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的时候,在我的心里,农发行仿佛是一座座高高的谷堆,妈妈站在下头,我坐在上头,看着妈妈清点着一个个的谷堆的数量。再长大些,农发行在我印象里逐渐变成了一扇门,我在门里面,妈妈在门外面,挡住了我儿童时应享受的母爱。那时的农发行正值成长初期阶段,每日的下乡查库,成为妈妈工作的重要部分,也从那时起,我开始学会一个人放学回家,一个人吃饭,一个  相似文献   

2.
水稻之歌     
<正>一我的家乡位于长江以北巢湖南岸的丘陵地带,土地肥沃,雨水丰沛,盛产水稻,祖祖辈辈都以稻米为主食,我是吃着米饭喝着米汤长大的。小时候,我一边上学一边跟着父辈学习耕田种地、栽秧割稻。每年一开春,父亲便牵着牛驮着犁,踏着松软的田埂上清凉的露珠,下田耕耘翻土。望着田野上满眼如紫云般的红花草,父亲似乎有  相似文献   

3.
父亲有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很大、很黑、也很亮,如一泓湛蓝明澈的湖水,让人好生羡慕。   "爸爸,你的眼睛怎么这么好看 ?"小时候的我总爱坐在父亲怀里,揪着他那柔软的眼皮,搓着长长的睫毛问。   "嗯,爸爸的眼睛里有很多很多美妙的东西……"   "我的眼睛里怎么没有…… ?"   "长大了就有了……"   从这以后,我总向往长大,希望自己也能长成父亲那样的眼睛。而且没事儿的时候总想看父亲的眼睛,想从里面找出奇妙的东西。然而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忙忙碌碌的,那双眼睛也陪着他忙碌,不容我有半点"侵占"。   渐渐地,我…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看着将桌子上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的人,我简直羡慕和佩服得不得了,那时候就想着长大以后一定要当一名会计。初中毕业后,我报考了中专。虽说所选的都是“财务会计”专业,但事与愿违,我却上了另外的专业。毕业之后,我却与会计重续旧缘,被分配到彬县龙高镇农经站工作。  相似文献   

5.
土豆大翻身     
中国人对土豆的感情大抵是又爱又恨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土豆曾救过不少人的命,后来"以瓜代饭"的年代,土豆曾长期作为粮食不够吃人家的主菜。上些岁数的人几乎个个都对土豆有着深刻的感情,在他们童年的饮食记忆里,土豆仿佛是贫穷与痛苦的代名词,"小时候干得最多的活儿,就是削土豆皮;学会炒的第一道菜,就是土豆丝;炒着吃、煮着吃、炸着吃、炖着吃,各种吃法都试遍了,已经把这一辈子的土豆都吃了,长大以后再也不想吃土豆了。"  相似文献   

6.
守望和谐     
小时候,见到父母为一个“穷”字而争吵不休,年幼的我渴望家庭成员的和睦美满;少年时,看到伙伴为一件小事拳脚相向,担心殃及池鱼的我渴望朋友们的和气相伴;长大了,感受到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心痛神伤的我渴望义气相投的和顺相处。我心灵的丝线,一点点地放线,放飞着渴望和谐的风筝,看清风明月,赏鸟语花香。  相似文献   

7.
<正>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人人有责。当你捧着喷香的米饭,吃着雪白的馒头,端起美味的面条时,是否知道这些都是农民伯伯顶着烈日酷暑,用辛勤耕耘的汗水换来的。记得年幼时,吃饭总是掉饭粒,长辈们一脸严肃的让我捡起来吃了,刚开始我很不情愿,都掉了干嘛要吃呢?父母说他们小时候能吃上饱饭都不容易,三年自然灾害闹饥荒饿死了许多人,当时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吃上一碗白米饭。长大后,我家搬到了鱼米之乡的盘锦。这里到处都是水稻田,时时都能看到农民伯伯插秧、锄草、  相似文献   

