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嫁妆     
新婚之夜,已成为我妻子的她依在我怀中说的第一句话是“对不起,我没有太多的嫁妆”。她眼中有泪花在闪,晶莹剔透。 我知道,妻的娘家很贫困,我明白妻说这话的意思。 度过了蜜月,妻叫嚷着要做生意,开一家食店,那可是起早摸黑的事儿,我怕累着了她,坚决反对。妻却表现出少有的热情和固执,十二头牛也拉不回头,只得依她。 很快,妻在城里闹市区租了一间房屋,请了两个帮手,忙上忙下,居然很快就开业了。  相似文献   

2.
“有房,但不是家;缺钱,但不缺德;……”她,伴着我的征婚广告词,走进了我的那间房。于是,我便成了家。不久,我的那间“公房”拆了,于是,我们租房。其间,妻跟我吃苦受累,倒也无怨、无悔,只是抱怨当初对家的概念认识模糊。只认为男女结合,便是家。为这,妻说跟我结婚到现在,还不像个家。我心里很苦。终于,我们分配了房子。妻长吁一口气,倒像刚成家的样子。我真想把妻揽在怀里告诉她:家,不是房子。我没直截了当,便指着我对面一幢高层住宅楼,两套不同层次,而且不亮灯光的套房,悄声问妻:“那两套都是精心装饰、豪华的套房…  相似文献   

3.
家有贤妻     
家妻不但贤慧,而且是个科技迷。每次我从村会计室拿回的书报,妻总是和我争着看,特别是《农村财务会计》上的“农家参考”、“生财之道”、“农村实用技术”等栏目,妻非常喜欢。并针对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作为生产技术指南。如《玉米播前晒种好》、《冬春季施碳铵效果好》等一些文章,她读后总是要对我提示一番。并常说我们是职业农民,种田要比别人家的好,收入要比别人高,那才算本事。妻不仅把学到的知识用在种田上,而且当作新鲜事传授给别人。如红薯翻秧不增产,芝麻、花生打顶儿产量高等等。  相似文献   

4.
吴炜 《浙江林业》2004,(7):43-43
妻一直都很想拥有一只画眉。终于有一天,她兴致勃勃地手提一只用黑布蒙着的鸟笼回到家里,掀开黑布并把鸟笼挂在屋檐下。但见笼中一只画眉上下翻跳,总是闲不住,当人一靠近笼下,它便不顾一切地一个劲儿往外冲,我和妻赶快走开,妻说:“它怕生的,只要我们小心饲养一段时间。就会安定下来。”  相似文献   

5.
家有贤妻     
一有机会出门儿,哪怕不是去远处,也不是去大城市,妻只要听说,就顺手放下手中活计,连声嘱咐我:“千万别忘了。”时间一长,一个“千万别忘了”使我一下子就意识到她是在提醒我,最好在回家时,能给她捎些穿戴什么的。每次,我也总是边收拾行李,边附和着说记住了。 前些天有事去北京,临走前,妻又急匆匆地走进屋,一边帮我带上衣衫、毛巾、牙俱等,一边往我提包侧兜里塞手纸。我也习惯性地提醒她,下班后早去接孩子,晚上早点关门,照顾好老人什么的。前脚刚踏出家门,妻子紧跟在身后嘱咐:“可别忘了。”我回过头,看见妻正微笑着送我。 在北京办完事准备回家,同事忙着跑商场捎东西,我也就顺便给妻子买了件连衣裙。一进家门,妻就从屋里跑出来接我,甜甜地微笑着打量我,那种打心眼里往外冒的美劲儿,俨然是一个天真的  相似文献   

6.
“丹凤眼 ,方脸庞 ,身材赛过武大郎 ,行路做事一溜风 ,稍不顺心就骂‘娘’” ,这是我与妻携手十余年的切身体会 ,也是对爱妻性格的真实感受。面对“短小精干”的她 ,我不得不由衷地感叹 :妻子者 ,“老虎”也!有人说我俩并不般配 ,但缘分就是这样。记得1985年的春天 ,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我 ,有幸分配到镇经管站工作 ,没过几年 ,就“完成”了从经管员、副站长到站长的过渡 ,大有春风得意唯我独尊的派头。1988年 ,经镇长的撮合我与“老虎”相识 ,并于两年后喜结连理。我妻性格外向 ,快人快语 ,加上在镇党委任打字员 ,对政策、规章方…  相似文献   

