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一、什么是剥削 首先要搞清楚剥削的涵义。剥削就是私人或私人集团凭借其私有的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无偿地占有他人或其他集团的劳动成果。通俗地说,就是不劳而获,即自己不劳动而通过雇佣、租佃或强制别人劳动,无偿地攫取别人的劳动果实(产品或价值)。发生剥削行为,必然有两个条件:一是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者以私有的生产资料作为手段来攫取一部分劳动果实;二是存在雇佣劳动(或奴隶劳动,或租佃劳动),私有者凭借其私有的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2.
财富和分配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胡德平和张殿清同志的这篇文章就私有制论述追根溯源,大胆探索。 通读《扬弃“私有制”》一文,我们不难发现,长期以来,我们“对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究竟是采用消灭的方法还是扬弃的方法,哪种观点更代表《宣言》中的原意呢?更符合历史发展的进程呢?”拿捏不定;“消灭的方法,或是用革命的方式、暴力的方式、一时消灭,让其绝种,彻底废除私有制;或是用法律的方式、行政的方式,不断取缔、打杀私有制。”事实证明,只有用扬弃的方法才更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更符合剩余价值的全部发展过程。 最近,胡德平书记和专门研究马克思手稿的德藉学者F·E·Schrader教授又深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之际,我们特别刊出胡德平和张殿清同志的这篇文章,是非常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私有经济的所有者凭借占有生产资料而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因而构成了私有经济的剥削性质。这一认识严重阻碍了私有经济的发展。怎样突破这一传统理论的束缚呢?据了解,理论界对私有经济是否具有剥削性质,认识尚未统一。我认为,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利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创新的最新理论成果去分析,对这一问题重新认识,重新理解。从价值分配的角度来认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最新的理论成果无疑为我们打开对私有…  相似文献   

4.
王冉 《商界》2010,(6):100-100
我们应该大方地承认:“民营”企业就是“私有”企业,“民营”经济就是“私有”经济。 对企业来说,“民”和“营”这两个字都没有太多的意义,两个字没一个有用的。“民”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一个企业只能交给可以代表股东和董事会利益的“人”来经营,而不能交给空泛而不知所指的“民”来经营。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融资的几种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民营企业贷款难的原因,首先是所有制上的成见和“政治风险”。民营企业意味着“私有制”,而私有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的政治经济生活中,一直是“不光彩”的代名词,因此,在思想观念上,人们难以对它平等相待。在同等条件下,银行工作人员更愿贷款给国企而不是民企。其次,从贷款手续来看。公有制企业有上级主管部门盖章即可担保,而民营企业既找不到担保人,又往往没有合格的抵押品,满足不了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自然也就与贷款无缘。而且,民营企业自身也确实存在诸多弱点,令银行不能不担心贷款安全性,最主要的问题是很多民营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做假帐或搞两套帐,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私有制有一个经典的论述:消灭私有制。这一论述我们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对私有制的教条理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性的提出了"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的理论认识,给我们重新认识私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站在当前的理论高度,我们既要坚持"最终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目标,又要理性认识到消灭私有制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社会形态与所有制形式的辩证关系,把握私有制,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终实现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理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及后续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根源来自于私有制,若试图增进社会福利提高经济效率并促进分配公平,必须进行彻底的所有制改革,即把私有制变革为公有制,所有人共同掌握生产资料,而不是一部分人占有;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前苏联,东欧以及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实践中否定了公有制计划经济。那么,从个人角度而不是宏观角度来看,人们进行利益最大化时,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的。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本特征。我们党在取得社会主义政权后,也是这么做的。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然而,随着改革开放,我们党却大力提倡和鼓励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五大  相似文献   

