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毒奶粉"又成为了新闻热点,这次是因为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部分浓缩乳清蛋白粉被曝可能受肉毒杆菌污染,相关产品已出口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那么"肉毒杆菌"奶粉究竟有多毒?1.毒在哪里恒天然集团3日发布的公告中说:"(对浓缩乳清蛋白粉的)检测显示一个样本中可能存在肉毒梭状杆菌,它会产生肉毒素。"由于这批乳清蛋白粉被进一步用于制作奶粉等产品,人们又用"毒奶粉"来称呼此事。  相似文献   

2.
继奶粉"肉毒杆菌"事件之后,新西兰最大乳制品出口商恒天然公司8月11日再被曝光两批次奶粉涉嫌农用化学品"双氰胺"污染,在斯里兰卡已被召回。"洋奶"也不可靠了吗?@穿越沪深港:过去常说"爱祖国,用国货",如今变成"爱自己,用洋货",尤其是关乎婴儿生命健康的奶粉,没有经济能力的人才会被迫用国货。即使最近爆发新西兰毒奶事件,依然没有改变民众追捧洋奶粉的心态,肥水注定流入别人田,这是中国人的悲哀。  相似文献   

3.
晓真 《上海质量》2013,(8):68-69
对国产奶粉失去了信任,中国内地妈妈只好转战香港。在香港遭遇了禁令,妈妈们只好认命,在内地选购高价洋奶粉。不料,高价品牌洋奶粉也不保险,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出现——8月2日,世界第6大乳品生产商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称该集团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称,娃哈哈、多美滋、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进口了涉事产品,可口可乐的产品也在受污染之列。  相似文献   

4.
8月3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通报,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一工厂发现其2012年5月份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部分原料销往中国。8月4日,经国家质检总局确认,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使用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涉事企业均发表声明表示,对涉及的问题产品采取追溯、召回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西兰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被曝出已经两周,受污染产品的召回和后续处理依然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事件发生后,所有涉事企业均表示召回可能受污染的产品并销毁。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目前可能受影响的产品已经全部召回,但并没有明确表示召回产品是否已经销毁。8月2日恒天然透露,新西兰本地工厂生产的一批38吨浓缩乳清蛋白粉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并公布了涉及的4家中国企业,分别是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公司和杭州娃哈哈进出口公司,上海市糖业烟酒公司,多美滋婴幼儿食品公司。8月3日,多美滋发表声明称,8月2日,获知一些多  相似文献   

6.
科学看待肉毒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标准化》2013,(10):27-28
本期话题: 本期涉及的是有关食品中肉毒杆菌污染的问题。今年8月,新西兰恒天然品牌奶粉肉毒杆菌污染事件倍受关注,从8月2日恒天然自曝家丑,到28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证实为无毒生孢梭菌,虽然这起轰动一时的事件最终以虚惊一场而结束,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一年前的双氯氰胺事件仅仅给恒天然这个全球乳业的优质偶像抹上了一个"污点",此次的"肉毒杆菌"事件则无疑相当于一次几近毁灭性的打击,不然新西兰总理也不会表示要亲自到中国进行解释。恒天然事件已变成新西兰举全国之力试图度过的一场危机。这场危机起始于恒天然自曝工厂管线被肉毒杆菌污染,导致部分乳清粉可能存在健康风险。紧接着就是启动召回、道歉,到目前为止,恒天然的危机处理意识和措施都与其世界500强企业的定位相符。  相似文献   

8.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新西兰驻华使馆当天向质检总局通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经过调查核实,决定调整原先暂停消费纽迪西亚公司一段及二段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建议。据介绍,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决定将原来暂停消费纽迪西亚公司一段及二段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建议调整为召回该公司今年5月21日至8月2日期间生产的、在新西兰市场销售的两款产品,即:普通装可瑞康一阶段婴儿配方奶粉(0-6个月),可瑞康金装二阶段较大婴儿配方奶粉(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中国部分大米镉污染、一些新西兰奶粉肉毒杆菌污染、澳大利亚牛肉检测大肠杆菌O157阳性,林林总总,食品安全脆弱得不堪一击,令人恐慌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各地政治经济文化体育交流等重大活动日益增多。这些重大活动,往往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关系到国内、国际的形象和声誉。因此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正逐渐超越价格、口味,成为政府、主办方和餐饮承接单位的重中之重。随  相似文献   

10.
新西兰爱恩斯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文标签与实物不符、澳大利亚贝拉米有机婴儿奶粉违规添加化学物质L-胱氨酸、德国Aptamil爱他美婴儿配方奶粉蛋白质含量不合格,过去一年,多批次进境乳粉存在问题。从产品来源看,新西兰以60批次不合格产品名列第一,其次是中国台湾地区和意大利,以49和48批次分列二三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严卫星对新华食品表示,"国外的乳粉同样也会  相似文献   

