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不久以前,安全气囊还被认为只在高级轿车上才配置,可眼下,安全气囊已经逐渐在各类轿车上普及。君不见,大量的经济型轿车如赛欧、夏利2000等都配置了安全气囊,关注轿车安全的准车主自然将其列入考察项目。 安全气囊的产生 安全气囊的英文简称为SRS,它是由美国人约翰·黑曲克(John W.Hertrick)于1956年发明的。当时由于其成本较高,充气膨胀速度也不够快,因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后  相似文献   

2.
富豪汽车集团在汽车安全领域又迈进了一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带有车侧安全气囊汽车的厂家。由于增加了这一安全气囊,安全水准已非常高的95年富豪850可能已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车型。 在交通事故中,来自侧面的碰撞是第二类最常见的碰撞,也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富豪汽车集团正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并且是第一个从技术上解决这一难题的汽车厂家,它创造了先进的侧面碰撞防护系统(SIPS)。富豪汽车集团还于1993年秋第一个在侧面碰撞防护系统中采用固定在座位上的车侧安全气囊来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目前,富豪车足世界上第一个能为消费者提供车侧安全气囊的汽车厂家。富豪850已从1995年开始拥有这一安全气囊(SIPS Bag),因而为其驾驶者在侧面碰撞交通事故中提供更好的保护,这是目前汽车驾  相似文献   

3.
安全气囊在汽车事故中拯救了许多生命,因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人们最近发现--安全气囊并不"安全"。安全气囊成了杀人凶手当汽车在行驶中发生意外时,安全气囊系统中的传感器能够测出突然变化的制动减速度并启动一个气体发生器,发生器产生的气体使乘客前面立刻出现一个枕头状的膨胀气囊,减少外部力量对乘客的冲击,从而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安全气囊近些年来在美国拯救了1100多条生命,但与此同时,由于事故中安全气囊展开时产生的爆发性冲击造成28名儿童死亡,至少有19名成年人丧生。安全气囊伤人事件成为1996年度美国汽…  相似文献   

4.
安全气囊之所以能在许多国家被授权使用,是因为它能够在危急情况下挽救生命,减少伤害。  相似文献   

5.
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新技术装置之一,自1953年美国人约翰·赫特里特获得了“汽车缓冲安全装置”的美国专利以来,安全气囊已经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研究分析表明,有气囊装置的轿车前部撞车事故中驾驶者的死亡率,大轿车降低了30%,中型轿车降低11%,小型轿车降低14%。然而,安全气囊在挽救人的生命的同时,也给驾乘人员尤其是儿童带来了伤害。据报道,从1996年至2001年7月,美国约有191人(其中儿童116人)死于与安全气囊有关的碰撞事故中。安全气囊对儿童造成伤害的原因主要有:人们对安全气…  相似文献   

6.
辽宁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锦恒牌安全气囊,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形成生产规模的安全气囊生产基地。近日,记者采访了该公司总经理邢战武。记者:您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汽车安全气囊的用途?邢总:汽车安全气囊和座椅安全带互相配合,在汽车撞碰事故中能有效地保护驾乘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安装安全气囊,已成为发达国家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标志。在欧美国家,驾驶位的汽车安全气囊安装率已达100%。汽车安全气囊的开发,涉及汽车碰撞理论研究、碰撞实验技术、机械设计、火工控制、传感器技术…  相似文献   

7.
轿车进入家庭将不是梦想,汽车愈是深入千家万户的生活,人们就愈会关注它的安全性,据美国道路交通安全局(NHTSA)的统计,自'90年以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有逾1900人依靠安全气囊,在车祸中免于丧命。因此,人们有必要对安全气囊的应用原理与发展前景,予以高度关注,并寄予厚望。气囊的起源与发展在汽车技术的领域中,气囊(Airbag)或俗称的安全气囊,至今已不是什么新名词了。自1967年由德国奔驰(Mercedes-Benz)汽车厂提出气囊的观念之后,此项安全配备便成为众多汽车厂家研发的主要课题之一。在…  相似文献   

8.
《IT经理世界》2010,(3):47-47
聆听驾乘者需求,满足更多期待——这是“矢志不渝,追求完美”的思想源头,也是LEXUS雷克萨斯向完美出发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汽车投诉成热点质量问题是焦点近几年,随着汽车产品快速进入家庭,与汽车消费有关的投诉逐渐增加,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02年,全国各级消协共受理汽车投诉达3919件,涉及质量问题的有2915件,占汽车投诉总量的74.38%。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汽车安全气囊投诉逐步上升,成为投诉热点。投诉主要反映安全气囊不打开和开不到位等现象,某些进口车甚至出现安全气囊不打开的“普遍现象”,这明明是产品质量问题,但由于目前国际国内均未出台安全气囊的质量标准,此类投诉处理无标准依据,解决率很低,消费者呼吁“安全气囊质量…  相似文献   

