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心理拓展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训练过程中提升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完善学生的人格特性。在把握最终目标的前提下,心理拓展训练具有多种组织形式以及开展方式。高职院校教育环境中,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存在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在本文中,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明确吉林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设心理拓展训练的现状,并从中发掘现有存在的问题,并提升心理拓展训练在体育课程中应用和实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专业定向教育,在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体育教学无论对学生现在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工作,都十分重要。拓展训练是生存训练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一些特殊项目的训练来塑造不同方面的心理品质,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来促进学生综合心理素质的提高。而将拓展训练纳入职业体育课程体系是当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不仅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创新,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浅谈在高职院校开展野外生存训练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聚伟 《价值工程》2011,30(4):296-297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开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探讨在高职院校开展野外生存训练的可行性。开展野外生存训练可以完善体育课程体系,拓展体育课程的内容和空间,使学生掌握有关野外生存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特别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体育已经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重要的课程,因此广大高校的体育工作者不仅背负着体育教学改革赋予的职责,同时也担负着培养中国青年体育意识、兴趣、爱好、能力等的重任。可以说,广大高效体育教职员工任重而道远。拓展训练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引入我国,目前只是作为商务公司提高团队精神的一种手段而存在,是由一些专门的人力资源培训公司在运作。拓展训练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手段,在高校得到认同和应用,但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本文尝试以拓展训练为切入点,研究其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作用及影响,以期对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事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种新生事物从产生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目前被各学校广泛应用。所谓拓展训练是在教学中以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性进行课程设计,从而以健康为主的教学要求和遵旨。在教学中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将拓展训练的各种优势合理发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审查,分析了拓展训练的内容、现状,从理论角度提出了在体育中引入拓展训练的必要性以及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所展示的价值,同时分析了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有机结合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是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课程,旨在锻炼学生参与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体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传统的体育教学必须融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这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本文现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我国当前体育教学的特点进行客观分析,并科学地提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探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拓展训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它不是简单的体育加娱乐,其本质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载体,以心理体验为手段的教育模式,也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体现和延伸。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课程,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达到了拓展训练的目的,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体育课在过去大半个世纪里是培养和发展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唯一并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但如今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才的需求、就业压力的增加,以往体育课已不能再适应高校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然而户外课程的开展恰好能弥补过去体育课程中出现的众多缺陷和不足,能从基本的身体素质训练拓展到心理素质、团队建设、协作能力及野外生存能力的训练等,聚趣味性、教育性、实用性为一体的课程,所以"高校户外课程的开展"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定过程.  相似文献   

9.
舒新建 《价值工程》2012,31(18):238-23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实践教学法,从拓展训练的起源、发展和意义着手,探讨了把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堂的意义,针对现阶段高校开展体育课程的种种弊端,提出在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的具体实施策略,指出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推动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职院校在教育理念方面是以未来职业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其中体育学科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能。通过科学的教学措施,循序渐进的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体育技能等传授给学生,确保学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如果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可以让教学内容丰富起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对提升教学质量也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魏延 《民营科技》2011,(2):75-75
根据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研究拓展训练项目作为体育公共选修课的可行性,以期为拓展训练课程做为体育课程的补充在高校普及和开展提供借鉴,使拓展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传统教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正纷纷投入到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尤其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改革,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应该顺应这场教育改革的浪潮,及时改变思想,转变观念,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拓展训练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将拓展训练教学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是为了顺应教育改革的浪潮,树立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体育人才。本文从什么是拓展训练:它的起源、发展可行性、具体实施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归纳总结。从理论和实践上证实拓展训练比常规体育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运动素质及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学体育课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学体育教育的必要性提出有对体育课程创新教育的观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旅游专业学生一年的体育教育实践,从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竞赛和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入手,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游戏、旅游、远足、拓展训练等内容的活动,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性格倾向性。  相似文献   

15.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使的人们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虽然有了显著地提升,但是学生一味的重视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忽略了体育锻炼,导致学生身体表现为亚健康的状况。拓展训练通过其独特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功能,对于大学生素质方面的提升具有很大方面的影响。拓展教育不仅仅具备类似传统体育活动的教育功能,同时还能从心理方面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理念以及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体育拓展训练,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体育学以及心理学角度来说,中学生开设拓展训练课程对体育课实用性以及趣味性的增强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会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有效的提升。针对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进行探究,对中国教育教学事业的顺利开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博  刘雪峰  张雷 《价值工程》2011,30(1):264-265
在北方高校,拓展运动已发展成为通过体验式学习达到锻炼身体,拓展个人潜能,增进团队精神,完善自身人格的新兴的体育项目。北方高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运动具有重要意义:优化体育教育资源、创新体育课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高校应将拓展运动项目课程化,制定拓展运动课程化的实施细则,加强拓展运动项目的师资建设,以及科学设计大学体育拓展运动的项目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王淑琴 《活力》2014,(3):41-41
1.前言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学校体育改革理念的不断更新,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理念,拓展了体育教学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全方位地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新尝试,并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手段,努力拓展体育教学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体育资源,加强学生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与体育价值观的教育,强化学生个体的体育需要,在校园网上开辟网络体育课堂的新形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7,(27):223-225
本研究釆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拓展训练课程与传统体育课程的目标、教法、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辨析其特点与优势,分析了拓展训练课程的问题和不足,为我国拓展训练课程设置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是体育教师常常采用的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式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体育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本文中,笔者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在初中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