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陈蕾 《黑河学刊》2012,(5):18+95-18,95
公示语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公共场合的语体,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特点。由于公示语自身的特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公示语上就得到尤为明显的体现。这种文化差异也对汉英公示语的翻译造成了很大障碍。很多汉英公示语翻译中的错误就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为了帮助译者避免此类错误,对英汉公示语中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肖凌雪 《魅力中国》2013,(26):101-101
电视广告是一种现代社会中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文化现象。它与一个民族的哲学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伦理道德等诸多文化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西方广告界的交流不断增加,本文通过广告实例,对比分析中西方广告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每个成功的化妆品广告除了精妙的广告语,巧妙的情节构思,还应具备极其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吸引人的镜头画面。要使画面能够吸引人,其首要问题是广告的色彩设计。衡量化妆品广告用色是否成功,不能单纯从画面的协调美观出发,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化妆品广告的受众的情感共鸣。化妆品广告中的色彩设计是有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可循的,掌握了这些方法和原则,可以使化妆品广告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戴婷婷 《魅力中国》2013,(23):390-390
广告既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也是一门文化的艺术。为了迭到广告宣传的预期目的,广告语通常以文化为切入点来打动其目标消费者。然而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为广告语的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与挑战。本文旨在从跨文化的角度入手,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探讨广告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中国内忧外患,国势危殆,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大肆的资本输出。他们并没有以侵略者的姿态出现在广告中,而是在营销、策划、创意方面都采用有中国元素。他们重视中国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消费方式等文化差异,不惜重金请中国画家创作了符合中国公众心理的广告,应用本土化策略开拓了中国市场,与中国民族企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本文通过分析英美烟公司的成功策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近代外国资本对中国进行的经济掠夺,同时也可以让今天我国企业借鉴西方的广告战略成功经验,推动我国企业及产品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电影片名既是影片宣传的广告标语,又是影片主要内容的缩影和影片类别的暗示语。本文将对西方电影片名中使用的人名,从英汉语语言特点、片名功能和西方文化思维哲学三方面入手,提出西方电影片名中人名翻译的处理方法,希望本研究能为今后西方电影片名中人名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雪姣 《魅力中国》2013,(26):257-257
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化妆品进入到中国市场,因此。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翻译目的论作为一个比较实用的翻译理论。在指导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上起到关键作用。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活动,要求译者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发挥译者的主体性,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差异,译出理想的译文。本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分析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从而证明了其翻译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旅游英语中涉及许多文化因素,其中中西方文化差异也造成了种种翻译障碍,如果不能合理地处理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势必影响翻译效果.同时,也不利于旅游的发展.本文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翻译时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李晓彤 《发展》2010,(4):120-121
本文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交往中的影响,从培养既懂得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叉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的现实意义出发,阐述了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同时提出有效可行的教学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广告中的人称指示使用现象进行多角度的语用分析,试图探究人称指示语在广告中与语用预设、言语行为等语用现象配合使用的意义所在,并以求能对广告创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孙尧 《魅力中国》2014,(3):285-285,287
空间是跨文化交际中“无声的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空间语所传递的信息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了解对方的空间语,就有可能引起交际障碍或者冲突。本文试图从分析空间语的文化特性入手,探讨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从而推动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柳国炎 《上海改革》1991,(4):11-11,6
如今,人们无论是打开广播电视,翻阅报纸杂志,还是浏览街头橱窗,到处可看到各种各样的化妆品广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化妆品恐怕是一年四季中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商品了,仅上海市,目前就有9家合资企业、160多家乡村企业生产化妆品。面对重重困难挑战,国营大中型企业怎样增强活力?上海日用化学公司总经理王玉全日前向记者谈了他对这一问题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中式英语在大学英语写作中主要表现为词汇运用和语篇衔接不当、句式结构的误用等。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避免中式英语的对策:一是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语感;二是注重文化差异因素,培养文化底蕴;三是加强翻译练习,培养双向立体思维;四是注重语篇教学,培养语篇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人才选拔与测评实践中,源于西方的无领导小组讨论(LGD)技术被普遍使用,但需要注意与本土文化的契合性问题。本文基于五个文化差异的维度,即冲突一和谐文化,个体一集体主义,情绪一中性化,语境,对话一倾听文化,分析了中西方候选人在LGD测评中的表现差异及其对人才测评效度的潜在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何萌  何江胜 《新西部(上)》2009,(6):108-108,110
本文分析了中西方饮食习俗的不同,认为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外在表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差异充分体现了饮食与文化的差异。在愈来愈频繁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掌握语言与文化差异有益于民族间消除误解,沟通顺畅。  相似文献   

16.
陈红敏 《魅力中国》2014,(18):242-242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因此必然涉及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历史状况的不同,导致其文化也千姿百态.表现出各种形式的差异。归化法和异化法是处理翻译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两种策略。本文论述了归化法和异化法在翻译中的科学运用。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趋势下,国际广告日益增多,广告的跨文化传播也逐渐进入了翻译研究领域。有两种不同的策略,即归化与异化,能够很好地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达到中英互译的最佳效果。本文拟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对中英广告互译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盖秋艳 《魅力中国》2010,(15):14-14
人际功能是语言的一项重要功能,本文中采用的“人际意义”这个术语出自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是指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的功能。本文主要研究中、英文广告的人际意义。作者从因特网上选择了文本形式的中英文对照广告的广告语,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中英文化妆品广告分别是如何通过语气和评价来实现人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王伟  金茹花 《魅力中国》2011,(2):242-243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和商品流通更加频繁,各国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对产品的形象进行广告宣传。因此广告和广告翻译越来越显得重要。广告翻译面临的不单是语言转换问题,还涉及各国诸多的文化差异问题。本文针对广告英语的特点及类别,从不同方面分析了跨文化因素对广告翻译的影响,并结合了实例探讨了广告翻译的基本原则及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在英语广告翻译研究上进行一些理论探讨,从而使广告翻译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蒋兆凤 《黑河学刊》2012,(10):41-4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增加,中西文化差异越发明显,并且这些差异对不同文化的各个领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从中国礼仪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阐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