO)模型对股票价格更具解释力,但EBO模型仍未解决公司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文章利用二叉树模型对实物期权进行定价,结合具有明显优势的EBO模型,对公司的股票价值做出更加科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刘国光  吴钧 《商业研究》2006,(12):153-155
运用BS估计和OLS估计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运用OLS方法对建立在资产收益为正态分布基础上的传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运用BS方法对资产收益为α稳态分布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贝塔系数估计值存在较大的差异,而BS估计方法明显比OLS估计方法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李锋  刘澄  聂鑫 《商业研究》2007,(12):30-33
如何确定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是解决当前资本市场诸多问题的关键问题。从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理论框架及其演变形式出发,在论述EVA估价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建了相应的评估模型,并将经济利润EVA估价法与现行的传统估价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逐步改制上市,银行间的兼并收购活动的日趋频繁,银行的价值管理逐渐被重视,价值评估成为银行实施这些资本运作活动以及管理活动的关键.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所具有的特性,然后根据这些特性选定一种比较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价值评估方法--即基于Feltham-Ohlson模型(以下简称F-0)模型的剩余收益法,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徐智磊 《商》2013,(23):200-200
文章以建筑企业为例,通过分析剩余收益价值评估模型,并结合建筑企业价值评估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剩余收益法在建筑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得出剩余收益法比较适合建筑企业价值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