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到海尔参观过的人回来后都有一个感觉:“海尔的许多口号我们都提过,很多制度我们也有,为什么在我们企业没有效果,在海尔却这么有效呢?”很多人甚至认为: “海尔让人参观的都是‘公开部分’,还有许多管理的秘密是不公开的”。其实,这是天大的误解。海尔成功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相似文献   

2.
去海尔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回来后对于“海尔文化是什么样子”都有了具体的印象,但对于“它是怎样建成这个样子的”,却往往未做探究。因此,自己的企业怎样学海尔,怎样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还是不知如何下手。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海尔培育企业理念的运作方式,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许多公司,并没有明确禁止同事之间谈恋爱,甚至还有很多公司为单身员工举行联谊活动。实际上,在一些禁止“办公室恋情”的公司,也潜伏着“杜拉拉和王伟”这样的地下情侣。更有一些“办公室恋情”开花结果,两人终成眷属。我们抛开公司是否赞成“办公室情侣”,先来算一笔账:如果一对恋人或者夫妻长年累月在家公司就职,有哪些利弊?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个时髦的词语。已经咸了很多企业的经营理念。许多老板讲话都会提到。“创新是我们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年我们……所以现在我们要……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要有创新意识”。每次研讨公司政策和计划时,都要问:“怎么又是老套路,有没有新方法?可以打破目前的模式。”于是下面的人努力去想去创,想破了头想出“创新的办法”时。老板的第二个问题就出来了:“这样可行吗?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社会,“暴露隐私”似乎成了现代人的一种“时尚心病”,人们已经不满足把秘密写在日记本里给自己看,而是需要“受众”和“互动”。于是,一些以“晒秘密”为主题的网站应运而生,成为流行。人们把自己的隐私或内心的秘密公布在网站上,并与陌生人一起分享和交流。“晒秘密”网站的风行让我们发现:也许,我们心中的秘密也需要被分享。  相似文献   

6.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这样阐述“定单经济”的:“在新经济时代,如果生产没有定单的产品,就等于生产库存”。海尔集团的员工说:“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定单进行,不生产没有定单的产品”。因此,海尔人说得最多的是“定单”,最重要的信息是“定单”,生产线上流动的是“定单”。冰箱自动化生产线上缓缓流动的每台冰箱上面都贴有一个标签,上面写着:“专为济南银座定制”、“专为杭州解百定制”、“专为北京翠微定制”、“出口荷兰”、“出口美国”、“出口德国”、“出口西班牙”等等。终端产品上的这些标签说明什么?生产线上的每台冰箱都有买主!海尔真正做到了按定单组织生产。  相似文献   

7.
1998年前的海尔员工根本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普遍自我感觉良好。这其中有两点原因:一是因为海尔的许多产品大都是在市场爆炸性增长之前进入的.利润率非常高:二是因为那时的竞争对手都太弱。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企业从来都不是天生的,而是打造出来的。当今,被誉为中国第一品牌并跻身世界品牌100强的海尔,谁曾想,在20年前,它还仅仅是一个只有六百人的街道小厂。从品牌战略,到多元化战略,再到国际化战略,海尔的每一次跨越都有很多经验可圈可点。但作为物流专业媒体,我们一直关注和跟踪的是海尔在国内率先进行的那场物流革命。  相似文献   

9.
在取得执政地位之前,由于工作需要,中共的党员分为两种:一是公开身份的党员;二是不公开身份的秘密党员。其中知名的如被称为前“龙潭三杰”的李克农、钱壮飞、胡底,后“龙潭三杰”熊向晖、申健、陈忠经,以及白崇禧身边的机要秘书谢和赓等。这些秘密党员和上级都是单线联系,有的直至病逝或牺牲,人们都不知道他是中共党员。  相似文献   

10.
“你还关心张瑞敏吗?”提出这个设问的,是我的一位在管理学院当教授的老朋友。日前.他转来一篇张瑞敏在首届“中国创新发展论坛’上的演讲稿,让我谈谈感想。十多年前,我们曾结伴去青岛海尔参观调研.那时,位于海尔路和308国道交界处附近的海尔工业园是中国制造业者的“学习圣地”,每天有数以百计的考察团来到这里.海尔规划了将近十条参观线路,分别有科技馆、样品大厅、海尔大学等等。在文化广场上.有韩美林设计的五龙塔.体现了张瑞敏在著名的《海尔是海》一文中描述的意境:“海尔应像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弃细流:容污浊且能净化为碧水。”  相似文献   

