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晓辉 《理论观察》2010,(3):155-156
电视民生新闻诞生于上个世纪末,成为新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的电视形态,以其关乎民生、民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的传播理念.早已在各地方电视台落地生根、遍地开花。现已占据了各地方台电视新闻的半壁江山。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各地方台民生新闻大多经历了急速、火爆、躁动的“青春生长期”.继而显现出“生长痛”一成长之困顿。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构成了电视新闻传播层面的一道冲击波,被誉为中国电视传播层面的第三次革命。从其标志性栏目“南京零距离”创始至今,诸多业内期刊关于民生新闻的讨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这样一种新闻现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文章拟在一些学者论述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知识,结合众多民生新闻栏目的显性表征,力图进一步廓清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报道题材等基本性概念,审视和揭示其不同于传统新闻的特性所在,从而在整体上对民生新闻的内涵进行界定,对其在理论认识上的一些误解和实践上存在的农民话语权缺失、背离新闻特性、同质化等误区进行进一步辨析,并试着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杨会枝 《魅力中国》2009,(24):56-57
长期以来,地方台都在学央视的路上奔忙,既用心良苦,又谨小慎微,其结果是学什么都不像,仿什么都变昧。尤其是地市台的电视新闻,面临的是两路夹击的窘迫,一路是上级台的新闻,一路是本台及本区域内兄弟台的电视剧和娱乐性节目,长时间地在夹缝中求生存。作为立台之本的新闻栏目如何办出特色,打造品牌,提高节目的可视性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王君彦 《发展》2012,(7):100-100
2002年江苏电视台推出的《南京零距离》开了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先河,之后,电视民生新闻仿佛在一夜间异军突起。全国各地方电视台通过各种样式民生新闻栏目的打造,找到了适宜于地方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新闻沃土。对于地方电视媒体来说,民生新闻报道以地域化、本土化的优势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地方观众群体,观众收视率表现比较好。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方台一直以来,时政新闻类的报道不为大多数地方观众所接受和关注,  相似文献   

5.
张雅兰  王雪军 《发展》2010,(7):84-84
近年来,各省、市电视台先后推出了民生新闻节目,得到了广大受众的欢迎,显示出其强大的竞争优势。怎样做好民生新闻报道,尤其是如何立足本土,使民生新闻既让政府满意,又让百姓喜闻乐见,是眼下各电视台都在探讨的一个问题。对此,本人就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提出浅显的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报道应该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已经成为近年来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热点.民生新闻的报道,更加明确地代表着普通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其独特品格集中体现在"三民"上:即以民本为取向,以民生为题材,以平民为视角.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闻已经成为近年来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热点。民生新闻的报道,更加明确地代表着普通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其独特品格集中体现在"三民"上:即以民本为取向,以民生为题材,以平民为视角。  相似文献   

8.
李喆宇 《理论观察》2008,(1):155-156
从2003年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南京零距离》在当地短时间内创造收视奇迹起.全国各地迅速涌现出一批同类节目,“民生新闻”继综艺热、访谈热之后,掀起了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当前各城市电视台都在竞相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并以此作为新闻改革的方向和收视率的增长点。那么如何在高收视率与社会责任之间寻求支点,如何提升它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谷文 《理论观察》2014,(2):102-103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自从一诞生就承担着百姓冷暖痛痒、喜怒哀乐的责任,其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的新闻报道,平民百姓十分关注,新闻内容与日常生活生计息息相关,受地方受众的欢迎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随着节目的成熟而慢慢显现。在一种节目形态快速发展、兴盛之后,停下来认真思考、审视一下当代电视民生新闻的成败得失是非常有必要,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持续发展也终将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0.
徐彩莲 《魅力中国》2011,(10):270-270
随着电视市场的不断扩展,观众的收视视野也日益开阔。这给电视节目尤其是新闻节目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守望都市》、《直播民生》、《身边》等民生新闻一出现,收视率便一路攀升,与之相比,县级时政新闻收视率为何上不了甚至有逐步下降趋势呢?有人说,那是因为观众爱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1.
李景利 《理论观察》2007,(3):164-166
民生新闻的呈现特点是以平民的视角观察、记录和报道普通百姓的生活,是新闻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真实体现。办好民生新闻应当增强公共新闻的理念,引导大家关注公众利益,并牢牢把握"好看、有用、重要"这三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2.
关于民生新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孝军 《理论观察》2011,(4):F0003-F0003
“民生新闻”一个电视新闻学术领域的新名词.它的方兴未艾.对它的讨论曾经一段非常热烈.但严谨的学理总结并不多.有些基本的问题还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必要.比方说.民生新闻对中国电视而言究竟带来了什么?正如人们已经认识到的那样.在操作层面.它改变了固有的新闻播报模式,实行个性化、开放式的直播和长时段的杂志化编排;在传播理念层面,以平民视角观照平民生活,从而开始了一种  相似文献   

13.
郭晓莉 《魅力中国》2014,(25):277-277
由于民生新闻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越来越多的省市电视台都有了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经过多年的发展,民生新闻也遭遇了瓶颈期,部分民生新闻节目的不足也渐渐暴露出来。本文是笔者对民生新闻节目的一些瓶颈问题和应对策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丰富。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电视民生新闻有责任引导民众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始终是电视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民生新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民生新闻如何突出重围,重拾阵地,再现辉煌,成为媒体人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分析自媒体自身的现状、特点和缺陷入手,结合玉溪市红塔区电视台自办新闻节目的现状,对自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如何传播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期能为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提供较为全面和科学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6.
韩桃林 《魅力中国》2011,(21):147-147
电视民生新闻是时代的产物,是以党和政府倡导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以人为本为已任。民生新闻本着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着眼大局,注重上情下达,上下沟通,化解矛盾,既帮助民众解决了实际生活难题,也很好地宣传了党和政府的决策,为整个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以其关乎民生、民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的传播理念,成为中国特色的一个全新的电视现象。它无论是播报的内容,呈现的形式,主持的风格,还是节目的制作都已自成一家,并已稳稳地占据了各地方台电视新闻的半壁江山。笔者作为从业人员将新闻实践与理论探究相结合,从辩证的角度浅析民生新闻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8.
王硕 《辽宁经济》2010,(1):89-89
“民生”.简单地说就是人民的生计。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是绝对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时代特别值得关注的重大的民生问题。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又是相对的,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转换,民生问题的具体内容又是随之相应而变化的。也可以说,民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古代社会,民生主要与人的物质需要满足紧密联系。而现代社会,民生则不仅仅包括物质需要,还有精神层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高小莹 《魅力中国》2014,(10):290-290
民生新闻,这些年来成为各地报纸、电视的生存热点话题,长期成为读者、观众十分关注的焦点,又被称为有社会效益的灵丹妙药。随着各地报纸强势的成长。关注民生、表达民意,传达民声,成了一个个报纸、电视持之以恒恒坚持的目标。随着读者率竞争的日趋激烈,民生新闻也由过去拼时效、拼线索的模式,升级为拼版面形势、拼制作创意、拼包装形式,甚至是拼谁更猎奇、窥秘、生猛的岔路上来。  相似文献   

20.
童东利 《魅力中国》2014,(14):299-299
民生新闻,就是关注百姓生计、关怀百姓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讲,它属于社会新闻,在内容上主要是关注普通市民、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空间。是从百姓平常生活中发现、采集的新闻。主要是关注百姓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方式上采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传播的快速性.加强新闻的互动性,拉近媒体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就是“百姓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导向”。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不能为了单纯夺取收视率而将严肃的民生话题过分娱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