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议礼仪     
《对外经贸统计》2006,(3):46-46
人们常说“礼多人不怪”,在会议的台前幕后,恰如其分地运用礼仪,迎送、款待、照顾对方,可以赢得与会各方的信赖,获得理解与尊重。在这个意义上,会议礼仪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宽泛,但主随客便,主应客求,以“礼”服务是最基本的常识。  相似文献   

2.
魏彩霞 《商业科技》2008,(23):393-394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合。礼仪渗透在文化、制度和道德之中,起着规范社会行为的作用。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经济合作的重要手段。礼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得体的礼仪能够塑造良好的形象,形象就是信誉,形象就是经济。明礼诚信是国际社会普遍奉行的商业价值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千百年来.红白喜事已经成为我国民间最重要的古老风俗.不论谁家婚丧嫁娶.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要凑份子随礼.或送去祝福.或寄托哀思。中国是个最讲究人情世故的国度.自古就崇尚礼仪.而且还必须有来有往,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生活在这个“礼仪之邦”的人们,自然也都奉行“彬彬有礼”的古训,只要是碰上亲戚朋友有红白喜事的时候,都少不了意思意思,也表示一下自己是个讲“礼”的人,要是因喜事请了你,而你的“礼”没有到的话,人家会觉得比被你“非礼”了还难受。因为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所以延续“送礼金”、“包红包”的习俗成为彼此间不言而喻的礼尚往来,虽然“囊中羞涩”,  相似文献   

4.
礼仪教育与提高国民文明素质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很早就重视礼仪教育,5000年来重礼守仪,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举止文明,待人以礼本应是中国人的一个基本素质,然而,在国家发展的一段时期里,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曾受到了空前的破坏,传统礼仪严重流失,加之前些年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偏向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致现在我们有一部分国民有明显的不明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与国人的基本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合作与交往的增加,国人出国参观、旅游的机会不断增多,有些人把不文明、不礼貌、不卫生的陋习也展示给了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5.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学礼、懂礼、守礼、知礼、用礼。我们作为价格监督检查人员,承担着价格监督检查的责任,在价格监督检查中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因此要求我们在价格执法活动中应该注意礼仪,以礼为先,做一个知礼懂礼的好公仆,这样才能赢得人们的爱戴和敬重。根据政务礼仪的规范和价格行政执法活动的特点,现将价格监督检查活动中各环节的礼仪规范归纳整理用以讨教同行。监督检查各阶段都有不同的礼仪规范,运用政务礼仪审视我们的监督检查工作,需要在一些细节方面更加注意。调查阶段:这个阶段主要…  相似文献   

6.
礼有三本     
对于“礼”的阐述是苟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苟子如此重视“礼”,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他的理论所必需。苟子讲“性恶”,认为人的自然本性倾向于“恶”,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产生淫乱、暴虐、争斗、残贱等各种丑恶的行为,而人自身对于这些行为缺乏规范,必须通过师法之化与礼义之尊,来约束人的自然情欲。  相似文献   

7.
胡海荣 《科技转让集锦》2012,(8):186-186,189
2009年2月国家教育部发布《是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重点强调了将“礼”,“乐”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时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同时改善当前中职学生礼仪缺失现象。本文重点探讨,中国传统礼乐文化对于现代学生的影响、目前中职学生的素质水平、音乐欣赏水平、学校礼仪教学开展情况等。希望将礼仪课和音乐欣赏课相结合,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生活氛围,改善学生面对事物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的面对社会.面对未来。  相似文献   

8.
王齐国 《中国品牌》2013,(3):98-100
“仁、义、礼”的统一,是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他思想的主要特色。“仁、义、礼”紧密结合,牢不可分。“仁”离不开“义”,“义”离不开“仁”,“仁”和“义”的贯彻,又离不开“礼”。“仁”是一种慈爱的精神,推行慈爱必须以“义”为前提;“义”是一种适度的原则,保持这种适度原则必须具有仁慈的精神。而“礼”就是仁慈精神和适度原则的具体规定。其中关系,唇齿相依,缺一不可。那么,作为品牌领袖,何以为“仁”呢?  相似文献   