11.
所谓“秘密”是与“公开”相对而言的,它是个人或集团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为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需要加以隐蔽、保护、限制、不让外界客体知悉的事项的总称。构成秘密的基本要素有三点:一是隐蔽性;二是莫测性;三是时间性。一般地说,秘密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这是由秘  相似文献   

12.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海尔”品牌是我国第一批评出的“中国世界名牌”。海尔的辉煌让许多企业羡慕,更值得人们去思考,究竟是什么成就了今天海尔的辉煌?近些年来,许多媒体都对海尔进行了宣传报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了海尔成功的奥秘是自主创新,海尔23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企业自主创新史。  相似文献   

13.
“公开”,这里泛指“厂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等。这项工作在运行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群众的赞同,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实。现在有些地方公开的数字不实,有些数字虽然是对的,项目也是对的,但在数字、项目背后有些不可告人的东西。群众不敢相信,怀疑这里面有鬼。有些地方是“半公开”,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项目隐去,只公布一些仅是细微末节、无关痛痒的项目。  二是“公开”的程序不规范。有些地方搞“公开”,在什么地方“公开”,由谁“公开”,都没有征…  相似文献   

14.
《中外管理》2003,(12):96-100
10年前,很多中国企业都意识到了战略的重要与差距,特别是几大国际咨询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战略至上”的共识在中国企业界得到了进一步强化。髓后,很多中国企业(如:联想的“贸工技”.海尔的“先难后易”.长虹的“规模效益”等)也确实在正确的战略下取得了飞速发展。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以及《致加西亚的一封信》.《执行》等书的热销,有人开始认为企业战略正走向趋同化,企业成败的决定因素应是执行力。那么,在中国现阶段,战略与执行力,到底哪一个更重要?两者之间应是一种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5.
胡泳 《中外管理》2005,(11):24-25
从战略作用上看,“人单合一”是海尔为了成为真正的国际名牌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国际化战略,也是其实现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从形成机理上看,“人单合一”是张瑞敏市场链思想的深化,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SBU”理念在广度和长度上的延伸。张瑞敏赋予了这简单四个字以一种相当高的地位:“海尔模式,就是“人单合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历蛇年还剩下最后一天时,很多人都在拼手气抢红包,等待“土豪”的出现。殊不知真正的“土豪”联想集团(HKSE:992;ADR:LNVGY)已经准备了数十亿美金的真金白银,把一个秘密保留到了最后一刻。  相似文献   

17.
最新公布的资料显示,作为国际企业的海尔集团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806亿元,其中卖给美国消费的家电产品约达43亿元。提起海尔的国际化之路时,很多人都津津乐道于海尔的“先难后易”战略,即先进入围外最讲究、最挑剔的市场,占领制高点,然后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其他国家市场。最近又有学以海尔进入美国市场为例,认为海尔的国际化道路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先易后难”战略。那么,海尔是如何走向世界呢?  相似文献   

18.
乔禄方 《活力》2004,(7):33-33
随着入世,人们惊呼了多年的“狼”终于来了。很多人似乎更多地把中国企业看成“羊群”而非“狼”,因此,各地忙着成立了WTO研究协会,许多专家教授忙着进行WTO知识和规则的讲解。今天我们真的入世了,许多企业管理者仍然感到不知所惜,特别是中国企业在一系列事件中的表现使我们觉得许多企业仍然是WTO意识“文盲”。  相似文献   

19.
很多西方人的管理书籍都建立在“马步”之上,我们的企业缺少的正是“马步”,而不是“一指禅”。我这里所说的“马步”指的是最基础的管理设施,而“一指禅”属于竞争力中最独特的技术和理念。一切高端的功夫都要建立在基础之上;而我们缺的正是基础。  相似文献   

20.
去海尔参观的人每天络绎不绝,人们都承认海尔文化的确不错,但海尔文化学不来。为什么?不是那些观念口号学不来,而是那些观念所带来的氛围和境界。有人说海尔企业文化建设太苦了,但企业文化重在建设。因此,研究和探讨海尔企业文化建设方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