7.
<正>如今,二三十棵青椒秧和茄子秧已经结果实了,捡塑料瓶子的老奶奶却始终让我惦念"自从我把你积累下来的塑料瓶子给了老奶奶,她动不动就送些瓜苗、菜秧过来。瞧,这是她新送来的番茄秧。"早晨碰到炊事员吉阿姨,她跟我说起了那个拣瓶子的老奶奶。我平时喜欢喝饮料,一年半载就积攒了一百多个空瓶。为了环保,我用特大号的垃圾袋把塑料瓶子集中起来,准备抽空把它们卖掉。因为接送款箱的需要,我常常会在6点钟起床,院门敞开的时候,会有一位七十岁左右的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06,(8):44-44
我做女孩子那会儿。时兴扎小辫。女孩子们常常把红头绳缠绕在皮筋上用来扎辫子。这样既美观,又能防止头发缠在皮筋上。 一天,我和妹妹又在用红头绳缠皮筋。“瞧,我缠好了。”我对妹妹说,“漂亮吧?”“是很漂亮。”妹妹说,“我们多缠几根,这皮筋用不了多久。”  相似文献   

9.
老去的故乡     
<正>印象里,父亲的很多时光都给了村后边的南峰山,而母亲却将青春献给了门前的那条桃花河。在我不谙世事的年岁里,父亲常常天蒙蒙亮就背着背篓走了,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就能看到他背着小山似的满满一背篓草走过村道,走过那个石碾子边上。那里是村里的饭场,常常会有一大堆人端着饭碗聚在那里闲聊,常常会有招呼和羡慕声:在哪儿割的草?这一背篓草真好,牛最爱吃了。父亲也不紧不慢地回答:南峰顶上割的。父亲几乎每天早上都上南峰顶上给牛割草,因为家里养了大小三头牛,即便是我,放学后回来也少不  相似文献   

10.
<正>妻子——你知道吗?我最不愿意听你说的有三句话:我在考察贷款,我在加班整理贷款手续,我在催收贷款。周末人家全家都在一起,而在我们家,你老是缺席。你经常出入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种养殖场所,承担着上百万、上千万的贷款责任。不奢求你为家庭挣得盆满钵满,不计较你是否分担家务,我只希望你健康、平安,因为需要你的不仅仅是你的信合事业,还有我们这个家。我——对不起,这大概是你最不愿听的第四句话。嫁给了客户经理,你就把对浪漫的憧憬深埋心底,甘愿与我共度这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虽然不能常常在你左  相似文献   

11.
我特别喜爱凋落的梧桐叶。片片黄叶随风起舞,这是它恪尽职守后,最后把爱献给了土地。我父亲就是这样一片叶子。父亲在粮食战线干了一辈子,退休时J资才48元。父亲在一个偏远的山区粮站L作,我6岁的时候,他把我带去作伴,印象中父亲常常是一手打算盘,一手磕磅秤的收粮食,桌上的小马灯照亮。有时我早上起来,看到小马灯仍亮着,我就知道,父亲又是一夜没合眼。我们家姊妹多,全家so人,靠父亲30元的工贫养家糊口,日子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家里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也许是越穷越金贵,父亲从没打骂过我们,即使是因为生计所迫在他最,…  相似文献   

