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鑫 《黑河学刊》2012,(8):81-82
电视剧《孔子》是拍摄于1990年的历史正说剧。作为历史正说剧的代表,它给我们呈现了伟大的历史人物孔子的一生。在新媒介的诠释下,我们得以审视这一伟大人物坎坷的一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的全新思考。但是,作为一部历史人物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回顾,不免也会发现很多令人遗憾之处。  相似文献   

2.
当国人沉浸在爆竹声声辞旧岁,瑞雪飘飘迎新春的佳节气氛里时,那场2009年始于美国进而迅速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似乎已经渐渐消散在人们的心中.然而,当我们在疯狂的放松和娱乐后静下心来聆听先人的声音时,总会听到一些对时事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在亚圣孟子看来,孔子是自人类产生以来无人能够望其项背的一位大圣人,所以他发自肺腑地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意思是说,自己内心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孔子作为榜样,好好向他学习。  相似文献   

4.
过去研究《论语》,主要侧重于探索孔子的政治、道德、伦理等思想,事实上《论语》作为语录体著作,包含着孔子丰富的讲话艺术。研究孔子的讲话艺术对今天的各级党政干部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好学的孔子     
王新元 《走向世界》2010,(22):94-94
孔子向以博学著称,在当时被看作…是几乎无所不知的“圣人”,众弟子更是崇敬有加:颜回谓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罕》):子贡谓之如日月“无得而逾焉”(《子张》),所谓“夫子之不可及也,  相似文献   

6.
《发展》2008,(12):158-158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7.
孙晓 《走向世界》2010,(10):74-75
继去年5月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奥地利上奥洲林茨市成功举办"孔子文化世界行"第一站之后,2010年新春刚过,法国卡昂市下诺曼底议会大厅充满着节日的气氛,"孔子文化世界行"第二站在此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8.
闫馨月 《魅力中国》2014,(27):80-80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中外传统思想及反抗思潮的比对,重新解读了孔子的《论语》。认为孔子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具有反对形而上学和僵硬教务的解构主义的特征,日常行为具有违礼的倾向,内心深处追求思想解放和精神自由。指出要打破被不断演绎和塑造的传统.重新认识和评价孔子。  相似文献   

10.
邵腾云 《魅力中国》2011,(17):210-211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抓住春秋时期文化下移的机遇,大兴私学,以“有教无类”为施教的基本原则,广招门徒,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都是在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成为我国历史上私人办学规模最大、成效最佳、影响最深远的第一人。“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是教育的公平与公正,今天我们大力弘扬的“学有所教”与之一脉相承。所以历来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被奉为“万世师表”,主要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出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开启了一代教育新风,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万爽 《理论观察》2010,(6):53-54
《论语》内容涵盖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哲理深蕴、发人深省。从中既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也可以看出孔子对政治的见解、对社会的理想、对教育的主张,以及孔子和他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研究《论语》中孔子的隐逸思想,对于当前的政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裴传永 《走向世界》2011,(10):87-87
在许多人心目中,孔子大概就是一个满口仁义说教、耻于乃至反对言利的所谓圣人。这实在是对孔子的一种偏见。孔子不是道学家,他期望人们重视提高道德修养,但他从未想过也不曾为人们竖起难以跨越的标杆。他的道德期求总是以大众不难接受和易于做到为尺度,或者说,他希望人们做的,无非就是于己无损而又有利于人的好事。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一个酷爱读书、嗜书如命的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孔子在他70多年的生涯当中,几乎读遍了当时所能找到的各种典籍。  相似文献   

14.
《走向世界》2012,(16):77-78
【原文】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译文】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  相似文献   

15.
《庄子》因寓言众多而闻名,寓言中又有众多的人物,而孔子是众多人物形象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庄子》全书中的孔子形象也并不相同,本文就《庄子·内篇》中的孔子形象阐释庄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宗严 《走向世界》2011,(10):27-29
从被尊为“至圣先师”,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打倒,再到今天塑像立在国家博物馆大门前,孔子的形象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无论是圣化还是丑化,不同的身份代表着不同人的利益需求。今天,在中华民族反省自身文化,寻求振兴发展之路的时刻,我们需要了解一个真实的孔子。  相似文献   

17.
李祥磊 《东北之窗》2012,(19):122-125
泰山孔子庙孔子庙,位于泰山天街东端北侧,明嘉靖年间尚书朱衡建,万历年间修大殿。庙有山门、正殿、配殿,内奉孔子,配祀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建,易石像。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赐额"因高喻大"。  相似文献   

18.
《走向世界》2012,(25):75-76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相似文献   

19.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开创的儒家学派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生致力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有失亦有得。记录他言行的《论语》,既闪耀着他思想的光辉,也折射出他诗样人生的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20.
《春秋》与孔子而言,其着眼点在于“义”。《孟子.离娄下》云“其义则丘窃取之”有两层含义:其一,鲁《春秋》等各诸侯国的史册文本本身有的就有“义”,这些“义”因得到了孔子的认同与赞赏,所以就保存在《春秋》中;其二,鲁《春秋》等各诸侯国史册文本本身有的没有“义”,或者虽有“义”,但并不一定有什么“深义”,而对于这些无“义”或“浅义”的各诸侯国史册文本,孔子则进行最大限度的挖掘和阐释发挥,从而也加进了自己的“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