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行政复议法》的颁布与施行至今已有十余年,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行政复议制度有效发挥了化解行政争议、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以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等功能,但与此同时,行政复议制度还有诸多不足。当前,对《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所取得成就的回顾以及对其不足的反思,是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取得更大成就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税务行政复议是解决税务争议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好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不但便利相对人申请复议,能够公正、迅速地解决争议,稳定社会关系,而且在这一解决过程中还能够提高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本文从维护相对人权利的角度出发,以建立公正、效率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为目的,介绍了海外有关制度,分析了我国税务行政复议的存在问题,从现实出发,提出了对当前税务行政复议制度加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暂行)》等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确立了我国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我国现行的必经复议与选择复议并行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是比较合理可行的。但对于与纳税争议具有不可分割的牵连关系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和税收保全措施,应当明确规定适用必经复议模式,而以缴清税款、滞纳金或提供相应担保作为申请税务行政复议的前提条件,是不合理的制度规定,应当予以废除。  相似文献   

4.
2009年12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第2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并于2010年4月1日起施行。该规则的规定较之此前的规则不仅在篇幅上有大规模的增加,而且增加了许多此前没有的制度,体现了立法的进步,特别是其中关于税务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制度的规定,但该制度的规定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解读这部新的税务行政复议规则。  相似文献   

5.
《行政复议法》已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于 1999年 4月 2 9日通过 ,自 1999年 10月 1日起施行。原《行政复议条例》同时废止。《行政复议法》是对《行政复议条例》的发展和完善 ,在立法层次上又上了一个台阶。但该法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本文不仅指出了这些缺陷和不足 ,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行政复议法》第七条关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扩张性规定有其内在的法理基础,而将抽象行政行为中的行政规章纳入复议范围亦有其充分的法制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抽象行政行为应纳入行政复议的范围。文章分三个部分,从界定抽象行政行为的范围入手,着重分析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范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阐述了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范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作为一种行政救济途径的行政复议制度因缺乏足够的公信力而备受诟病,无法有效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充分的救济。行政复议体制不合理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行政复议与其他行政救济途径的比较,以及对我国现阶段部分地区试行的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当从独立性与中立性两个方面对行政复议体制进行改造,以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9.
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属于听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听证制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均结合其具体的文化背景、法律传统和行政实践设计了不同的且富有特色的行政复议听证制度的内容,并体现出良好的适用效果。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即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建立了行政复议制度,但目前尚未建立具体可行的行政复议听证制度,本文将略谈我国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  相似文献   

10.
税收强制执行是督促、迫使纳税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保障国家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的重要手段。我国应当通过《税收征管法》等法律的修订,重新构建税收强制执行法律制度。依据法律保留原则,应当通过《行政强制法》的原则规定及《税收征管法》的具体规定确立我国税收强制执行的基本制度。我国税收强制执行应当建立以税务机关自主执行为主的运行机制。税收强制执行程序应当包括立案调查、告诫、强制执行决定、强制执行措施及期限,同时实行程序分流,确立简易程序。税收强制执行的救济应当以强制执行决定为核心扩大行政复议对象。国家赔偿应当突破合法性的局限,依据比例原则审查强制执行行为的合理性,并考虑可计算和可预期的间接损失。  相似文献   

11.
《行政复议法》已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于1999年4月29日通过,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原《行政复议条例》同时废止。《行政复议法》是对《行政复议条例》的发展和完善,在立法层次上又上了一个台阶。但该法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本文不仅指出了这些缺陷和不足,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近期,上海市出现了几起业主就行政机关对业主委员会备案不服的行政复议案件,案情虽然几近简单,但留下的是人们对业主委员会备案制度的思考。案情简介: 2005年8月,上海市佳信都市花园的七位业主向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区政府”)递交了行政复议申请书。七位业主称,佳信都市花园小区  相似文献   

13.
2007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在立法上首次确立了我国行政复议的调解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打破了长期以来单一的以行政机关为主导的解决行政争议的解决途径,缓和了申请人与行政机关的对立情绪,节约行政成本和申请人的救济成本,促进行政争议的柔性解决,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目前学术界对这一制度的分析,从调解的范围上、程序上以及效力上,谈论这一制度以及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4.
行政复议是与和行政诉讼相结合的行政救济制度。行政诉讼是由人民法院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行政复议则是由上级监督形式。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司法行为,兼具行政性和司法性。在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具有权利救济和监督的功用。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其中行政法治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行政复议作为一种重要的解决行政纠纷的机制,其性质和发展变化都表现出市场化的趋势。目前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在很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以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抽象行政行为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救济机制。为维护公民的权利,更好的实现行政法治目标,应建立和完善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扩大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在立法过程中设立听证程序,同时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以在行政管理中更好的发挥作用,维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行政复议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法律制度。在复议中能否适用调解,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的主流思想持反对态度,其理论依据是公权力不可处分的观点。然而此种观点与现代行政法理念不相符合,矛盾和弊端日益突显。本文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行政复议适用调解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行政复议和行政信访作为行政机关内部实施救济的手段,在化解社会纠纷和矛盾,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共同之处。但行政信访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与带有明显法治色彩的行政复议制度相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占据了关系的主流,其中二者适用范围、运行机制、法律效果以及复议与信访之间如何进行有效衔接转换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管辖体制存在着重大缺陷,不利于行政复议案件的公正裁决和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应予以重构。通过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统一的行政复议委员会,由同级政府副职或同级党委常委担任行政复议委员会主任,依托政府法制办为其办事机构,专司行政复议职能,改变行政复议机关林立、机构分散和不独立的现状,以提高行政复议质量与发挥复议功能。  相似文献   

20.
2006年4月26日市府统一部署,决定拆除沿江两岸影响市容环境的户外广告。东区城管执法局(下称执法局)于2006年5月23日率先强制拆除文化影视广告公司(下称广告公司)设置在沿江大厦顶层的户外广告,在全市引起很大震动。次日,广告公司向所在地区政府提起行政复议。执法局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直至5月25日拆除完毕。由此,事态发展引起社会各界更大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