10.
汽车安全气囊做为高科技汽车电子产品,我们预测市场需求将达到616万套,国内产能将达到332万套,市场格局也在不断变化。本文用详实的调查数据和严密的分析描述了整个市场状况,并对未来汽车安全气囊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综合新闻     
宝马推出全球首创的头部安全气囊德国宝马汽车公司经过多年研究,不久向全球推出头部安全气囊,可使汽车的侧面保护效果提高7.5倍以上,为汽车被动安全设立了新标准。宝马公司从今年夏季开始为宝马7系车装备头部安全气囊,从秋季始装备宝马5系车。这种新型的安全气囊是一种独立的可膨胀管状结构(ITS),由高强度织物组成。其两端用皮带分别固定,一端固定在仪表盘上方的A型柱上,另一端固定在后车窗上方的车顶支架上。在未充气状态下,气囊被装在A型柱边槽和车顶衬面下,气体发生器则装在仪表盘下方。当发生侧面撞车时,ITS头部气囊在…  相似文献   

12.
我是Bedard先生,我收到一封来自亚拉巴马小镇的信写信人为安妮罗丝小姐,由于篇幅的缘故信不全文刊载了,仅摘录如下亲爱的Bedard先生:非常感谢您能始终如一地就气囊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探讨,这次安全气囊的事故太恐怖了,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请允许我详细陈述此事。许多人认为您的研究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的街头演说,这封信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因为这件事发生在我本人身上,它的真实性无可置疑。从驾车离家到事故发生也就大约两分钟的时间,一切都太迅速了,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当发生碰撞,而1997款ChevyCavalier车中的安全气囊以…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社会》2011,(32):10-15
金秋的千岛湖风景如画,一辆动感夺目的2012款智跑在环湖路上疾速飞驰,其澎湃强劲的动力、出色的操控、卓越的节油性能令驾乘者折服。  相似文献   

14.
安全带的安全效益可降低事故中人员重伤和死亡事的45~60%,加上使用安全气囊,又将该百分比提高约10%。根据德国投保人员的调查结果是使用安全带可救命的比率达50%.是头号救命恩人.而安全气囊的比率达20%,占第二位.这意味着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可避免交通事故中人员重伤和死亡率达70%。(摘自“汽车专家”杂志) 安全带的产生与使用 1902年在美国纽约市举行汽车竞赛.一个叫沃尔特·贝克的工程师参赛者.驾驶一辆鱼雷牌电动汽车.车上还有一名电器技工.贝克在座位上钉了两人的安全带以防翻车或撞车受伤。竞赛开始后…  相似文献   

15.
颐达在05年4月19正式上市,由东风汽车广州花都工厂生产.作为雷诺与日产的全球战略联盟的又一结晶,TIIDA 颐达无处不流露着时尚、动感的欧洲气质。外观、超乎想象的空间、高品质的内饰、丰富的个性化设置、先进发动机、主动及被动安全性能,成就了颐达的“宽适”与现代。作为新一代宽适轿车,它不仅拥有澎湃动力和高品质内饰,同时还为驾乘者提供愉悦的移动享受,以及超乎想象的驾驶乐趣。  相似文献   

16.
2001年 3月 14日,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里一辆崭新的装备有双侧电子安全气囊的红旗世纪星轿车,经过复杂的技术准备,醒目地停放在试验线上,整装待发。分布在6个角度的摄像机和各种监视仪器准确定位,进入倒计时。在场的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企业代表、新闻媒体代表聚集在观察台上,静候关键时刻的到来。 这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直播中国”栏目对清华大学汽车安全性撞击实验进行直播的现场也是第一次在国产轿车上进行双侧电子安全气囊的撞击实验。 近年来国内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但由于汽车安全性不足所…  相似文献   

17.
2007年9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制定相关法规,要求在美国销售的汽车(包括乘用车和卡车)必须安装侧面安全气囊.该规定从2010年开始逐步实施。根据NHTSA 2005年对汽车碰撞事故的调查发现,除前端碰撞以外,侧面碰撞成为汽车事故中的另一大杀手,仅2005年就有9200人死于侧面碰撞。据了解,安装侧面安全气囊,每辆汽车需要增加208美元的费用,每年全美要多花费近16亿~3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连续几期,记者都在辅助安全设备上做文章。其实在众多的辅助安全设施中,上述提到的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等只是"沧海一粟"。记者不禁反思,车上的配置是否真的多多益善?配置多了未必是件好事,它会导致车身重量增加,对汽车的性能产生某些负面影响。所以在选择配置时,应首先关注安全性配置,如ABS、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安全气囊等都是必备的,最好还有电子行车稳定程序等主动安全配置,这些设备对于挽救乘客生命以及减少交通事故确实"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社会》2011,(20):74-74
安全性,是衡量汽车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目前,汽车的安全性能主要分为主动安全(避免事故的性能)和被动安全(事故发生后,对乘员的保护作用)两方面。它们对驾乘者的生命安全形成了防护系统,因此汽车安全性能的优异是对生命负责任的体现。赛拉图的安全性能有口皆碑,其采用多项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措施,让车主处于全方位的呵护之中。  相似文献   

20.
连续几期,记者都在辅助安全设备上做文章。其实在众多的辅助安全设施中,上述提到的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等只是"沧海一粟"。记者不禁反思,车上的配置是否真的多多益善?配置多了未必是件好事,它会导致车身重量增加,对汽车的性能产生某些负面影响。所以在选择配置时,应首先关注安全性配置,如ABS、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安全气囊等都是必备的,最好还有电子行车稳定程序等主动安全配置,这些设备对于挽救乘客生命以及减少交通事故确实"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