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丈内涵,人文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重要阵地,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欣赏到真、善、美,并能使其语文能力与人格健全平衡发展,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语文教学中含有丰富的人文内容,人文意识应该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在阅读教学中注入人文意识,在写作教学中展现人文精神,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体现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需要弘扬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像性和多样性的生活.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对语文工具性的极致强调,忽略了人的价值和人的生活,从而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消失和个性的泯灭,甚至道德的滑坡.因此,语文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他们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3.
陈国宾 《西部大开发》2011,(2):143-143,161
人文性对于语文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只有认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关系,才能转变观念,教学才能重视人文性,挖掘教材人文性价值.注重课堂人文性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素养,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刘自勇 《魅力中国》2014,(9):202-202
语文教学过程,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只有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里,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育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强调培育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5.
张竹骞 《黑河学刊》2009,(9):118-119
加强中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是加强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工作任务。利用中职语文课堂精选经典内容,注重训练实践,注重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我国现阶段中专语文教学从创新理念、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创新作了探讨。语文教育应突出体现其“人文关怀”的特质,追求语文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探索面向现代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教学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王敬华 《魅力中国》2010,(19):213-213
新课程特别强调重视人自身的培养。要实现人文教育,就要重视人文关怀,抓住语文教学内容中所体现出的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等人文精神,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独特个性、有创造能力、能尊重他人、有知识、有修养的新一代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王敬华 《魅力中国》2010,(22):210-210
新课程特别强调重视人自身的培养。要实现人文教育,就要重视人文关怀,抓住语文教学内容中所体现出的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等人文精神,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独特个性、有创造能力、能尊重他人、有知识、有修养的新一代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既要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精神底蕴.中职语文教学承载着人文教育的重任.因此要从贯彻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内涵,并加强语文课堂的人文教育、重视课外阅读的引导、进行人文知识和能力的基本培养等方面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0.
韩新立 《发展》2017,(11):88-89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人文性就是灵魂,只有抓住人文性这一灵魂,语文教学才能活起来,才能真正体现语文的价值. 究竟何谓人文性?人文性应是一切有利于人“健康”发展的东西,包括身心健康、情感健康、道德健康等.其实质即是人文教育、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  相似文献   

11.
郭腊梅 《魅力中国》2010,(24):40-40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建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尊重个性,创造发展个性的契机,让学生自由呼吸,敢于创新。这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王忠秀 《魅力中国》2010,(1X):152-152
<正>《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定论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而必须重视人文教育。这是总结了过去应试教育下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而得出的历史经验,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并加强人文教育,强化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有着很大的优势,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细心地引导学生,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在课堂教学的挑战创新中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宋丽 《魅力中国》2014,(26):132-132
小学语文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识字,识字的本身不是最终目标,而是通过所识的字,解决阅读和表达。新课标提出认与写分开,提倡自主识字,以使学生尽快阅读和表达。有了这样的识字理念,才能在教学识字的同时,又注重识字方法,体验和感悟母语的精妙,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性质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这些基本理念,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肖百慧 《魅力中国》2011,(17):161-161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新课改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凸显出来。人文性最成功的体现就是学生健康发展。目前的语文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从而才能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宋海军 《魅力中国》2011,(4):150-150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看出,新课程标准树立了以人为本(即以培养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它要求把人文性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作为终极目标。语文教学让学生通  相似文献   

19.
焦海滨 《魅力中国》2011,(6):196-19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的语文教育大环境下对语文学科作用的最新、最高的认识。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提高自身人文修养,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加强人文性渗透。这样,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同时,必将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熏陶。  相似文献   

20.
黄艳艳 《魅力中国》2011,(15):174-174
本论文通过阐述品德教育,个性教育,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讨语文教学的新领域,摸索道德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