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IP墙板具有保温节能、施工方便和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综合性能很高的木结构复合材料。文章基于苏北速生杨木的已有科研及应用成果,通过参考轻型木结构的相关规程,针对SIP墙板的使用功能进行了讨论,评估该材料的综合性能并探讨了SIP墙板的综合设计方法。分析表明,SIP墙板轻质高强,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2.
“双碳”目标为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金融则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现有实证研究主要针对绿色金融对碳达峰的影响(碳减排效应),鲜见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个维度探究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经验分析,且缺乏对相应空间效应的检验。本文认为,绿色金融会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生产活动,促使更多资源被配置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领域中,这将减少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并增强地区碳移除能力,进而推动实现碳中和。具体来讲,绿色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活动中节能减排投入的增加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清洁化,进而从碳减排维度赋能碳中和;有利于通过绿色农业和林业开发提升陆域碳汇能力,进而从碳移除维度赋能碳中和;有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及外资结构低碳化和生态化转变,进而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个维度赋能碳中和。同时,在绿色金融发展、碳排放和碳移除的空间溢出作用下,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运用动态SDM模型对2010—2020年中国30个样本地区的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碳赤字水平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本地碳减排和碳移除进而降低本地的碳赤字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相邻地区的碳排放和碳赤字水平;总体上看,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此外,节能环保支出增加、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可以抑制碳排放量的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可以促进碳移除能力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则可以同时促进碳减排和碳移除。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拓展和深化:一是在理论上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传导机制,二是将碳赤字、碳减排和碳移除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检验了绿色金融发展对碳中和的促进作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发展不仅会助力本地碳中和的实现,还会对相邻地区产生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应进一步挖掘和提升绿色金融发展的积极效应,强化其对资金流向的引导作用,并加强绿色监管,着力解决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绿色资源错配等问题,尤其应重视和避免“漂绿”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培育和扶持碳金融市场是转变经济方式、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碳市场、碳金融及碳金融市场三者紧密相关,碳金融市场是碳市场与碳金融的结合体。国外碳金融市场已具相当规模,中国的碳金融市场起步较晚,但已初见成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融入全球碳金融市场,完善相关政策与法律,避免国内碳金融市场的过度竞争,使中国碳金融市场能够统一、规范、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谭广权 《西部金融》2022,(7):68-73+79
实现我国“30·60”目标,碳交易市场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2021年7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北京、上海、武汉三地同时启动开市,标志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碳价是碳市场运行的核心,合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对市场稳健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全球主要碳交易市场碳价的定价机制,总结各碳交易市场不同阶段碳定价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我国碳交易市场定价机制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做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在实现双碳达标的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绿色制度的保障,从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出发,从生产生活中产品过度包装现象着手,挖掘我国现行法律在规范绿色包装方面还不够完善、政府相关监管有待提高、企业清洁生产责任没有完全落实、公民环保意识亟待加强等方面问题的原因。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从制定专门法律法规、完善政府监管职责、加强企业清洁生产责任、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四个路径限制产品过度包装,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6.
中国碳金融服务体系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低碳发展模式已经确立,碳排放交易系统即将推出,相关主体对碳金融服务的需求将极大增加。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碳金融服务体系,这恐将成为我国低碳发展的掣肘。本文在梳理碳金融服务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方面解构碳金融服务需求,并分析了其特点,依据分析结果及我国碳金融服务现状提出了我国碳金融服务体系架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作为金融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机制,碳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全球发展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目前的碳金融业务主要是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投融资,以及相关的金融中介服务,本文从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两方面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颖  胡新平 《全国商情》2013,(12):32-34
作为金融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机制,碳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全球发展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目前的碳金融业务主要是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投融资,以及相关的金融中介服务,本文从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两方面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发展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全球共识,而企业碳信息披露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碳信息披露框架及现状;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碳信息披露的作用和影响.现有文献存在内涵和框架不统一、评价体系不科学和样本局限性明显等不足.为进一步完善和拓展相关理论和实践,有必要加强对碳信息披露内涵的研究,建立统一的碳信息披露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扩充样本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相比于国外众多商业银行对碳金融的深度参与,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处于探索尝试阶段,明显存在着发展不足的问题。而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约束:一是我国现行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约束;二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三是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四是缺乏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交易的激励机制。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积极性,扩大碳金融交易的广度与深度,要在政府、市场和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下,为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能源改革的不断深化,可再生能源渗透率逐步提升,电力低碳化发展是未来电力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碳捕集利用技术是新型电网达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文中全面介绍了当前碳捕集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国内外应用现状,并结合低碳电网建设、电网运行、电网调度的实际需求,阐述了消纳碳捕集利用技术的新型电网将面临的主要挑战与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了新型电力系统消纳碳捕集利用技术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所谓碳泄漏是指不平衡的气候政策导致减排国家碳排放减少的同时,未承担减排责任的国家碳排放量增加。由于温室气体具有全球性特性,如果只有一部分国家采取减排政策,效果必然大打折扣。鉴于全球性的碳减排协议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执行,关于碳泄漏问题的争议和讨论将会持续存在。对这一领域的理论和政策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碳泄漏的原因并制定反泄漏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的发展衍生了碳金融的发展,碳金融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化发展,国际碳金融市场规模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也不断创新、拓展,国内外对“碳金融”概念及属性的认识正在逐步趋向科学化和系统化.相对于碳金融实践而言,目前碳金融的理论研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理论体系,实证方面的研究也较少,快速发展的碳金融业务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我国的碳金融理论研究落后于发达国家,应进一步深化对碳金融理论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在科学总结全球碳金融实践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构建一套符合国情的、为碳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理论体系,并增强对局部和微观碳金融领域的专题性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碳金融风险控制指标、评价、预警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咎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世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如何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已经变成了当下倍受重视的焦点问题。对此,发达国家提出对进口的商品基于碳含量开征碳关税。"碳关税"的实施将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造成诸多不利,因此,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面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挑战,本文研究了新能源发电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新能源发电的策略,以期为我国电力工程相关企业可持续发展提...  相似文献   

16.