9.
自1991年恢复独立以来,拉脱维亚政府大力推进私有化。目前,拉脱维亚的大规模私有化已完成,除能源、交通、通信、林业、地产、体育和卫生等部分企业属国家控股外,大部分企业为私有企业。但是,拉脱维亚国有企业(包括国家独资、控股和持有部分股份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拉脱维亚私有化过程自1991年8月21日独立后,拉脱维亚政府开始大力推行私有化,由计划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主要内容是:彻底改造所有制关系,实现国有资产的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打破原有的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鼓励和发展市场经营活动,全面走向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0.
郑美华 《财贸研究》2019,30(3):52-59
对资源权利的安排,可以采取私有制、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三种产权结构形式,然而在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下,企业的经济效率差异巨大。私有产权的高效率会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公有产权的低效率会受到激励约束机制不平衡的影响,而私有产权与公有产权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既结合了二者的优点,又弥补了二者的不足。因此,混合所有制是我国目前最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安排,可以实现高效率增长。  相似文献   

11.
刘军 《商场现代化》2012,(27):139-140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地位,但是国家同时承认并且保护民法所存在的私有制基础。私有制是民法的根本之处所在,民法也是私有制的根本之法。民法所倡导并且大力发展的私有性质是国家以及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在,如果社会上的私有制被取消了,民法也就不能存在了,同时民法以及民法精神也就消失不见了。如果想要对国家的民法体系进行完善以及提高,对公民的社会地位进行本质上的提升,必须首先发展公民的私有化意识,而随着公民社会等级的提高,又必然会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王冉 《商界》2008,(2):53-53
这里所说的PE。不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市盈率,我们说的是Private Equity.翻译过来可以是“私有股本”,也可以是“私募股权”。  相似文献   

13.
浪费在产权经济上的含义是由于资源“公共领域”的存在而引起人们对其价值的过度争夺。由于交易费用不可避免,通常意义上的浪费只能是相对浪费而不是绝对浪费。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消灭浪费而只能减少浪费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一、个私经济理论概述 (一)个私经济的概念 个私经济即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个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另外一种解释是:个私经济是一种由私人经营的经济方式,不涉及所有制问题。私人经济直接涉及所有制的问题,很明确就是私人所有制的经济。严格地说,私人经营并不一定就是私人所有,如早几年比较流行的承包制、租赁制,以及集体所有制中的私人经营。但是,私人经营不等于私营经济,私营经济就是私人所有制经济,即私有经济。  相似文献   

15.
凤一鸣 《财贸研究》1991,2(4):31-37
<正> 1984年以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由农村涌向城市的背景下,经济理论界就马克思提出的未来社会“个人所有制”的确切理解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这里,我想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四种论点:即,“消费资料论”、“私有制论”、“自主劳动论”、“劳动力所有制论”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不同意前两种论点,支持第三种论点,并以此为基础,把它引伸为最后一种论点。为了便于讨论,先把《资本论》中的那个著名论断引在下面:“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  相似文献   

16.
论人才租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能否拥有和保持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事关企业乃至国家兴衰成败。人才租赁是一种短、平、快的“借脑”和“柔性引进” ,它不是把人才当作“私有资产” ,而是让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去自由地服务于企业 ,这不失为一种经济全球化、网络化背景下应有的人才思路。  相似文献   

17.
张向宁 《中国广告》2007,(7):106-107
如何体现“加强规划力度”,现在关键是要使户外广告有序,而不是消灭。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广告趋势论坛上,天下互联董事长兼CEO张向宁发表演讲,认为户外广告是城市的一张脸面,不仅需要清理,更需要现代化的管理和升级。  相似文献   

18.
王家范认为在传统中国长期被看作为"私有"形态的土地产权,始终受到国家所有权的控制,其实是一种不完整的产权。私有制缺乏发育健全的法律保障是中国难以走出"中世纪"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纵观历史,人类之间的财富掠夺、社会的文明仿佛都由一种叫做“黄金”的贵金属而起,财富掠夺的历史是残忍和血腥的,这是随着人类“私有观念”的形成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商》2016,(10)
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一个艰巨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需要更高生产关系的成熟以及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到一定程度。这构成了公有制代替私有的必备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