12.
功劳一半归我妻每当我听到《十五的月亮》这首歌时,就不由自主想到了我的贤妻.她对我工作是的支持和帮助太大啦,简直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我很想在众人面前夸她几句,可又胜以启齿.她这个人挺怪,不愿意听别人对她的夸奖。为了表达我对她的感激之情,让心里得到安宁,今...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9月6日是我来到山西省繁峙县的日子。就在一天前,我还是国家体育总局机关服务局的一名普通干部,而一天后,当我踏上这片土地,当我接过组织赋予我的光荣使命——赴上西庄村任第一书记时,我的命运就和农村贫困同胞紧紧拴在了一起。起初由于自己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又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想法常常天马行空,不自觉走进了闭门造车、刻舟求剑的死胡同。于是我调整思路,将前期的工作重心和首  相似文献   

14.
他说,今生今世一定要把这荒山再种上树木,这是这一辈子他唯一的心愿……那场折磨使他得了重病,在病床上躺了五天五夜,三个女儿又劝他下山,他说,看着树木,我还能多活几天;要是下山了,说不定我一天都活不成了;死了,你们不要将我拖下山,就将我埋在这片树根下……  相似文献   

15.
操刀如笔     
<正>如果说我有什么总也精进不了的爱好,我想就应该是篆刻了。我常常懊恼于此,比如现在手中的这枚明天就要赠给好友的"静水流深",这已经是第三次磨平重来了。从小到大一直在刻,因为我觉得雕刻能让人平静,让人专注。汉字有魔力,当你用心写字的时候,其实你的心是和字相通的,写着写着,字就进了心里。住进心里的字,能改变一个人的思维,也能改变他的行为。在石头上刻画的每一道线条都体现着一个人的心境。通常我都在静不下心的情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1月24日晚,我下班后刚走进家门,妻就一下扑到我怀里哽咽着说,她所在那家塑料厂倒闭了,工人全部下岗!也就是说,从今天起,她将成为令人尴尬的“无业人员”。  相似文献   

17.
乡村词典(16)     
《林业经济》2014,(3):48-51
<正>乡村的黄鼠乡村三月,沟沟埂埂、山山坡坡上就会窜出无数的黄鼠来。这些土黄色的小东西,约有一长,铁锨把那么粗细。逮一只关在笼子里,就是乡下孩子的宠物。我小时候就玩过它,但因为是扣在筛子下或栓在门槛上的,常常养不过三天,它就会跑掉。跑了,就哭着嚷着让父亲再给我逮一只来。反正黄鼠多的是,记得那时你若在地畔上走着,时不时就有一只,或者几只黄鼠扑嗖嗖从眼前窜过,消失在刚过脚面的麦田或豆苗中。忽听山坡上"将将将"几声,寻声看去,便有黄鼠前爪悬空,直立于洞穴前朝人张望呢。与它对视,它并无畏惧之色,但你若轻步走了过去,它就  相似文献   

18.
每当我仰望着鲜红的党旗那党旗上的铁锤和镰刀组成的党徽都使我心中格外的激动85年前刚刚组建的党就把工农当作她成长中肥沃的土壤85年前当铁锤和镰刀第一次碰撞就给这片沉睡了几千年的土地带来了第一抹曙光每当我面对着党旗中的镰刀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华彩乐章这当中最强烈的音符一直把农村、农业、农民来讴歌吟唱这当中最优美的旋律顺着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在华夏大地希望的田野上流淌正是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来了农发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是我始终不渝的追求和理想彻底消灭“打白条…  相似文献   

19.
正四十岁出头,个子不高,一吃辣椒,那光亮的头皮上就布满了汗珠。超哥的发型一直很惹眼,因为他总是把头刮得光亮光亮。他常常自嘲形象不佳。朋友都说他这是聪明"绝顶",这几年把精力都用在了生意上,钱越来越多,而头发却越来越少。超哥说他以前是个穷人,没什么文化,这其实也是实话,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大部分人应该还都是穷人吧。但我们反观之,越是因为当年这样的出身  相似文献   

20.
“想不到春节期间我当上‘货郎’,把群众需要拜年的礼品送上门,把群众的土特产运到集市,我就挣了近2万元。”春节前后,贵州省岑巩县天星乡天星村张家组返乡农民工张元前今年挣来了“第一桶金”,这也是该县2000余农民经纪人唱响“春天的故事”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