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勇 《中国经贸》2013,(14):115-115
现代安全经济学“三角形理论”认为:经济为两条边,安全是一条底边,没有底边的支撑,这个三角形是不成功的。“经济发展再快,没有安全就构不成稳定的三角形”。党的十八大提出落实“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战略,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正确认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经济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对任何组织、企业,任何国家来讲,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迁西县是非煤矿山大县,现有采矿企业282个系统,选矿企业434家。非煤矿山数量多,安全监管任务重,是制约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大局的“牛鼻子”。对此,迁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进行了一系列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在深刻理解把握全面安全管理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以非煤矿山为重点,以推进全面安全管理为载体,以科技兴安为途径,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开阔思路,统筹谋划,创新举措,大力实施科学办矿,全力创建安全发展示范矿山,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周仲平 《发展》2011,(10):41-42,44
甘肃省委确定的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是“十二五”时期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决策。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要紧紧围绕省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布局和总目标,各级政府和企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确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最大限度地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打基础、抓基层,重预防、查隐患、抓整治、降事故。大力提高服务保障水平,着力为推动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安全生产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无论外部环境如何,中国都应把“和平与发展”的假设,修正为“安全与发展”,以国家综合安全利益为核心,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因此,中国必须提前进行战略性调整,争取实现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统一,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制裁,有效遏止台湾独立。  相似文献   

5.
民航甘肃监管局成立于2004年7月8日,原名为民航甘肃监管办,2009年5月15日正式更名为民航甘肃监管局,其主要职责是依法对辖区民用航空安全和市场实施行业监管。近六年来,民航甘肃监管局(以下简称监管局)紧紧围绕民航局、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各项工作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动摇,以推动行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安全是保障各项工作的永恒主题,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越发体现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根据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为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敬业 《魅力中国》2011,(17):136-136
民法是调整财产关系的基本法,也必然以实现财产安全为己任和价值追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产流转关系即交易关系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已远远超越了财产归属关系,以1900年《德国民法典》为标志,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发展均体现出侧重高效率和交易安全的保护且兼顾静态安全的均衡模式,交易安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成为现代民法的重要价值关注。  相似文献   

8.
非传统安全问题,作为区域发展与国家安全研究的新领域,其重要性伴随国际形势发展与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2008年度以国际金融危机、索马里海盗事件等分属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大事件为标志,非传统安全领域出现了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我们应通过对重大事件的解读,分析国家安全战略在新形势下的未来走向,及时提出具体措施进行有效调整。  相似文献   

9.
科技安全是保证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一环,现阶段国家已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就对科技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拥有大量的科技资源,在当前形势下,加强高校科技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总体安全观视角下,全面分析新时代高校科技安全的内涵和风险,并提出防范化解高校科技领域安全风险的思路和举措,以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汪蓉 《特区经济》2023,(8):110-113
安全互动塑造安全身份,进而决定安全战略。在“安全互动→安全身份→安全战略”的逻辑链条中,贯穿其中的有两种基本的安全逻辑:对立安全与兼容安全。本文以朝贡和平的东亚安全秩序为例,说明了其反映了兼容安全理念的兼容安全实践,并提出基于身份兼容的全球安全治理要注重管控防范安全对立和充实拓展安全兼容,以求实现一个普遍和平、共同安全和繁荣发展的人类世界。  相似文献   

11.
韩斌杰 《魅力中国》2014,(26):400-400
求质增效保安全是病虫害防治的目的,也是有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植保就是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综合防治为主要措施,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为应急措施,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农业有害生物与有益生物相克相容的平衡状态,建立生态友好型、质量优质型、防效有效型、安全有益型的可持续发展植保,减轻农产品残毒、环境污染,避免人畜中毒和作物药害,生产优质、绿色的有机农产品和有机食品,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和食用安全水平,确保作物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与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王福英 《魅力中国》2013,(16):278-278
安全事故是制约煤炭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始终是煤炭企业头等重要的工作任务。因此,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前提做好其他各项工作。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是煤矿安全工作的灵魂,企业文化是加强职工安全意识强有力的手段。因此,实施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坚持“以安全塑文化、用文化保安全”的原则,突出加强人本文化、观念文化、素质文化建设,从而可以保证和推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磊  周定坤  王寅 《中国经贸》2009,(8):108-108
地质灾害无法完全控制,却可以科学规避。城市的发展是建立在与环境的协调共荣的基础上的。地质安全决定城市的存亡;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必须尊重自然,相信科学,以适应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现实无数血的教训教育我们在进行城市远景规划时必须优先考虑生态安全对城市安全的影响。本文以汶川县县城旧址为例,结合西南地区生态地质特点,探讨生态安全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及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系统建设的焦点。如何防范风险,建立合理有效的安全防护体系,已成为一个巨大挑战。纵深防御体系,以等级化 思想为原则,以多层次防护措施为基础,以流程化管控为抓手,深入信息系统的整个 生命周期,提供整体的安全防护措施,实现一体化的安全保障体系,为全面保障信息 安全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田福元 《中国经贸》2011,(16):83-83
阜新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中心(以下简称为检测中心)为事业单位,主要肩负着全市机动车安全技术年检、事故车安全技术鉴定工作等。近年来,随着全市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事业的飞跃发展,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现状越来越与之不相适应,急需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深化改革,走出一条科学、先进的符合时代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的所有工作,如果没有安全作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强化“五个到位”,“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安全生产领域,就是要增强转变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用领导方式转变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确保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阐述中国民航运输业快速发展、展望民航“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在民航运输业中持续安全这一永恒的话题。笔者认为,中国民航在航空业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必须进行改革,需要尽快建立新的能够自我审核、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提出了以科学定位为手段,推行标准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等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8.
李颖  陈翔 《亚太经济》2023,(收录汇总):1-12
针对“世界向何处去?亚太怎么办?”的重大议题,中国把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亚太地区政策的总体目标与基本方向。按照“统筹发展和安全”理论,发展和安全应相互促进、同步前行,呈现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发展与安全相互融合的关系结构,借助统筹的思维可以更加有力地推进发展质量与安全水平的同步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与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体现在目标的统筹兼顾、手段的基本契合以及理念的总体一致,亚太命运共同体是一种把发展和安全统筹的新地区秩序。要扎实有效地促进亚太命运共同体的落地生根,需要基于政治互信、发展互利、安全互进以及文明互鉴,借助经济发展合作与政治安全合作的“双轮”驱动,统筹发展和安全在亚太地区的实践进程。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思维开展亚太命运共同体建设,不仅有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对其他地区的进步事业也具有相应启发。  相似文献   

19.
李耀锋 《魅力中国》2014,(23):56-56
文章详细阐述了导师带徒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以抓好合同为抓手,以健全机制为支撑,以强化考核为保障,以开发青年人力资源、提高青工岗位技能为着力点,引导和促进青工岗位学习成才的导师带徒“三三三”工作模式。以期把活动进一步融入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各个方面,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 《魅力中国》2013,(34):341-341
我国交通建设工程项目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成为了国家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点问题,特别是我国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此外,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投入资金以及施工安全等都是国家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工程的关键问题,按照我国“安全第一”的方针思想以及“安全发展”等施工理念,工程施工成为了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研究我国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