8.
乡村的红灯     
中国的老百姓在过年过节时,总喜欢在门前挂出一对红灯,以示喜庆和吉祥。这个风俗,无论在北方或南方,据说都已沿袭了千年,由此可见华夏民族对红灯确是情有独钟的。我对红灯也一向怀有好感。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只要看见自己家门前挂起了红灯,就知道是要过年、过节了,不用说,放开肚皮吃一顿鱼呀肉呀是没问题的。遇到大人们慷慨时,还能多给一些零花钱去戏台前逛逛;夜间回来,走过各家门口,都可以享受到红灯丰盈的光照,尤其是在阴雨天里,若隐若现的红灯更加给人一种鲜活、温暖的感觉。长大以后,懂了些事,更觉得红灯能  相似文献   

9.
父亲是一个平凡的农民,他将自己全部的心智和体力都挥洒在故乡那片广袤的黄土地上。小时候父亲对我特别严格,这让我心里对他充满了陌生,敬畏。父亲的眼睛总让人感到是那么冷峻犀利, 那么不可抗拒,仿佛可以洞察你心底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是在拿到很好的成绩时,他也会指着出错的地方质问我,我总是低着头不敢正视他的眼睛,像一只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会计》2020,(1):69-69
贵州省兴义市乌沙镇磨舍村是一个贫困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石漠化高达70%。"小时候我家都吃不饱穿不暖,一家7口人一年要交1000多斤公益粮,常年吃玉米饭。过年的时候放些稻谷,预示着来年有个好彩头。"这是2019年度全国十佳农民获得者之一的毛文娅向我们描述着他小时候的生活。今年44岁的毛文娅出生在黔西南的大山中.  相似文献   

11.
不要放弃     
有一个人,小时候是一个不被人喜欢的人,长大之后参加工作还被辞退了两次,周围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笨蛋。他不清楚自己已经够努力了,为什么还是一个笨蛋?他在内心挣扎着呐喊着,极力要撕去"笨蛋标签"。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还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坚韧地支撑过来,最后取得了博士学位。在他54岁的时候,他终于明白自己一生所苦的原因——"学习障碍",于是他写了一本名为《聪明的笨蛋》的书,讲述自身受苦的经历,把自己以永不放弃的好强精神战胜了障碍的这个经验告诉大家,以此帮助所有身受其苦的人。  相似文献   

12.
佚名 《农家之友》2008,(4):43-46
因为从小家境贫寒,我们常被人瞧不起。每当看到父母在别人面前委曲求全的样子,我和姐姐的心就觉得很痛,幼小的心灵一次次遭受着现实生活无情的撞击。很多人都说什么女子不如男儿,我不信。我和姐姐暗地里发誓:我们长大后。一定要扭转这一切!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拐杖     
小时候,父亲曾让我猜过一个谜语:“生出来四条腿,长大了两条腿,老了三条腿。打一物。”我怎么猜也猜不出来,父亲哈哈大笑:“那是人啊!”这笑声还在耳边回荡,父亲却已拄上了拐杖。我写信给兄弟姐妹,告诉说:“年迈的父亲走路需要拐杖了。”不知是我没写清楚还是他们没读懂,每人都邮来一根拐杖,有根雕的、妃子竹的、檀香木的、不锈钢的、带电灯的报警的,国外的弟弟那根更是尖端产品,带伞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听爷爷讲,他年轻时经常从陕北去内蒙做蒙汉特产交易。那时候出行是靠骑着骆驼,穿越毛乌素大沙漠,出行的路是一条驼路,一路上只见沙丘起伏,一望无际,水草不见,人迹稀少,惟有驼铃伴唱着“信天游”打发漫长的行程。驼队一般要走上两三天才能走出大沙漠,一路上还担心遇上土匪、狼群,有几次路遇沙尘暴还迷失了方向。小时候觉得爷爷就像探险家一样真了不起,见过大世面。长大以后在外读书上学,我  相似文献   