9.
杨强 《华商》2012,(3):65-65
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在接受中新礼记者访问时表示,本届政协大会他提交的一项提案重在呼吁推动香港加入中周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他说,香港以“独立关税区”名义加入“10+1”,有利于创造国家、东盟和香港二三赢的局面。因此,期望香港尽快被纳入“10+1”,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射”既是一种“兵”,也是一种“礼”。“礼”是“兵”、“艺”和“仁”三合一的境界。中国的“射”礼传到日本,演化为一种单纯的“艺”,一种“禅”艺。德国哲学家奥·根·赫立拉尔到日本修炼这种弓艺多年,最终体会到弓道的目标并非竞技射击而是精神射击。他把自己的体悟写成《弓和禅》一书,让人们完整地体会这种弓艺修炼过程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11.
汉唐之际“心丧礼”虽作为普遍存在的一种学礼制度,但未纳入国家正式礼典,且长期存有异议,其内容较为集中地反映出集权礼乐型国家政体是以“师”即教育作为重要纽带方得以成就的事实。“心丧礼”的实质是明确“师”介于君权与父权之间的特殊社会角色,并强调其对个人、社会及国家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古语说:“以人为本,以财为末,人安则财瞻,本固则邦宁。”意思是把人民作为根本,把钱财放在次要的地位,人民安定了,钱财也就充足了,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了。治理国家是如此,治理一个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对企业来说,  相似文献   

13.
从音乐作为媒介这一角度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可以有一个全新的阐释。作为传播手段,礼乐曾经是先秦时期礼仪制度的最主要的媒介,但随着文字的发展成熟和广泛使用,文字取代了礼乐,使礼乐失去了原有的重要地位。用文字的视觉便利取代礼乐的耳口相传,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媒介技术原因。因此,“礼崩乐坏”作为春秋战国时代各种发展、破坏、革新的“社会大事件”之一,实质也是媒介技术发展使然。  相似文献   

14.
于渼倩 《商》2013,(20):330-330
一、中国古代“礼”的观念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国古代的法律的根本思想就是“礼法结合”。充分认识“礼”在我国古代法制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研究我国古代法制史的必要条件。法律的出现是国家政权的出现后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存在的,我国的法制史也就同早期夏、商政权的建立而开始。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5.
李士朋  杨成才 《商》2014,(52):132-132
北宋时期社会混乱,张载通过对礼的理论建构,试图为重建社会秩序寻找依据.他强调礼合内外,主张内外兼修的践礼方式,通过“以礼为教”和“精思力践”融合传统的“礼”学思想,不仅对关中地区的民风产生了久远而深刻的影响,更是体现了他“为天下开太平”的儒者情怀.  相似文献   

16.
用简单两个字来描述李文,与其说是失敬,倒不如说是深刻的敬重。 简单的本质其实就是专注,专注就像一根针,因为尖锐,所以才有力量。 她在言谈中所透露出身为中国人的复杂情感,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一方面是身为中华儿女对“理与礼”字的坚持,另一方面又同时对中国现况的深刻关心所散发出来的急切焦虑,一直在问的问题是,2008奥运就要到了,我们还有多久的时间来蜕变成具有5000年历史的礼仪文明大国?  相似文献   

17.
事件     
27岁,搜狐副总裁,从清华毕业不到三年。 他有着一张青涩的脸,也拥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室;他穿着一条牛仔裤,办公室里面种着两棵树。公司与母校清华大学仅一箭之遥。而他则从步出校门开始就被搜狐委以重任,奉以“上宾”之礼。  相似文献   

18.
金永红 《北方经贸》2010,(2):I0001-I0001
自古以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只有民众安居乐业。才有国家安定兴旺。  相似文献   

19.
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积极倡导为人处事应遵循“仁、义、礼、智”。应该说,“仁、义、礼、智”的具体内容,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其糟粕的成份,但也的确包含了不少反映人类普遍性的精华养份。  相似文献   

20.
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越来越近了,社会各界对礼仪也越来越重视了,为什么说“越来越”?因为中国本来就是礼仪之邦,再加上经济文化不断发展,更加注重礼仪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没有2008年奥运会,咱照样儿讲礼仪,而且是“越来越”,“衣食足而知礼仪”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