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栋 《魅力中国》2010,(29):133-133
近年来,经媒体披露的冤假错案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死刑案件。目前,在我国尚不能废除死刑的情况下,在既定的死刑制度和政策下,如何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让有罪之人死得“明明白白”,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这是我国法学界及实务界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就如何在无罪推定的指导下完善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制度做简要的分析,以期对我国死刑案件的证据研究做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2.
孟娇 《魅力中国》2014,(6):292-292
无罪推定原则是诉讼民主和诉讼文明的体现。作为一项确定和保障被告人诉讼地位的基本准则,该原则已为各国普遍承认。有“展现当前司法制度弊端的一个标本”之称的余祥林“杀妻”案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与追问,究其根源,“有罪推定”的办案潜意识是造成这些错案的根本原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当前中国,“无罪推定”原则还需长久贯彻与落实。  相似文献   

3.
肖尧 《魅力中国》2010,(17):34-34
正所谓“哲学诞生,天命主宰”[1],天命论是中国哲学的先锋,更是中国人思想的根源。要了解中国人首先就要知道天命论。本文就借助前人的力量,站在一个角度上分析天命论对中国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司志莲 《魅力中国》2010,(6):116-116
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在1764年写的《论犯罪与刑罚》中首次提出了无罪推定的理念。这项原则对保障人权、健全法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各国普遍承认的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推动了法治现代化进程。我国于1996年,在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中吸收了无罪推定的先进思想,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处理原则。但与西方国家的无罪推定原则相比,我国还不是标准的无罪推定原则。本文试图分析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体现,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希望通过这些粗略的分析探讨,能够初步找到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法中的完善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是指导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伟大纲领和行动指南。江泽民总书记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农业“两个飞跃”思想,是个大问题、大政策,要全面深刻地领会,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我们应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充分认识邓小平同志“两个飞跃”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对于指导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意义。对“两个飞跃”要把两段重要谈话与两篇重要著作联系起来理解第一段谈话,1990年3月邓小平同志与中央负责同志纵谈国际、国内问题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从指导思想上讲,总设计师的“两论”居功至伟。这里说的“两论”,是指“猫论”(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石论”(摸着石头过河)。“两论”都属于方法论。作为方法论,其作用就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一个领域。其实这“两论”的核心,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而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7.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关人的本质思想的论述,并不是给“人的本质”下定义,而主要是为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就人的本质理论而言,与以前的旧哲学相比,马克思理论实现了三大转变:从“对象性存在物”的视角向“对象性活动”视角的转变;从“静态的感性直观”视角向“动态的历史发展”视角转变;从“既成论”视角向“发生论”视角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在中共淑浦县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发展经济“四不论”的主张:不论何种形式,搞好就行;不论归谁所有,交税就行;不论哪种所有制,能促进发展就行;不论级别高低,能搞上去就行。“四不论”反映了落后山区渴望发展经济的要求,进一步解放了全县党员干部的思想,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繁荣。“四不论”是解放思想和“三个有利于”原则的具体体现首先,“四不论”是解放思想在溆浦的自然延伸。解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二十年改革开放的胜利就是解放思想的胜利。“四不论”就是解放思想,改革想问题的角度、视点和方法,在更大程度上以解放…  相似文献   

9.
我国税收理论一直没有走出“国家分配论”的影响,再加上把国家或政府当作抽象概念存在,纳税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真实的一面就被遮掩起来。纳税被看成单方面的无偿行为,即产生了在“国家分配论”下的税收三性—“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从而,政府的强制征税权力和运用公共财政权力被过分重视,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随着集体企业改革,“消亡论”幽灵一直时隐时现,不少企业改革受到人为负面影响。有的被低价租赁、有的被操纵股份、有的以“托管”之名行“送人”之实,就是有些临街黄金地段的企业也被强行拍卖土地,丧失了本应借土地优势招商引资发展自己的机会。针对这些困扰,我们就集体企业“消亡论”产生的根源和集体企业究竟能否发展作简单剖析。  相似文献   

