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进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进程中,人口集聚是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城镇化建设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主要体现,也是必然的趋势,从我国目前国情来说,我国要实现现代化、推动经济等协调发展,需要通过城镇化发展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新时期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也是新时期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同步、城镇化建设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实现我国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既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也要加快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步伐,扫除城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文章梳理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成效和主要问题,指出了城镇化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作用,并提出了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以期推进我国城镇化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战略。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深层次矛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这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由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展开深入系统的探析,围绕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理念,指出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强调城镇化建设必须有科学的发展理念为指导,科学的城镇化理念决定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等对策建议。新型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每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政府规划筹建的新型社区不能让居民真正满意,部分地区存在大量烂尾楼。本文以城镇化民居建筑为突破口,通过走访社区,深入调查,探究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建筑设计对城镇化的影响,旨在了解居民心目中的理想家园,从而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殷浩清  蒙柳 《中国经贸》2014,(10):116-117
“城镇化建设”已经写入十八大报告,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而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诸如城镇化建设市场主体不健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镇化建设缺少有效的宏观调控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城镇化推进的效率,要想保障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关系和利益关系以及要解决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法制保障,尤其赋予经济法保障更为有效。经济法体系中的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以及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正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资源节约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是任何一国实现工业化和摆脱贫困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过程,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住宅,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上海经济》2013,(3):12-13
城镇化足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核心发展动力。在过去一年多里,李克强在多个场合不下十次提及“城镇化”的重要性以及建设新型城镇的一些新思路。他指出,  相似文献   

10.
朱鹏华  刘学侠 《改革》2023,(2):47-6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2035年我国将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也将实现新的发展目标。从新型城镇化已取得的重要成就出发,新型城镇化2035年发展目标可概括为“四重高质量”,即高质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质量城镇化空间布局、高质量城市发展和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机统一。从新型城镇化已积累的重要经验出发,在迈向2035年发展目标的征程上,要将新型城镇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机统一起来,以系统思维激活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1.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新农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程度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我国小城镇占城市总数的60%以上,从一定意义上说,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影响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速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党的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分析1978-2010年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因果关系,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表现均为负效应,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影响持续增强.因此,河南省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以工业化为主导,发挥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的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着根本区别,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天津市新型城镇化概念、特点及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天津市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及发展趋势,为天津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连凯 《理论观察》2013,(7):154-155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当前稳增长、扩内需的现实选择。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城镇化进程中,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在总结齐齐哈尔市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工作经验及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充分认识城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一方面,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的实施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另一方面,城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成功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必须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同步推进城镇化。漳州城镇化建设必须与漳州工业化布局相适应,在工业化进程中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7.
徐润艳 《发展》2013,(10):101-103
城镇化是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未来最大的发展红利与增长引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大战略。但在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化融资需求的多元结构性特征与融资可获得性之间存在矛盾,严重阻碍了城镇化建设步伐,如何适应城镇化建设要求、构建有利于城镇化建设的有效融资机制,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比较了世界主要国家城镇化进程及金融支持的经验教训,厘清对城镇化发展误区。然后,围绕三个方面试图剖析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融资机制的缺陷所在,揭示城镇化建设融资需求旺盛与融资供给不足的现实矛盾,并提出创新融资机制是我国加速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解亮品 《中国经贸》2013,(11):78-79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如何界定,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又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如何界定?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又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关于二者的关系,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存在一定的误解。本文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进行了廓清,提出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实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