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使人类社会的整个生存状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关于艺术的价值构成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通过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考察,对中外古今存在着两种完全对立着的艺术价值论--道德价值说和审美价值说做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指出艺术的价值实现体现于艺术文本对审美与道德两个层面的价值关怀,因此本文立足于当下艺术创作的现实,强调在艺术价值的全面实现中,偏废任何一面都会使艺术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3.
韩国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柳在学教授艺术作品的审美特点和艺术意境,以及他的艺术理念和审美理想对中国书画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审美欣赏角度看,他的作品体现出了追求审美要素的整体性发展特点,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欣赏优越性;从审美欣赏的内容看,他的作品将传统性和现代性、欧洲艺术和东方艺术、中国艺术精神和韩国文化表现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审美艺术表现载体看,他的艺术作品的另一个创新就在于艺术表现媒体的革故鼎新,这也是他的审美创造的艺术特点之一。同时,他的作品还传递了全球化时代的多元艺术价值观和文化人类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师的审美个性研究,站在时代的前沿探讨如何培养艺术设计师,从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艺术审美教育与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艺术教育和艺术审美教育是实现审美教育的手段,审美教育是学校美育教育的目的.艺术审美教育是学校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艺术审美教育,进而实现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6.
现实生活中的丑在艺术作品中得以表现,这种表现是丰富多元的,并形成艺术美的元素.艺术家凭借对世界的观察和对人生的体悟,融入了不同寻常的审美理念,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来完成对丑的刻画或改造,产生了难能可贵的美学价值.丑丰富了艺术的内涵,展现了审美的张力,在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蕴含着丰富深厚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7.
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对大学生影响巨大,这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探讨了在网络时代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一门内涵丰富的人文学科,它可以借用人文学科的多种方法。但就其最主要的途径来说,当代学者曾繁仁教授认为,运用艺术美的手段是美育最主要的途径,当代美育的实施与实践应定位在艺术教育的实施与实践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美育也可以称作艺术教育。这正是人类运用人与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自觉性表现。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在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不仅生产了主体所需要的产品,而且产品也反过来增长和提高了主体的需要。总之,没有主体的需要就没有生产,但没有生产也就没有主体需要的再生产。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情况也是如此。在这里曾繁仁首先指出了美育的内在特点,认为美育是人与艺术的辩证关系的自觉表现,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在艺术活动中的体现。同时还强调了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依据。因为人类自童年时代将完美的生存希望寄托在艺术之上,并且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对艺术越来越重视,不仅将其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甚至还将其作为审美救世的手段。首先,艺术人生观一开始就是审美人生观的集中体现。曾繁仁在《审美教育新论》中特别考察了现代文化中的审美人生观,认为现代的审美人生观是社会、文化、人本身的分裂、异化以及上帝死了的必然结果。他在对席勒和黑格...  相似文献   

9.
艺术审美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审美活动作为一种人性的精神创造,具有许多与其它人类活动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首先就表现在主体的内心感觉层面上,从事审美过程时主体所获得的特殊感觉,决定了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论《玫瑰花亭雕塑》美与审美之间的辨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既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并共同推动人类审美活动的发展,从而不断扩大了人类的审美范围,提高着人的生活质量. 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能动的反作用,审美客体对审美主体的决定性作用,都是以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为前提的,它们都以审美活动为共同存在体,具体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迅猛发展开发了人类行动交往方式,而且随之产生了一个新型的社会-网络社会。而对网络社会人认识则应注意虚拟现实和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各种理念相互碰撞与融合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特征,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表明了各门学问之间有着内在统一的发展规律。科学与艺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二者的结合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理解并处理好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会为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带来更加长远的影响与帮助,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所塑造之梁山商人群像,其社会成分构成极为复杂,分析他们的立身行事不难发现,这一群体有着共同的"恶"的性格特征.这种特殊性格的形成,与当时黑暗的社会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这一艺术群体的塑造也因而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道家以“道”为核心的自然人格以其疏离社会、重视个体精神世界的特点而孕育着中国士人的一种纯艺术精神,其反社会化、超功利性的背后,饱含着人性关怀的社会批判精神、超然世俗的傲岸的自由精神及对人生的大悲悯感,为中国纯文学准备了创作及接受主体,并以此影响着以凸显精神价值为旨归、以淡朴简古、蕴藉空灵为表现方式的中国纯文学的审美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丰子恺先生走过了一条由博而约的习书之路,形成了雅俗共赏的书法风格.其书法艺术启示我们:书法是最纯正的艺术,是体现作者思维感情、人格气质的艺术;书法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体现,应当反映出我们的时代、生活和社会.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极大地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发明,它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中。同时,网络还催生了一种新语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有三种:一是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节约费用;二是追求新奇、张扬个性、标新立异;三是掩饰身份、重塑自我、网上畅游。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也很多,其发展趋势是更进一步地进入日常交际中,因此,对计算机网络语言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时代的地域美术与历史上以地域为中心的地域美术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基础,地域美术的发展与地域社会的总体发展相协调。在全球范围内为谋求利润而进行的文化输出中,资本对各地域的历史文化与传承造成冲击和破坏,这对地域美术是严峻的挑战,但地域美术可以突破传统的束缚和狭隘的地域观念,作为时代文化的积极建构而融入全球化进程,这也是地域美术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网络交流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在交流中人们直接面对的就是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研究是一个年轻的课题,对其进行系统地探讨、分析是其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从如下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首先,阐释温州网络文化建设中的网络语言,文化是人类一种稳定的生存方式,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兴的生存方式,而网络语言则是网络文化的生动体现;其次,结合温州的市民社会、民营经济、“温州人”精神探讨温州市民社会的特征;接着,从温州网络文化和温州市民社会实际需要的角度研究网络语言产生的社会基础;最后从存在的合理性和容易导致的问题两个层面分析网络语言对市民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生命力的张扬——尼采美学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是在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社会特别失望之后,以价值重估的否定现实社会的态度,用权力意志去否定当时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以至亵渎宗教的神圣,张扬人的战斗的生命力,并以此作为他对待美与艺术的核心思想.他与叔本华先后从对现实失望的同一起点上出发,他用的却是反悲观主叉的进取态度,但殊途同归于以个人意志去反抗现实的失败.他的思想价值在于提供了向陈腐世界进行生命抗争的起点,但后代接受者走向的道路却多有不同.尼采的书可以成为各路不同抗争者的启示录,上帝死了,作为死去的哲人,他却在"死后出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