11.
按常理,单位或家里的财物被盗,一般都要报警侦破的。然而,最近笔者却听到了这样一件颇有几分幽默和荒唐的怪事:某县有一位握有一定实权的副处级干部,有一个晚上因防范不严,家里约有10多万元人民币被盗。第二天当家里人知道巨款“不翼而飞”后,个个都气急败坏而又不知所措,便商量着要赶快去报警。这时,沉默半晌的那位副处级干部突然转过身来,提高嗓门道:“别去报警。” 听了此言,不明个中因由的人就会感到纳闷:难道就这样便宜了盗窃者?难道心甘情愿地让自己蒙受损失?我也带着这个疑问,暗地了解了一下那位副处级干部的权力…  相似文献   

12.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对先秦至汉初诸子思想进行了一次大的总结与评价,指出了各家要指所在,将墨家思想的要指总结为“强本节用”。司马谈对墨家思想及要指的评判,不仅仅是从学术角度出发,更重要的是从治国角度出发而作出的评定。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十论”. 一是“小康论”.同步小康不等于同一水平小康.十八大确定的GDP翻一番是就全国而言的,各地区开发强度不同,增长速度应该也不同,不能按照到2020年全国人均GDP的平均值,倒推本地区的增长速度,并作为本地区五年规划或年度计划目标,更不能层层分解加码考核.去年经济工作会议总书记讲了这一思想后,各地区纷纷下调增长目标,更加贴近实际了. 二是“速度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要有一定的速度,但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 三是“叠加论”.当前我国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三期叠加在一起,相互影响、放大扩散,宏观调控的难度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4.
国家分配论概括了财政本质,体现了财政一般,适用于任何经济形态,而西方共财政论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运行机制理论,是研究政府如何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对经济活动进行的财政模式理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求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充分借鉴西方的公共财政理论,发展国家分配论,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高层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必须与我国当前正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义利论发端于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成果。司马迁汲取先秦儒家义利论思想养分,形成其独特的“义从利出”即“义在利中、以利养义”义利论思想。司马迁充分认识到人类货殖求利的弊端,提倡用礼仪等办法防范唯利是图行为,并提出货殖求利的“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为下”货殖原则以及“以德取财”“诚壹”“奇胜”等货殖路径。司马迁“义从利出”义利论,是先秦儒家“利从义出”义利论的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及其辩证法思想契合,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柳钦 《产权导刊》2012,(12):23-24
进入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石油资源将要枯竭的“魅影”就有了一个名字——“石油峰值”。“石油峰值”论的焦点是美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金·哈伯特提出的矿物资源“钟形曲线”规律,即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任何地区的石油产量都会达到最高点,达到峰值后该地区的石油产量将不可避免地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7.
周艳 《魅力中国》2014,(26):120-120
“活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是陈鹤琴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和借鉴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教育有所启示:幼儿教育应重视幼儿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充分发挥,重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小青 《魅力中国》2011,(2):300-300
《弘明集》是由南朝齐梁时代人僧佑所编纂的一部佛教书籍。而弘明集中论夷夏的文章,是中国思想史上将“夷夏”作为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第一次认真地比较辩论。学术界对弘明集的研究也主要是集中于这几个方面,其中最多的是研究儒佛道三者关系以及夷夏之辨,由此可见这也是弘明集中相对更能体现时代意义的两个问题。本文就针对现如今对“夷夏之辩”的研究做一个浅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刑事冤假错案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刑事冤假错案的产生原因,提出了构建防范机制的对策建议。要坚持分工负责、相互制约,加强侦查监督;转变司法观念,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独立行使检察权;加强证据审查;发挥讯问全程录音录像资料的防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小政府、大社会”(或称“大社会、小政府”),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系统观,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试验,作为新的社会经济系统观,其有着丰富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依据;作为新的经济政治体制,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起,首先在海南经济特区进行了试验,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历史已表明,“小政府、大社会”这种经济系统观,反映了市场经济社会下,“政府”与“社会”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规律;实践也已证明:建立“小政府、大社会”这种经济政治新体制,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的客观要求。海南建省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