15.
幽默笑话     
《农家之友》2014,(12):42-42
<正>预防感冒小时候,妈妈告诉我洗澡的时候含着一口水可以不感冒。我信了,一直十几年了我都坚持着,就算是偶尔感冒,我都在想是不是我含水的方式不对。今天打电话跟老妈唠起这事,老妈说:"其实含水不预防感冒,主要是你洗澡时唱歌太难听了。"音乐大锅饭小吴是个音乐爱好者,一天,他带乡下的姥姥去欣赏交响乐音乐会。刚看了一会儿,姥姥就跟小吴说:"看这个让我想起我们年轻那会儿的大锅饭。"小吴:"这和大锅饭有什么关系啊?"  相似文献   

16.
<正>那把砖红色的铁锹我见过,细长的手柄上用毛笔写着一个已经模糊的名字……小时候,母亲每次做米饭都会事先按五口人的量把米放在锅里,然后再从锅里抓出一把米放在袋子里单独储存起来。这就是在粮食统购统销时期,老百姓响应政府节约"一把米"倡议的实际行动。可别小瞧这"一把米",在物质匮乏、粮食紧缺的计划经济年代,那可是赛过黄金的救命粮。那时百姓都是凭粮证、粮票购买粮油,别说没钱,就是有钱也不是随便可以买到粮食的。"一  相似文献   

17.
外公时而皱眉,时而微笑,时而沉默。对于他来说,无论过去是苦是甜是累是心酸,而今都已成为他一生里最幸福的记忆外公今年82岁,1951年通过考试被录取为国家银行工作人员;1993年3月,在工作战线上奋斗三十余年的外公站好最后一班岗正式退休。每当说起自己几十年献身信合事业的经历,他总是神采飞扬。而我正是听着他口中的农信史长大的孩子,在外公参加农信工作五十九年后,我也有幸加入了这个大家庭。外公最喜欢和我一起重温年轻时在农信工作的记忆。外公说,当时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靠着两  相似文献   

18.
兔年说兔     
我是属兔的,对兔子有偏爱。白兔、灰兔、长毛兔、短毛兔,田地里的野兔,我都喜欢,爱得冒傻气儿。记得小时候,妈妈说我属兔,我就问:"我为什么属兔,哥哥为什么属牛?"妈妈也解释不清楚,问急了,就说我是兔子变的。于是我信以为真,把兔子看成我自己,非常非常喜爱兔子。最早养兔子是5岁的时候。在麦收时,叔叔给我逮了个小野兔,黑色的眼睛,褐色的皮毛,非常可爱。我就用圈小鸡娃的笼子圈着它,每天给它吃青草、萝卜、青菜等等。小兔子长得很快,两个月后长大了。野兔变成了家兔,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我拔草回来,它迎着我,把前腿跷起来抢草吃,眼睛忽闪忽闪,耳朵左右摇摆,我便把它抱在怀中,小心地拿草一根一根地喂它。不幸的是,后来它得病死了,我为它哭得很是伤心。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     
在我记忆中,父亲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小时候家里处处充满了他爽朗的笑声。可是随着我慢慢长大,父亲的笑声越来越少了,只看到他的白发逐渐增多,黝黑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年轮,让我常常想起油画大师罗中立所画的《父亲》。上世纪七十年代,家里很贫穷,为了养家糊口,父亲只身去闯关东,一去两年杳无音信。第三年冬天的一个傍晚,父亲回来了,身上穿着走时母亲为他赶制的那件夹克式棉袄,  相似文献   

20.
我的梦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我也亦然。 有的人爱在黑白世界中厮杀;有的人喜欢在舞场“潇洒走一回”;有的人愿在花前月下和女孩缠绵。可我却喜欢在闲暇时间里,一个人静思,在方格天地里憧憬着自己的梦.以爬格子作为自己的乐趣。 在中学读书时,就曾经对每周一次的作文课特别钟情,也不仅仅是我的作文常被语文老师作为范文当众宣读。因为那时的我,便时常在编彩色的梦,梦想一天我的作文也能变成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