11.
最近风光一时的洋品牌奶粉在中国市场先后遭遇两大劫难,先是新西兰奶粉出现肉毒杆菌事件打破了洋奶粉的质量神话,后有中国祭出反垄断之剑,洋品牌奶粉应声下调价格。人们不禁会问,这是否会是中国奶企反攻的难得良机?  相似文献   

12.
正5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的《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将对进口奶粉执行注册制新规,没有"身份证"的洋奶粉品牌将以难进入中国。2008年,国内只有两家新西兰进口婴幼儿奶粉品牌,到了2014年,进口奶粉品牌的数量已超过200个。中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在国内奶粉的"不争气"中,成为洋品牌乐园。根据质检总局公告,自5月1日起,对华出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境外生产企业,如未按照《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办理注册,其婴幼儿配方乳粉将不被允许进口中国。  相似文献   

13.
恒天然又摊上大事了.8月2日,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一个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这些产品有中国进口商涉及.8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4家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产品的企业名单,包括娃哈哈、多美滋等品牌.恒天然首席执行官Theo Spierings在8月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向中国消费者公开致歉,许诺48小时内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最近,关于奶粉的消息真是不绝于耳。先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称我国将试行药店专柜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制度;之后是发改委披露被查奶粉企业操纵、抬高奶粉价格的三种不法行为,并开始对奶粉业进行反垄断调查;现在,针对外资奶粉发起反垄断调查背后,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正在酝酿一系列影响重大的"奶粉新政"。总之一句话,奶粉这回摊上大事儿了,奶粉行业或面临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15.
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对最先发现“大头婴”的安徽阜阳回收奶粉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多数奶粉蛋白质、脂肪含量严重不足、微量元素钙、铁、锌等含量极低,长期食用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威胁。据悉,劣质婴儿奶粉主要是以各种廉价的食品原料如淀粉、蔗糖等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再用奶香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正当国家相关部委大张旗鼓整合国内乳业、大力扶植国产奶粉行业之际,国内乳业再次迎来新一轮"奶荒",由此助推国内乳品价格上涨。而这一轮奶荒正赶上新西兰恒天然乳蛋白粉因"肉毒杆菌事件",国家对新西兰原料奶粉停止进口,而且限制进口仍未解禁,之前大量进口新西兰便宜奶粉的企业部分转用国产奶源,这也一定程度增加了国内原奶供应的紧张。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7!8月份,高温湿热,原奶比平常产量下降2/3。本刊从乳业行业拿到的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奶牛存栏在逐渐增长,但是7!8月份  相似文献   

17.
《巴蜀质量跟踪》2002,(21):24-25
婴儿配方奶粉一直被认为是母乳不足时婴儿的最佳食品,在大城市,一些年轻的父母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不惜花高价为宝宝购买洋品牌婴儿配方奶粉。但二恶英阴影未消,又传出了丹麦产培乐奶粉被润滑油污染的消息,知名的国际婴幼儿奶粉尚出问题,那么,国产婴幼儿奶粉能否放心让宝宝喝?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有关的部门及专家。  相似文献   

18.
肉毒杆菌事件令恒天然乃至整个新西兰乳业的声誉遭受打击中国乳企产业链的不健全,造就了中国市场对洋奶粉的依赖恒天然坐到了风口浪尖上。8月2日,新西兰恒天然集团(Fonterra Cooperative GroupLtd.)发布消息,该公司一个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三个批次、共38吨浓缩乳清蛋白(WPC80)中检出肉毒杆菌,波及包括3个中国客户在内的共8家客户。中国境内,娃哈哈、可口可乐、多美滋等品牌受到波及。事件的始作俑者,是恒天然位于新西兰北岛怀卡托地区豪塔普(HAUTAPU)工厂里一根未能彻底清洗的临时管道。这根管道,不仅绊倒了恒天然,还引发了人们对整个新西兰乳  相似文献   

19.
2011年以来,"洋奶粉"的"质量门"可谓是一波接着一波:美赞臣、雀巢等一线洋品牌奶粉曾被曝出金属污染、碘超标等事件;韩国每日乳业部分产品被检测出含有福尔马林;雅培、美素、多美滋奶粉中有虫子;明治奶粉被检出放射物铯……  相似文献   

20.
继高培奶粉日前被检出碘含量不足之后,"洋奶粉"百得智也加入了不合格行列。6月24日,广州市工商局发布《2012年第二季度第一次流通环节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样检验情况》,结果显示,源自新西兰的"高培"360°婴儿配方奶粉(1段)、源自美国的"百得智"金装婴儿配方奶粉(1段)被曝不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