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马克思土地产权变迁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并且对马克思土地产权权能理论、土地产权结合与分离理论、土地产权配置市场化理论和地租理论在我国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研究表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应以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为指导,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安排下,克服农地产权制度的现有缺陷,推进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改革四十年来,中国政府在坚持农业家庭经营为主的制度框架下,不断变革农地产权制度,农地产权制度历经农地集体所有权与农地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到新时代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历史变迁。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农地产权制度与制度环境不断耦合的过程,它以不断提升农地产权明晰程度且农民获得越来越充分的土地权利为导向、在制度边际上沿着既定路径持续进行着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并实现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未来农地产权制度应当按照"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要求,适时顺应制度环境的变化在制度边际上进行调适,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并赋予农民更多更充分的土地权利,努力达成农民和政府之间的一致同意。  相似文献   

3.
农地制度的创新与继承洪名勇一、创新与继承:农地制度变迁的双重机制农地制度既是由耕作制度、种植制度、产权制度、规模经营等组成的制度整体,又是制度系统,具有一定的制度结构。对农地制度变迁的认识,必须把握农地制度的结构变动。农地制度变迁史表明,农地制度的变...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三次大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本文建立了一个农地产权机制设计模型,使用不完全合约的产权理论对我国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作一个理论逻辑一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村产权制度安排的方向作出建设性探索。结论是,国家必须对土地产权的安排保持强有力的决定性的剩余控制权。但也应把农事活动方面的土地使用权无限期地交给农民,同时允许农地使用权的市场交易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分析——国家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作为制约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重要因素,其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50多年变迁历史的分析得到印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高低和国家强度在农地产权制度中的高与低基本上呈负相关分布,但其相关程度受国家强度变化速率限制。现阶段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中国家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些结论为我们通过对国家强度的调整来提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效率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农地产权结构包括产权完整性和产权完全性两方面。不同的农地产权结构具有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效应,进而产生不同的制度绩效。江苏省江都市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原因就在于在保持农地产权完整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农地产权的完全性。渌洋湖村农地股份合作社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实践告诉我们,未来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方向应该是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结构。  相似文献   

7.
从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来看,农地产权制度安排的缺陷,在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众多缺陷之中,最核心、最根本和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农地产权虚置。产权虚置使制约了产权实现,贵州凤冈县通过明晰产权的"三资转换"改革有效地促使农地产权从"虚"向"实"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农地产权制度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不尽合理有关: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法律支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排他性,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自我激励;政府对农地产权的不当限制直接侵害了当事人的土地权益。我国征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应该是:以“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为思想指导,通过重构农地产权制度以有效约束政府征地行为,通过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以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并逐步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李怀 《农村经济》2020,(7):31-38
在当前农地转用开发进程中,由于农地产权权利束界定不清,引发激烈的利益博弈。基于此,本文将农地转用开发进程纳入"产权残缺-产权重构"的分析框架中加以考察,重点关注产权重构与制度变迁的互动。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地转用开发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农地产权边界模糊,从而导致农地产权残缺,处在"公共领域"中,导致了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缺失。因此,这就在客观上要求进行产权重构,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通过赋予不同产权主体平等的土地产权保护,从而使得我国农地转用开发的演进遵循从禁止、放开到保障的核心逻辑。这一演进逻辑使得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朝着市场经济决定产权规则的方向演进,从而使得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农地产权制度之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妥善解决大国小农现实约束下如何破解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困境、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如何形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如何按照“三权分置”的制度要求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等问题。为此,需要基于农村土地制度环境的变化适时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以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按照“三权分置”的要求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在坚持农业家庭经营为主的同时持续推进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并强化关联制度的建设与完善,通过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激活土地资源资产要素,有效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农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兵团承担屯垦戍边使命的特殊性,其农地制度变迁历程与其他农垦企业及我国广大农村都不同.本文试图从土地的产权制度、农业生产资料制度及农场收入分配制度三个方面阐述兵团农地制度的变迁历程,为农地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转型时期中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立农地私有产权制度的初期,俄罗斯农业绩效没有提高反而下降.而后俄罗斯通过构建农地流转制度,使农业经营主体的土地规模得以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为提高农业的绩效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选取中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路径及绩效进行比较,并提出我国在既有的农地产权制度下成本最小的制度完善模式是建构农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13.
农地产权制度效率:历史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首先对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效率进行了历史分析,然后从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农地制度变革的方向: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权强度。  相似文献   

14.
集体成员权视角下的农地产权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户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成员权”的法律构造为视角是研究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成员权的法律构造与农地产权具有内在关联,在“统分结合”的双重经营体制之下,应厘清集体与农户作为不同层次的农地产权主体各自的权利边界.以农户的成员权及其法律保障的系统化、明晰化为基础,集体农地产权层次、土地流转模式与土地收益的分配结构都能在现实条件下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地非农化已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在农用地转征用过程中,如何保护农民的利益不受侵犯也成为了当今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方向以及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趋势来讨论如何进一步保护和完善失地农民原有土地承包权的问题。试图通过对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反映而进一步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地产权的利益集团及其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外收益产生的原因分析为基础 ,说明了国家一系列农地产权制度外收益内部化政策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农地产权各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 ,并对我国农地产权利益集团进行了初步划分 ,探讨了各利益集团形成的过程及其利益目标 ,认为当前的农地产权利益集团格局不利于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农地产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使用是否具有效率主要取决于土地产权各项权能的拥有者之间所形成的产权关系的明晰化程度。本文拟在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理论基础上 ,阐述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农地产权性质及这一产权安排的政治、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8.
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和非对称的土地权利架构塑造了非均衡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模糊产权制度环境使地方政府成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的实际最终剩余控制者和索取者。各利益主体围绕争夺土地增值收益和外部利润的博弈推动着农地非农化模式的变迁,从征地出让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地非农化模式变迁中内嵌着一个土地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向农民(集体)转移的核心逻辑。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产业组织与农地产权制度互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从动态和互动的视角,揭示农业产业组织与农地产权制度相互作用的关系,探寻其结合处和关联理论。为此,本文分析了农业产业组织演进及其趋势对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影响效应,同时在农业产业组织分析框架内导入农地产权制度的内容,研究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促使农业产业组织演进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地流转呼唤严格的农地产权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使用权流转,作为克服农地平分制度下所带来的种种弊病,一直被各方寄予厚望。然而,由于农地产权不明晰,导致现实中集体推动型农地流转难以避免农民的利益被侵害;农民自发型农地流转不能有效地克服土地细化,农业效率低下等问题;农地流转呼唤严格的农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