在新发展阶段,“双碳”目标的提出使生产低碳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出口贸易带来的碳转移排放加大了碳减排压力,只有不断提高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才能实现出口增长与碳减排的双赢。然而,现有文献对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的研究不足,尤其缺乏对其演变态势和增长来源的深入探究。本文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2—2017年中国26个部门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用单位隐含碳排放的产出来表征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进而考察其演变趋势和部门收敛性,并采用LMDI-Attribution模型对其增长来源进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1)2002—2005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出现小幅下降,其后则呈持续增长态势;尽管各部门的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呈平稳上升态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且不同部门的演变趋势也不一致;第一、三产业的各部门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相对较高(均大于0.10万元/t),而第二产业的大部分部门相对较低,尤其是制造业中的高碳密集型产业最低。(2)2002—2017年各部门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的标准差、对数离差系数以及变异系数均呈增长趋势,不存在σ收敛,但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表明低生产率部门的增速高于高生产率部门,但还未带来部门间绝对差距的缩小。(3)在样本期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带来的能源生产效率提高和内需扩大带来的生产外向度降低;各部门和产业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也是能源生产效率的提高,其贡献率远大于其他因素,但不同部门和产业的增长来源及各因素的贡献大小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采用单要素碳生产率法对26个部门和三次产业及制造业中不同碳密集型产业的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析了其部门收敛性,丰富和细化了关于隐含碳生产率的经验分析;同时,对各部门和产业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的增长来源进行LMDI分解和Attribution归因,为提高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提供了经验借鉴。本文研究表明: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持续上升,但整体水平不高且部门差距较大;技术进步是提高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的根本,满足国内需求的生产进步也会有效促进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提高。因此,应通过低碳偏向性技术进步和扩大内需有效促进碳生产率提高,尤其要通过技术扩散促使碳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加快追赶速度。  相似文献   

17.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金融支持光伏产业实现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2012—2018年我国国际贸易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国内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基于全面FGLS估计方法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我国光伏产业双循环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绿色金融对提升国内光伏装机容量有显著正效应,产业结构在绿色金融作用光伏产业内循环中发挥部分正向中介效应。绿色金融与光伏产业出口贸易呈显著正相关,汇率和技术创新是绿色金融影响光伏产业外循环的间接因素。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发展政策体系,提高关键材料和低碳前沿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疏通光伏产业双循环技术堵点,加快基于绿色标准的国际合作,制定汇率风险中性策略,促进光伏产业外循环发展和支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2-2012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能源消耗数量估算了历年C02排放量以及碳强度,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估计了外商直接投资对碳强度的影响.为了解决内生性问题,通过系统GMM和差分GMM估计方法对动态模型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导致我国碳强度下降.为了考察《京都议定书》以及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是否会对FDI与碳强度这两者关系产生影响,将2002-2012年以2006年作为临界点分为两个阶段,检验在这两个时间段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006年之后外商直接投资导致我国碳强度更大幅度的下降.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作用超过了碳泄漏,对我国环境绩效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际碳基金运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基金作为碳市场的重要参与机构对碳信用的交易和碳项目的开发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国际碳基金运行模式为研究重点,概述了国际碳基金的发展现状,在对全球的碳基金从发起人、管理人、投资者以及投资渠道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目前国际碳基金三种典型的运行模式(即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以及混合型三类),为我国发展碳基金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寡头垄断模型,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产同质产品的两个厂商,引入碳关税概率和环境破坏成本系数,设定碳关税概率在[0,1]浮动,两国破坏成本系数同时变动,研究了对称生产成本下,两国环境破坏系数变动对两国厂商产量、税收和福利的影响;不对称生产成本下,两国生产成本的差距扩大对厂商产量变化的影响,通过Matlab数值模拟找到了特定情形下使产量最大化的碳关税概率。结论认为,破坏成本和生产成本高的国家,倾向于选用较大的碳关税概率征收碳关税来保护本国厂商的国际竞争力,减少碳泄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